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娟娟
摘要: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而专业课程目标是一种关于专业课程的预期学习结果,是专业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准则,指导着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的核心概念,界定了高职院校、课程目标、专业与职业等概念,从国内、国外两个视角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的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重点评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2-0011-05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即高等职业院校,它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一般简称高职(包含高等专科学校、其他各类高等学校及机构举办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其突出的职业特性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最大的区别。高职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端或高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职业能力和职业特性,使学生具有未来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思维、行动、情感、语言等职业特性。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高职教育也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主要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其中以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主要指高等专科层次的各类高等职业教育。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就是一种预期的学习结果。我们通常认为“课程目标”是由课程方案的目标、每门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目标三部分构成。“课程目标”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博比特的《课程》一书中,并给出其内涵是“学生应该掌握及达到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而奥利瓦则将其定义为:课程规划者希望学生在完成学校课程计划的部分或全部后,达到的一种可量测、具体化的能用术语表述的取向或结果。高孝传等人从本质内涵方面对课程目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课程目标是指学生在某段特定教育时期内需要实现的培养目标,即在国家相关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现状,要求学生完成或达到预先规定的教育任务、内容情况。”汤百智等将课程目标描述为:它是学生经过一门具体课程学习后,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预期结果,而且在实际课程开发活动及实施中总会表现出一定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基本要求。
(三)专业与职业
高职教育与其他普通教育类型的不同点在于鲜明的职业导向特性,这决定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进行职业分析和社会用人单位需求调查。为了准确把握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含义,必须厘清“专业”和“职业”两个基本概念的涵义。以下是有关教育专业的几种基本概念: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专业类别(《辞海》);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学科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门类;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门(《现代汉语词典》);“专业”顾名思义即专门职业的意思,可以引申为从事某固定职业所需要的专门技术与专门理论(朱德全《职业教育与课程论》)。
由上可以看出,“专业”可以理解成一种学业门类或职业。高职教育的专业是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切入口,它的设置是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就业需求为依据,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可以看作是培养人才的类型,即高职教育的专业是教育部门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行业的劳动者和人才的需要以及高职教育的整体可能性所提供的培养类型。
以下是有关社会职业的几种基本概念: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教育大词典》);指在业人员所从事的有偿工作的种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职业是一定社会中社会成员所从事的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类型或具体工作(南海:《职业教育的逻辑》)。
以上有关“职业”的几种基本概念表明,“职业”是个人联系社会的纽带,它与社会分工密不可分,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一定部门。”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复杂化,职业分类也愈加丰富化、多样化。职业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涵义:一是指“occupation”,生活中所从事的工作,如从事医生、教师等职业。二是“vocation”,以前是农业生产等体力劳动工作的专有名词,现在则逐渐泛指一切为了得到酬薪而受雇去做的一般工作。三是“profession”,一般专门指受过专门训练或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如哲学家、科学家等)。
凯尔·桑德斯指出专业是人们所从事的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它需要培养特殊的智力去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专门性质的社会服务。姜大源在《职业教育学新论》一书中将社会职业总结为群集式的工作资格、规范的工作领域、层级型的工作空间和社会化的工作价值四个基本特征,证明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属性,专业和职业有紧密联系和对应关系。高职生未来的职业活动涉及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够通过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获得,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以专业覆盖的职业从业资格要求为参考,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编制需要依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分析。高职教育的专业虽然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但并不等同于社会职业。通常情况下,高职教育的一个专业可以涵盖多个社会职业。这是因为高职教育的专业数量不仅与社会职业分工的专门化水平与程度有关,还受到效益最大化和科学合理化的制约,其在划分上追求尽可能多地覆盖社会职业。
(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
从“课程即学科”和“课程即科目”的角度出发,高职课程的分类按照课程实施的作用一般可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典型的课程类别主要按其功能划分为普通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本文中的专业课程目标则主要指包含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在内的专业课目标。高职院校专业课是以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分工为依据进行的学业门类划分,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它以教授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需的专门理论与专业技术为核心,是一种专门培养学生理论及专业技术的课程。其中,高职的综合实践课是针对高职的专业需要而开设的,是一种突出强调技术技能的实践性学习课程,主要形式表现为学生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基础上以独立操作的企业实习等方式进行。并且,高职院校的课程正朝着理实一体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课旨在传授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即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高职的专业课程目标作为专业课程标准的核心,应从根本上明确“高职生为什么学”“高职生应当学什么”“学习将给高职生带来什么”等有关高职专业课程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高职专业课程目标是一种针对专业课做出的预期学习结果,即期望学生经过专业课学习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状态和水平。高职专业课程目标是专业课程开发、编排、实施和评价的依据,它通常以观念形态存在,在专业课程实施前预先产生并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大脑中,引起并指导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行为,是协调、组织师生行为的准则。为了使本研究活动更具针对性,论文中涉及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主要指的是中观层面的高职具体的每门或某门专业课(包括实习、实训课程在内的专业实践课)的课程目标。
二、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职业教育课程领域关注广泛,相关研究成果也日益丰硕。但整体而言,专门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和开发的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多在课程开发或设计等研究成果的某些章节中涉及。还有如田凤兰等人从实践导向视域等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进行研究。仅有王玲、刁春好等人以“高职课程目标开发/设计”为题目进行研究。在中国知网和EBSCO中以不同主题,对2005—2015年所有相关文献进行高级精确检索,检索详情见表1。
(一) 国外研究综述
在研究文献数量上,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比中国丰富很多。在影响力方面,国外学者对课程目标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出现很多世界著名的课程领域专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国际课程论著名专家,如美国的泰勒(Tyler R W)、查特斯(Charters W)、博比特(Bobbit J F)、蔡斯(Zais R S)、艾斯纳(Eisner E W)、加涅(Gagne R M)、舒伯特(Schubert W H)、波帕姆(Popham W J)、奥利瓦(Oliva P F)、约瑟夫·施瓦布等,英国的斯宾塞(H Spencer)、斯腾豪斯(Stenhouse L)、泰勒(P H Taylor)和理查兹 (C M Ricards)等。其中,博比特的《课程》、查特斯的《课程编制》以及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等都为高职课程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专业课程目标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主要观点如下: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使用curriculum(课程)一词。博比特最早提出“课程目标”概念,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具有基础性的影响;蔡斯将课程目标分为curriculum aims 、curriculum goals和curriculum objectives,即课程宗旨、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奥利瓦的《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6th Edition)》融合古典和现代课程作品,详细阐述了课程开发各个过程的原则和组合等问题,认为课程目标是用具体、可测量术语所表述的取向或结果;舒伯特将课程目标取向类型分为普遍性、行为、生成性(展开性)和表现性共4种目标取向,为后续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取向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上,最终可以追溯到泰勒,他认为课程工作者对课程目标应该综合考虑“学习者本身”“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建议”三个方面来源,并且这三种来源缺一不可,这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学者泰勒和理查兹依据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探讨课程的理论基础,并指出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必须考虑学科内容、学生、教师和环境及其相互间的组合关系;英国的斯腾豪斯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思想,肯定课程的内在价值和研究必要性,并第一次提出并实践了教师应成为研究者的思想。
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深度、影响力和探索力度上都要超越国内很多。国外研究既重视专业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又注重其理论研究。但国外的研究经验终归只是其自身的实践探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非解决任何国家高职专业课目标研制问题的“灵丹妙药”。
(二)国内研究综述
1.研究时间、数量分布分析
国内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这不是说“课程目标”概念现在才有,而是没有在教育文件中正式使用。早在民国初政府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课程标准》中就已首次使用了“课程目标”一词,但对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研究却起步晚很多,从期刊文献、专著资料时间分布上即可明显看出。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研究是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兴起的,研究历史非常短。在相关文献数量分布方面,涉及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重要专著主要有邓泽民的《职业教育教材设计》、徐国庆的《职业教育课程论》、黄尧的《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黄艳芳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朱德全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育学论》和汤百智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专门针对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期刊论文尚不多见。与外国的相关成果数量相比,我国的研究成果数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对于高职课程目标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2.研究方向分析
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从历史到现状、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践、从目标定位到开发技术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探讨研究。一些学者基于泰勒课程原理、多元智能理论等不同理论或观点展开探讨,如郭峰、饶异伦的《基于泰勒课程原理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胡怡芳的《基于多元智能的职教课程目标研究》、蒋满英的《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探微》等。曹文华、张书芳和张原等人则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求知”和“求职”角度论述。吴健从证券业从业资格证学习与实训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等问题。俞明、贾宏则基于“课程情境、知识分类、能力构成、社会需求以及教育目的”等几个方面对课程目标的技能化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等。还有一些学者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如王坤、谢长法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综述》,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涵义、层次、类型、确立依据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分析,并指出课程目标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整合的趋势;王鉴在《课程论热点问题研究》第三章中就课程目标的基本历程、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做了详细整理、分析。
3.研究内容分析
第一,价值取向上。施良方在参考舒伯特的见解的基础上,总结了行为目标、生成性和表现性比较经典的三种类别。有的学者也提出普遍性、行为、生成性(展开性)和表现性四种经典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王小聪、郭岚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从实质和形式进行了解读,即实质取向上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形式取向上的行为目标、生成性(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郑晓梅对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向进行详细阐述。张红梅对课程目标的内涵和取向、确定依据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解析,对于课程目标的取向发展趋势做出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整合发展的判断和预测。在研究深度上,由过去“几种价值取向各有利弊的一般性教育意义的比较”发展到现在“后者是基于更高的价值追求而对前者的超越”。这反映出课程的时代发展精神,不断追求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
第二,基本依据/影响因素方面。目前,对于课程目标的主要来源或确定依据等问题的研究,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一致认同泰勒的课程目标“三来源”,即对学生、社会和对学科的研究。在职业教育课程领域中,学者们一般用主要来源、确定依据或影响因素等表述课程目标的确定问题。如邓泽民具体阐述了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应从学生、社会、学科以及职业发展四个角度分析;黄尧认为主要是从学习者的研究、对职业的研究和对社会的研究三方面阐述;黄艳芳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两方面来考虑;徐国庆认为课程目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技术发展水平、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模式和生产组织模式;汤百智提出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确定的“四因素”: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技术发展的进步和生产组织模式的改变。
综上所述,“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依据”“确定的影响因素”或“基本来源”以及“依据”都是基于不同视角和层次对课程目标的确定进行阐述。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的依据或影响因素究竟应该包含什么?”的回答并未达成一致共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4.对国外成果的研究
中国学者从多个角度介绍、分析国外先进理论,分享其成功实践经验。施良方翻译了泰勒·拉尔夫的《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麦克尼尔的《Contemporary Curriculum:In Thought and Action》(《课程导论》)等,系统引进了国外先进理论。余强翻译了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的《课程文化》,梳理了艾斯纳、施瓦布、阿普尔、古德莱德等美国著名学者的课程观,借鉴人类研究法将美国课程理论和实践分为几种课程文化,并进行实践应用的反思。孔企平对西方学者有关课程模式的讨论进行了研究综述。 朱德全从职教课程理论基础出发,对泰勒、美国学者坦纳夫妇(Tanner L and D)、塞勒(Saylor J)、罗通(Lawton)、英国的丹尼斯·劳顿、克尔(Kerr)以及澳大利亚的史密斯((Smith K L)与罗瓦特(Lovat T J)等众多外国学者的有关课程理论的观点进行分析,并指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基础问题应围绕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展开讨论。
5.研究趋势分析
从研究理论层面看,我国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借鉴、甚至依赖国外的已有理论,本土化的研究较少。在实践研究方面,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涉及的问题不够全面,多是从某一个角度就事论事。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专业课程目标后续研究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专业课程目标确定的影响因素和依据、专业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专业课程目标的表述以及专业课程目标如何落实等。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高孝传,杨宝山,刘明才.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汤百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朱德全,张家琼.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汤百智,汤棣华.基于工作过程取向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研究[J].职教论坛,2015(9):15-21.
[8]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0]南海.职业教育的逻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11]台湾师范教育学会.教师专业[M].台湾:台湾师大书苑,1992.
[1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13]Oliva P F.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3th Edition)[M].Boston:Allyn & Bacon,2004.
[14]Schubert W H.Curriculum:Perspective,Paradigm and Possibility[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6.
[15](美)泰勒·拉尔夫.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6]王鉴.课程论热点问题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