我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探析

2017-01-17 17:42刘敏肖磊喻容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范院校课程设置

刘敏+肖磊+喻容

[摘 要]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是各师范院校进行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师资的重要保证。以重庆市两所师范院校为例,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从课程设置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探讨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并提出优化该类课程的对策。

[关键词]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80-02

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普通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体现其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及“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颁布的背景下,教师教育类课程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是每一所师范院校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两所师范院校为例,调查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状况,以期对完善教师教育类课程提供一些思考。

一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况

任何课程都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产物,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普通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体现高等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以重庆市内两所具有典型代表的师范院校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研究。

A校成立于1954年,是西南文教部,重庆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的“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师范专科学校之一。高标准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其在重庆市所有的师范院校中享有盛誉。截止到2013年11月12日,A校共设有17个二级学院,27个全日制师范专业。B校成立于1931年,是涪陵地区第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学校目前设有17个二级学院,15个全日制师范专业。

二 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之分析

1 课程设置目标

教师教育课程是为各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培养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它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凝聚着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精髓,兼顾了课程的“学术性”与“师范性”[1]。目前,各高校都有设置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目标,课程设置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事关教育的质量和生命。[2]现以A校和B校的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为例,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目标上都要求师范具备以下的能力:一是教学方面,除旨在培养师范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求师范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能力方面,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三是就业方面,旨在培养能够在中小学、政府及企事业等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A校的课程设置目标还体现在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优秀生源。

2 课程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师范院校都应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设置适合的教师教育类的课程结构,以体现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凸显自身育人特色[3]。

由表1可知,从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学时数来看,B校在必修课上的学时数要多于A校,而其在选修课方面的学时数却要低于A校。从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学分数来讲,一是这两所学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学分所占总学分的比例都明显低于国内六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比如在“2007年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学分就约占总学分的21%,华东师范大学所占比例为20%,而西南大学教育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高达30%[4];二是从这两所学校总的实践学分来看,实践学分都明显偏低;三是从必修课的学分及学分所占总学分的比例来讲,A校明显高于B校,而其在选修课方面的学分及学分所占总学分比例却要低于B校。

3 课程内容

教师教育类课程内容不仅能帮助师范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其理论水平,它更有利于培养教师现代教学观念、提高其教学设计能力。从两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可知:A校的必修课开设了教育心理学、教育基本原理、普通话与教师语言、书写技能、教育研究方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选修课则开设了学科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微格教学、教育行动研究与实践、国外基础教育专题研究等24门。B校的必修课则仅仅开设了心理学、教育学、教师语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选修课则只开设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研究方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班主任工作艺术。因此,从上我们可以得知:相对于A校而言,B校在必修课的设置上仍然局限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老三门”内,课程内容单一,学科间缺乏紧密的联系性;而在选修课的设置也相对较为单一,数量也较少,难以适应师范生的多样化需求与选择,更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三 教师教育类课程建设之思考

1 明确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定位

人无志则不立,高校教育同样如此。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有两个走向:一是独立设置的高师院校走综合化道路;二是综合性大学设置教师教育学院[5]。因此,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师范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方向,明确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发展定位。以B校为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吸收以前合理的课程规划设置和学习其他优秀师范类高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本校的现实情况,进行师范类课程设置改革。比如,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可以从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需要角度出发,丰富教师教育课程门类,适当调整课程结构比例,重视师范类课程设置。

2 合理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6]因此,各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上应以社会需要、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点,构建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7]。

一是完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比例。各师范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基本由公共基础课、通时教育课、专业课构成。而从表1的分析可以得出作为师范院校特色体现的教师教育课程在总的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各师范院校一方面,应缩减公共必修课的比例,加大学生自由学修的比例;另一方面,在保证原先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下,精简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由原先的70%~ 80%精简到40%左右。[8]合理的增加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比例。

二是加强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实践不仅是将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媒介,更是学生获取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首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将情景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搭建“名师讲坛”邀请专家学者与中小学优秀教师走进课堂,为师范生进行授课;其次,加强对实习的管理。师范院校要严格管理实习过程,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同时,师范生应充分利用学校为师范专业提供的资源,进行实践环节的操作,如充分利用学校的微格教室进行试讲、说课、模拟训练。

3 丰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活动中影响人全面素质提高最为直接、最具稳定性的因素。因此,对课程内容的改革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是完善课程内容。首先,各师范院校在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内容设置上应关注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特征和最新研究成果。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增减;其次,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大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高效配合。最后,课程内容要突破传统的“老三门”式,注重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的逻辑联系,充分体现课程间内在的整合与联系。

二是增加教育科研课程,重视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两所学校的课程内容设置上都很少,甚至没有教育科研类的课程,而教育科研素质又是中小学教师能否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调查显示中,90.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教师应“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和“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9]。由此可知,教师教育类科研课程不仅是师范生目前的迫切需求,更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海英.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J].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1).

[2]李发荣.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3(8).

[3]杨玉兰.美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析——基于三所大学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02).

[4]周朝坤.基于教师专业化背景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探索与思考[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5]江家发.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6(06).

[6]盛晓明.古今西方哲学教程[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505.

[7]李才俊.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J]. 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8]高有华,方孙飞.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研究——基于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对比[J]. 高校教育管理,2011(02) .

[9]龙文祥,董兴开.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05).

猜你喜欢
教师教育师范院校课程设置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