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标准研究

2017-01-17 08:11
财政监督 2016年4期
关键词:财务信息

●王 晨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标准研究

●王 晨

本文以提高财务透明度为引导,委托代理理论为根据,通过对大量高校样本数据收集、统计、整理、归纳、比较和分析,概括出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并分析出其显示的问题及缘由。然后运用类比法,借鉴美英加及港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与体系,来完善适应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的标准。

高校 财务信息 信息披露披露标准

近年来,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压力下,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势在必行。首先,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政府预算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步入建设“透明政府”、“阳光政府”的新时代,信息公开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如何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标准,明确高校同政府以及公众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已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自2010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要求高校需主动公开资产及财务管理制度、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政府性资金、经费的来源、受捐助资产的使用及管理状况等财务信息。2012年12月19日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财务管理体制,预算、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专用基金、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的管理,财务清算、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方面提出改革方向。2013年8月1日下达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尤其突出强调高校应加强财务信息公开的力度,推进高校主动公开各预算决算表,并且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

其次,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膨胀,高校办学的多样化,财政拨款与行政事业性收费已不能满足高校日趋增长的资金需求,于是多渠道筹资办学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方向,如社会捐赠、银行存款、设备融资租赁等。多渠道筹资方式调整了高校资金的来源结构,改变了利益相关主体。因此,高校也逐渐形成了众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利益相关者,为解除委托代理问题,高校应主动透明化财务信息,使公众了解和监督其经济业务活动,从而获得公众的好评与信任,赢取社会力量积极投资办学。

然而,现阶段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备受关注,但高校财务报告制度自身存在诸多问题,无法适应未来财政信息公开要求。高校财政性资金来源多样,支出去向复杂,按经济性质划分的会计科目设置不尽科学,导致现有的高校财务报告难懂、不相关、不全面、不可靠。既无法满足财政部门对高校资金收支规模和结构的掌控,做出对高校的拨款决策,也无法满足未来高校发展对科学决策的财务数据需求。因此,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披露的标准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建立,普遍存在于各组织与合作间。委托代理关系指一个参与者即委托者通过契约使另一个参与者即代理者按他的意愿进行执行。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也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及其他投资者对高校进行投资,委托高校有效地管理、最大效率地运用投入的资产、资源,发挥教育功效,为社会输送杰出人才,提供公共服务,扩增资产价值。在这理论框架下,高校需向公众提供有关经济决策与资金安排状况的有效的、真实的财务信息,公众通过这些信息了解、监督高校资金使用状况。因此,实行财务信息公开,不仅符合契约关系,提高社会监督,约束高校对资源的配置,还降低代理成本,满足经济效益。

(二)公共产品理论

按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的两个特性分别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与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完全兼顾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劳务为纯公共产品,不能同时具备这两个特性的产品和劳务为准公共产品。

高等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授如知识、生存技能等特殊资本,而且伴随教育层次的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力越强,除了客观表面上对他人与社会有益之外,基本由其本身赢得最佳收益与满足。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在消费上既有非竞争性,但在受益上却是排他的,属准公共产品的范围。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国家和受教育者,需承担支付一定的教育费用,其他间接受益者也随高校规模的扩张而参与投资高等教育,因此形成高校投资主体的多样化。各利益相关者都需获取有效的信息以供自身做出理智决策,由此奠定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基础。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基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该理论提出公司经营管理者须综合考虑如股东、员工、债权者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契约关系。因此,公司的风险应由全部的利益相关者承担,而不单单是由股东来承担。

高校是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利益相关者既提供有形资源,如人、财与物等,也提供政策法规、各专业知识、地理人文环境、经营管理理念与技能、校园文化与情感投入等无形资源。因此,高校在决策时,需平衡各方利益,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权益。

(四)绩效管理理论

绩效可理解为履行、表现、成就等。作为非营利组织,将绩效运用到管理当中,具有与营利组织和政府单位共同的绩效管理内涵,即指其管理财务活动的结果与效能,构成组织管理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高校具有公益性,为社会输送人才,提供准公共产品,同时其又遵循非营利性组织的内涵,接收以税收优惠、捐赠等形式获取的公益资源,因此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做出交代,公开其财务管理等方面信息,这不仅仅是高校自律,也是解除受托责任。

二、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标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1、样本选择的依据。由于高校数量过多、层面较广,本文无法选用所有样本来研究,为此,本文主要选取了一些办学历史较为悠久、财务制度较为完善的985高校和211高校进行调查。从地域性上来看,部分省份教育发展较好,拥有的高校较多,本文在这样的省份选取多个高校进行样本统计,如北京、上海、陕西等,同时部分偏远地区教育较落后,未设立985高校,为排除地域性差异,本文也选取这些地区的211高校,如郑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大学、海南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样本共选取57所211高校,其中39所是985高校。总体来看,所选取的高校管理水平、社会关注程度较高,影响较大,地域范围较广。本文对样本中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的相关统计,均是以截止到2014年底的公开现状为准进行相关信息收集。

2、样本中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1)政府性资金收入。通过对样本分析可知,目前在我国高校当中,91%的高校不予披露财政性资金收入信息,只有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新疆大学这5所高校按照《办法》规定,简要介绍资金来源,管理等制度规范性信息,但仍对具体资金数据避而不谈。

(2)学杂费收入。通过对样本分析可知,目前除了国防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之外,96%的高校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收费的标准、项目、投诉方式等制度规范能主动予以披露,对学杂费收入的具体数据不予披露。

(3)捐款收入。通过对样本分析可知,88%的高校都设立教育基金会负责管理受捐助资金,除了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内蒙古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这7所大学外,这些高校虽对政策法规、捐赠项目和方式有所公布,但对受捐助资金的具体数目、分配、流向及效益,并没有进行适度披露。

(4)银行贷款。通过对样本分析可知,57所样本高校均未对银行贷款信息披露,只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查到银行对账单,可见我国高校对银行贷款信息的公开的执行力度较弱,银行贷款账透明度较低。

(5)招投标、设备采购信息。通过对样本分析可知,我国高校基本仅限于公示招投标、设备采购信息,以及政策制度层面的相关规定,缺乏对采购设备的市场价格、采购价格、采购商信息等的披露。

(6)基建工程、资产管理信息。通过对样本分析可知,高校仅限政策制度层面公开有关基建工程、资产管理信息,对高校拥有的办公室、公房、宿舍等不动产资源及其他资源的使用情况的公开程度较低。

(7)预决算执行情况。通过对样本分析可知,目前高校对预决算公开仅限于对政策制度层面的规定,对具体的预决算报表公开的管理不够规范化,使公众不能获知高校的资金利用、配置是否合理等信息。且预算编制标准不够具体,预算执行的科目设置过于简单,且预算执行缺乏考核标准,导致高校预算和实际财务收支间存在较大背离。

(8)审计情况。通过对样本分析可知,除了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单公示了审计简报,以及浙江大学的审计简报仅提供给校内用户之外,其余高校仅仅公示审了计程序和审计办法,缺乏具体数据的统计。

表1 样本中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从现状来看,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仍停留在初始阶段,基本都采用统一的形式,各信息需求者获取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并不能满足特殊信息需求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不完整,侧重于公示基本信息,公开程度也不够充分,大多数高校对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等都仅是制度层面的披露而对具体的数目基本不公开。因此,对于财务信息的公开,高校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二)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标准存在的问题

我国相关部门已开始建立法规政策、制度规范来对高校财务信息披露进行约束,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也因此开始逐步完善。但是,由于我国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标准改革相对较晚,通过对样本的调查分析可知,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仍存在以下问题:

There exists a limitation in this research.the contents of FC and MC are a little small.The first five episodes of Friends might not be representative enough.In the future,more researches are expected to be conducted to study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1、公开标准模糊

(1)公开内容不全面。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大多都已在各自独立的门户官网上设置 “财务信息公开”栏目,并遵循相关制度规定设立财务信息公开指南、目录、投诉方式以及意见箱等。但大部分高校却对年度经费的预算决算、教育经费的来源和具体使用情况等不予披露;少部分高校公开了其财务管理制度、收费的依据、标准以及项目,但鲜有高校公开学生的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及学费减免情况,政府性资金以及受捐助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状况等具体项目,由此可知,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完整、不全面。

(2)公开层次不清晰。现阶段高校对《办法》中明确规定需主动公开的财务信息都尚未公开,依申请公开就更不必提了,社会公众即使依程序、制度申请公开,高校也通常以此信息为商业机密、财务秘密等为由而予以回绝。本文在调查时还发现,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便高校的“亲人”——学生及职员,对本校的财务信息也了解甚少;更不用说那些被拒于千里的所谓的“外人”——家长、其他院校、投资者、捐赠者,毫无疑问被列入财务信息公开的“黑名单”。由此可见,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层次不清晰,更不科学。

(3)公开信息之间缺乏逻辑性。本文通过对样本分析发现,高校公开的信息虽在信息公开的目录中有所列示,但信息分布较为零散,没有进行整理、归纳,如高校基本信息的介绍可从高校主页查询,但对于财务信息而言,需登录行政部门的网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及归纳,导致使利益相关者并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高校财务信息的运营情况。

(4)信息公开不及时。对于信息的价值性与效用性而言,其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以及频率快捷性至关重要,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然而本文在调查时发现,大多数高校并未按照《办法》的规定执行,财务信息公开的时间严重滞后,又或是提示为“当前信息正在编制中”、“当前工程正在建设中”,甚至表示为乱码,无法链接,信息更新速度极为缓慢,未能及时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

(5)公开形式单一,平台搭建随意。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方式较为单一、平台较为稀少,一些高校甚至将其门户网站作为唯一信息公开平台,未能普及到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对于上网受限的群体而言,就失去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此外,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网络公开平台的搭建都是遵循《办法》规定,结合现实情况,依据高校自身体系进行编制的。但因各高校对《办法》的解读、体悟能力与执行强度的不一样,特别是缺乏可提供每所高校参考或借用的统一模板,导致高校间网络公开平台搭建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公开目录不全面、栏目内容设立较随意、信息检索功能不佳等问题较为突出。

2、财务信息公开指标体系不够清晰。部令条文由于受其性质特征的限定,要求其对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作详实的规定是不切实际的;并且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因受其观念、意识的影响,尚未对财务信息公开做科学、细致、合理、有效的研究,对此仅怀着“能省则省、能简则简”的心态,应付交差。因此,至今仍不存在一套可供高校参考的全面完整的财务信息公开指标体系。

3、财务报告晦涩难懂,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现行的财务报告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格式,会计数据信息经高度集成后,运用专业术语进行披露,对信息使用者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信息使用者花费大量时间去整理分析,以获得自己需要了解的信息,如果不具备财经、会计方面的知识,就不容易理解。且在对样本调查分析时发现,现行的财务报告无法反映、提供大量非货币化的信息,如学校声誉、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相关人员满意度等,从而无法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4、缺乏绩效评价指标,不利于社会公信力的建设。从本质上看,目前高校正逐步由“重投入”转变为“重效益”的财务管理理念,然而现行高校所公开的财务信息不足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高校资金、资产的具体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有关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及效率的信息,并未进行具体的归纳分析,另外,本文在样本调查分析时发现,我国高校财务报告未经独立审计,也没有相应的财务绩效报告为利益相关

表2 美英加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情况表

资料来源:根据商兰芳《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年第7期《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研究与思考》整理形成。者对高校履行受托责任情况进行评价提供参考。

三、美英加及港台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标准体系

(一)美英加高校现状

1、美英加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市场较为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也较为成熟。我国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上述问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整理与归纳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模式、特征,探究出一些客观规律,为改善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提供借鉴(见表2)。

通过上表的比较、分析可知,国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具有如下共性,值得我们参考:

(1)高校以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为指引,持续为相关者的监督与决策提供有效、真实、完整、详细的信息;

(2)报告经第三方独立审计,具备良好的质量与较高的可信度;

(3)信息公开的内容结构与框架清晰明了,查询快捷、方便;

(4)对应于高校成熟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国外对信息公开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也更加完善。

2、美英加高校可借鉴之处

(1)细化公开的内容,满足多元需求。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质量与政府、投资者、捐赠者、师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密不可分。此前,我国高校一方面拘泥于自上而下的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的行政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囿于财务信息公开的笼统性,无法更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高校应细化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预算、收入、支出的信息、执行规则的情况、教职工的工资、资助学金、捐款捐款信息、购置和出售资产的信息及可疑账面的记录等,提高信息公开质量,推进建设“阳光高校”,最终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2)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指标体系。完善高校信息公开相关制度与指标体系对提高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质量起基础性作用。现阶段实施的政策法规的内容多为宏观的指导性意见,难以确保信息公开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修改、整合、完善有关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政策法规、财务管理制度等。此外,我国高校应参考国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模式,并结合自身特点,设计能全面、详实反映高校财务信息,且满足信息需求者需求的财务信息公开指标体系,进而完善财务信息披露标准。

(二)港台高校现状

1、港台高校财务信息报告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

际化改革,港台与大陆高校在招生、联合培养以及师资进修等方面合作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通过查询港台高校的年度财务报告并与大陆高校的年报比较,发现港台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体系较完善。(见表3、表4)。

表3 港台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报告

表4 财务报告体系

(1)从财务信息报告的体系来看,港台高校的年报是一个从学校概况到组织机构,从资金的筹措到使用,从经济业务活动的开展到愿景宣传的完整报告,而大陆高校的年报不对高校概况、组织机构等信息披露,仅为一个报表体系。香港高校主要从年度报告和事实与数据两个部分披露,台湾大学采用校务基金管理会的模式,因此它主要包括学校的基本概况与年度财务报表。而大陆高校在年报中的文字性信息较少,尤其对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的介绍比较缺乏。

(2)大陆及港台高校都能遵循《制度》要求来公开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决算表与财务报表附注等。香港高校侧重披露利于评价组织运营过程及结果的现金流量表、资金结余变动表等,特别是能公开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可信度的审计报告。台湾高校侧重于公开高校资产价值和资金余额变动情况、部分现金流量。而大陆高校更偏于对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事业单位基金增减变动情况表等满足政府性资金管理的信息统计需求的财务信息的披露。对于这些差异的分析可知,大陆与港台高校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

2、港台高校可借鉴之处。港台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具有全面性,大陆高校在追寻财务信息公开策略时,其借鉴之处在于:

(1)港台高校有清晰的使命与愿景,能指引高校制定明确的教学、科研与服务计划。

(2)港台高校在年报中详实地介绍本年度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特别能对有关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做出量化的概括、归纳与披露,向社会传递资源使用的主要领域及效益。

(3)港台高校在年报中能结合披露可量化和非量化信息,及综合考虑其为实现自身愿景而拼搏努力的信息与财务绩效信息,使得各类信息能相互印证,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对信息做出综合分析,谨慎决策。

(4)港台高校遵循权责发生制来反映其捐赠、筹资收入等财务绩效信息,披露其现金流量表、审计报告等报表,是基于一个独立主体生成和披露可反映其财务状况与营运效果的年报的,体现了其外界监督的制度化程度以及市场营运程度比较高。

四、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与披露标准设计

(一)完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内容标准

1、制定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制度》已明确规定高校应该“依法公开财务信息”,但大多数政策法规都是从宏观制度性层面对高校财务披露作出规定,不具备具体操作的内容,导致高校财务公开内容不完整、不详细、不真实,因此,主管部门应连同地方高校,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共同制定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参考上文国外高校经验,财务信息公开应包括如下内容:

(1)财务管理制度。如财务审批制度、差旅费开支标准及范围、职工医药费报销制度、教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会计工作规范等。

(2)教育收费情况。如高校教育收费依据、项目、程序及投诉方式等。

(3)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情况。如收入、支出预算、部门决算报表等。

(4)“三公”经费情况。如出国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

(5)财务审计情况。如财务收支审计、年度预决算审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等。

(6)资产情况。如固定资产存量、增减、使用、处置和盘点等。

(7)物资设备采购招投标情况。如招标物资范围、招标管理组织机构、招标程序、开标、评标及定标管理等。

(8)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情况。如物资采购小组的设立、采购活动的运作方式、工作程序、纪律和监督等。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引导着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操作,因此,抓紧制定有关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是完善高校财务公开标准的前提和基础。

2、完善收入信息分类标准。完善收入管理的前提基础是需将全部收入纳入高校财务部门进行“统一核算”,且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来管理。针对高校收入部分的财务信息,按收入来源将高校所有收入纳入正常报告范畴 (具体见表5)。然而高校财政性资金来源多样,现行的收入的二级科目分类标准较为宽泛,不够全面、精确,不能使高校普遍采用的科目口径与财务报告信息相互换算。为提高收入管理的效率,需针对收入特点,根据使用目的进一步细化收入分类标准(详见表6),体现高校财务报告的全面性、相关性、科学性及可行性。

表5 高校新旧会计制度分类标准比较

表6 收入信息分类标准

3、构建支出功能性信息分类标准。伴随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掌控的资金规模也日益增大,且资金支出项目繁杂,不单单包含教学、科研、行政支出,也包含投资、基础建设等支出,因此,规范制度管理、妥善安排支出、提高资金利用率成为关键。

目前高校支出依据经济性质分科目做账,基本能满足编制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编制等需要。但由于科目设置不够科学,科目说明简单,相关制度不够健全,使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部分科目开支内容交叉、部分支出难以找到对应科目、资本性支出科目不能满足管理需要、预算单位科目使用不够规范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因此,针对高校支出部分的财务信息可基于按功能分类将高校所有支出纳入正常报告范畴(见表7)。但此支出功能性科目分类标准较为宽泛,不够全面、精确,导致高校财务报告难懂、不相关、不可靠、不全面,不能为财政部门、资金投入者、高校决策层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因此,在高校会计制度科目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修改、调整与细化,体现高校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与科学性,并兼顾可行性。

表7 新旧会计制度分类标准比较(现有细化情况)

(二)设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从上文样本调查分析来看,《制度》中提出的四大类共10个财务分析指标主要从满足高校主管部门对高校财务状况了解的需要出发,并不能满足投资者、捐赠者等公众需求。因此,高校应结合《制度》要求及经济活动规律,考虑自身内部管理需要、发展情况以及未来规划、目标,设置科学、合理、易操作的指标分析模式。本文将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分为四大类共15个指标,从而更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情况与发展潜力(见表8)。

(三)增加现金流量表

新《制度》中规定高校年度财务报告包含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等,且采取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然而却没有设立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报告期末的现金余额,通过比较前后两期只可发现现金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却反映不了余额为何发生变动;收入支出表报告高校的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反映部分现金来源与使用情况,但无法提供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变动情况,所以回答不了为何发生增加或减少。

而现金流量表采取报告式结构,用直接法列示,分类反映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终汇总反映出高校某一段时间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而且高校经济利益的流入流出绝大部分并不以资金的形式存在,若不能很好地控制资金的实际结存,就可能导致货币资金积压或周转困难,不利于货币资金的调拨与使用,现金流量表即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高校获取现金的能力、偿债能力及资金的流入、流出结构是否合理,从而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准确评价高校的财务状况,避免盲目借款与投资。同时参考财务信息披露体系,本文考虑将现金流量表添加到报表体系中(见表9)。

(四)完善我国高校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财务报告或财务分析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但对高校财务状况有重要影响的内容或事项做出的详细解释与补充说明,本文通过对美英加及港台高校报表附注的研究,设计我国高校财务报表附注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

1、学校简介。如学校的总体规模、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使命愿景、战略定位等。

2、高校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的说明。

3、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如遵循《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

4、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变更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5、税项。如营业税按应税收入5%计算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分别按应交营业税额的7%、3%、2%计算缴纳等。

6、收费项目。如学杂费、住宿费等。

7、学生助学贷款。其分为生源地贷款与进校后由农业银行办理的贷款这两类。

8、本期财务与预算口径间收入、支出和结余,预算实际执行数与其批复数、调整数间的差距额及产生的缘由,以及对本期预算执行情况的说明。

9、财务报表重要项目及其增减变动、调整情况的注释。

10、有助于理解和分析财务会计报告的其他事项的说明。

表8 高校财务分析指标

表9 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是在一定的专业规范基础上生成的财务报表,无法避免会有些专业性,而且因其特定的格式与以数字表示为主的性质,导致其表达的限制性,公众仅从报表很难了解报表所反映的财务情况。需特别说明的是,如今信息需求者对财务信息的公开提出更高要求,既要求公开财务信息,也要求公开非财务、前瞻性信息,如高校的愿景、发展的风险价值、科研成果转换率等,尤其是要求公开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因此,为加强表内信息的全面性与可理解性,并且能突出其重点,完善报表附注是必不可少的,它其既有助于高校评估自身资金使用的效率,推动办学发展,也能增强利益相关者对公开内容的了解,从而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决策。

(五)设计绩效考评制度

由于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不完整,不详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社会效益水平下降。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公众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财务运营及资产绩效的关注,促进高校财务绩效报告的发展。且绩效考评作为考核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的有效手段,为财政部门对高校的预算拨款提供依据,特别是将绩效考评结果向社会公众披露,不可否认将会直接干预到外界投资者对高校的资源支持,从而能促进高校提高其对公开财务信息的意识,改善其行为,进而更有效地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公开。

1、建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为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绩效考评,最为重要的是高校要在确保财务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可靠性、及时性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在其建立时,要着重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标的科学性、完整性、易操作性,做到科学设置指标,另一方面是在实际设计考评标准时,要顾及到标准的客观性、公正性。绩效考评指标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产出类指标,反映高校资源投入所培养的学生数、科研成果等财政性支出项目的绩效情况;

(2)效率类指标,反映经济业务活动以及教育经费的运营效率,如计划实现率、资金的使用效率等;

(3)效果类指标,反映资源投入所赢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

(4)影响指标,反映预算项目对高校自身发展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设计财务绩效报告的内容。对于财务绩效报告的内容设计,本文将结合国内现状并借鉴国外绩效报告,主要从高校的自筹资金、资产管理、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产业服务、社会影响力等六个方面、共27个指标进行绩效计量(见表10),且将这27个指标按照性能分为资源效率、收益性、稳定性、成长性、社会影响力这5类指标进行评价(见表11),从运行效率与财务效益这两角度来设计绩效报告,以符合各高校的个性化需求,使各高校的绩效报告在一定基础上具有可比性。

表10 高校财务绩效报告考评指标按内容设计

表11 高校财务绩效报告考评指标按性能设计

3、健全审计、第三方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目前高校财务报表主要是经过财经纪律检查与政府审计,为确保绩效考评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首先,需切实可行的社会审计对财务报表进行鉴定,社会审计因其独立性和专业性,既是对高校生成财务信息的制约也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负责;其次,引入第三方评估,设计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服务的绩效考评标准体系,如投入产出标准评估、专业体系评估等,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其社会竞争力;再次,为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绩效考评机构需综合考虑考评结果与资金使用效果问责,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相关财政部门,这些部门将依据考评的优劣等级来安排来年的财政预算;最后,绩效考评机构需及时向公众公布绩效考评结果,为其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考虑到高校学年运作的特性,每年的9月至10月期间被安排为考评时间。

(六)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信息化与系统化设计

1、设计公开模板,提高信息可比性。通过样本调查分析可知,设计使各高校公开的财务信息间具有可比性的财务信息公开模板迫在眉睫。此可比性既表现为同所高校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也表现为各个高校相同会计时期的信息的可比性,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本质上无差别,此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可比性不仅表现为内容上的可比性,还表现为形式上的可比性,因此,高校应严格遵循《办法》规定,在高校信息公开目录之下,设置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专栏,并且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也需确立统一的标准,规定财务信息编排体制与必要组成要素等,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模板化设计。

2、基于XBRL系统的流程,打造统一平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经济业务流程,完善我国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标准,其中最为理想的高校财务报告流程应属基于XBRL系统的流程。XBRL是一种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此系统基于互联网实现跨平台操作,运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统一对数据进行符合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特定的识别与分类,最大化地实现对财务数据的汇总、归纳与利用,并自动产生初步财务与绩效分析,利益相关者通过XBRL可将已标记的有效的信息按照各自的需求较快地变换为不同格式的文档信息,真正实现各取所需。此基于XBRL技术的高校财务信息系统投资虽大,但收益长远。

高校财务信息实行此统一的网络公开平台,既有助于高校降低财务信息公开成本、提高财务信息公开效率,也可避免高校因其各自随意搭建而引起公开的财务信息不完整、不具体、无可比性等问题,增强公众对财务信息公开的满意度,符合公众期盼。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1.陈力生、陈可嘉.2011.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构想[J].财会通讯,3上。

2.姜宏青、孙晓琦.2014.我国大陆、香港、台湾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比较与借鉴[J].财会通讯,18。

3.李丹.2012.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

4.罗伟峰、吴乐.2014.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研究——基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视角[J].会计之友,1。

5.梁勇.2011.论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J].教育财会研究,22(1)。

6.马杰、朱莉.2013.江苏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4。

7.马福云.2014.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研究[J].经济师,1。

8.商兰芳 2013.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信息公开质量视角[J].会计之友,12。

9.王曦若.2014.网络时代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J].时代金融,17。

10.韦德贞.2014.基于XBRL技术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会计之友,12。

11.袁莉婷.2012.中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12.张沛.2013.我国公办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高等学校名单[EB],7-9。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Z],4-0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2012.高等学校财务制度[Z],12-1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Z],8-21。

(本栏目责任编辑:郑洁)

猜你喜欢
财务信息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订阅信息
水利财务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