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张毓桐
(1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2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1)
浅谈培养创造性的心理条件
刘婷婷1张毓桐2
(1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2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1)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需要,各国人才竞争的终点集中在创新人才身上。创新人才水平直接由其创造性思维决定,因此教育必须注重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良好的条件,而安全自由的心理条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此上,本文提出了关于培养创造性条件的几项建议。
创造性;心理的安全;心理的自由
1.1 对于创造性的认识,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至今尚无一个能够完全统一的认识。但在界定创造性的定义时,要与创造和创造者或有创造的人相区分,已基本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创造性指个体产生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对问题做出独特解答的能力。创造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创造者是指一个独特的个体,只有对科学、艺术、文学、哲学、政治等卓越地做出有创见和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才能称得上是有真正创造的人。现代心理学最有影响的成就之一,就是证明了虽然有真正创造的人的数量是不多的,但创造性却是几乎所有人都有的一种心理能力,也就是说,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性,区别仅在于程度不同。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所言:“迄今人们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认识之一是,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整个人口中间。”
1.2 创造学习与创造力的发展与某些人格特质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人格特质也称为创造性人格。德国海纳特(Heinelt)教授的调查显示,创造型学生具有以下行为特征:内倾多于外倾;反应很少受暗示;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不受集体的左右;高分数不如某些同学那么多;提问多于非创造型学生,智力活跃;思维极其灵活,诙谐、幽默;在其他同学面前经常表现出不善交际、不乐于助人的举止;宁愿一个人独立工作;觉得自己与父母、教师和同学之间有距离和隔阂;倾向傲慢,觉得自己胜过其他同学;从社会关系看,不属于那些讨人喜欢的人。美国托伦斯(Torrance)采用特尔斐法对87名教育家做过一个调查,要求每人得出五种创造型儿童的行为特征,并按出现次数多少排列顺序如下:好奇心、不断提出问题(68%);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58%);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个人主义、自足(38%);想象力丰富、喜好交谈(35%);不随大流,不在乎集体中的人是否赞同他(28%);探索各种关系(17%);不断有许多流畅性的想法(14%);喜欢尝试、搞试验(14%);灵活性强(12%);顽强、坚忍不拔(12%);对事物的错综性感兴趣,喜欢用各种思维方式探究复杂的事物(12%);好幻想(10%)。
1.3 关于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分析研究,最有影响的理论是华莱士(G.Wallas)于1926年根据名人事业成功的步骤提出的四阶段理论: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1)准备期。准备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准备期主要是熟悉问题,对于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意识、较系统的准备,如收集必要的信息、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术等。这种准备包括一般准备和特定准备。从问题的解决过程来看,有的准备期容易察觉,有的不易察觉。
(2)酝酿期。指在充分准备后,经过苦心思索仍不得解决问题的要领而暂缓探讨、等待有价值思想的期间。这一时期如何度过很有讲究。华莱士认为,在问题不得其解而暂时将其搁置起来的这段时间,干一些轻松的活,解一些简单的小题目,对问题解决是有好处的。酝酿期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可能是放松焦虑,除去压力有助于排开无效设想,开朗的心境有益于产生新的或有效的办法;也可能使问题解决者的潜意识仍在对已有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加工,从而产生新思想。不同问题的酝酿期可能不同,简单问题不一定有这一时期。
(3)豁朗期。也叫灵感期。在创造成功的过程中,这是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阶段。这一时期中,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浮现,使百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在前提上讲,酝酿期是基础;在必要条件上讲,客观上可能受益于某一重要信息的启发,主观上可能受益于问题解决者重压后的放松、急迫后的舒畅。从判断角度讲,豁朗期来临之前,问题解决者往往有一种预感。
(4)验证期。就是对豁朗期产生的思想进行验证、修正或评价。这一时期,不仅要运用已有的信息,也要获取新的信息。任何新的思想,只有通过试验、实践或时间的检验,才能被完善、承认、确定、传播、表现或否定。从本质看,验证期与准备期相一致,只不过准备期验证的是问题解决者头脑里已有的思想,验证期验证的是问题解决者的新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一方面,并不是创造性思维或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一定要经过这四个阶段。后来的研究者也曾提出过四阶段说和五阶段说,只不过当今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多接受和引用四阶段理论而已。这种划分旨在帮助人们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方便人们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并非经过了这几个阶段,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如果经过验证,新思想或新办法不正确,仍要重新回到准备期或酝酿期。这两方面都取决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程度、难易度、时间要求及相关主、客观条件。
有些研究一致指出,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在我们的学校系统中是会感到困难的。在我们的文化里也是大都奖励顺从性而阻碍创造性所要求的发散性思维。罗杰斯(C.R.Rogers,1959)曾举出两个他认为是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他把它们叫做“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在罗杰斯看来,对个人的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凡是有创造性的那些儿童,都能意识到他们的文化、教师和同辈所高度重视的特质,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也具有这些特质(J.W.Getzels & P.W.Jackson,1962 ;E.P.Torrance , 1962)。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常偏离文化常模,而且他们也认识到这个事实。从创造性的本质来看,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他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当对个人的赞许是以顺从为条件时,有创造性的人们就会被贬低,同时他们的偏离思想将会受到阻抑。因此,一个给她的公民们提供了广阔多样而为社会所赞许的任务的社会,将会容纳这种异常而有创造性的人。在一个高度容忍少数行为异常而有创造性的人的文化里,偏离常模的人便能够保持他的本色而不必进行伪装。他并不因为他和别人的不同而感到比别人价值低。在一个没有威胁的社会环境里,有创造性的人会具有一种低水平的焦虑,同时他的动机的主要源泉将是对探索和发现的积极满足,而不是焦虑的降低。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怕发展和表现他的发散性思想。
当有创造性而行为异常的任何能够了解与欣赏其内心世界的人们交往时,他就会感到舒适,毋须浪费时间和精力来保护自己。他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而毋须处于防御状态,他也可以是一个不顺从者但不会遭受社会的指责。
罗杰斯于1959和1963年所描述的“心理的自由”在很多方面乃是“心理的安全”的结果。下面是心理上自由的人的一些特征:
(1)他是什么样的人就承认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怕别人笑话或讥讽。
(2)他至少可以象征性地表现自己的冲动和思想,而无须压抑、歪曲或隐藏它们。
(3)他可以游戏般地和用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运用他的表象、概念和语调,而并不感到是一种罪过。
(4)他把未知和神秘的东西既看作是一种需要应付的严肃挑战,也看作是一种好玩的游戏。
为了提高创造性,我们需要提供一种更为友好和有报酬的环境来鼓励创造性的活动。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不再把观念上的分歧视同精神上的病态。我们必须认识多种多样的才能的价值,鼓励儿童用不平常的方式来理解事物,提高我们对于那些用不同于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的人们的容忍精神,并且发展一些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的特殊方法。
自信心、创造性和好奇心都是相互制约的。一般说来,好奇心盛的学生自尊心也强。这就意味着,最初就充满高度好奇心的那些学生,都具有有关他们环境的丰富经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同他们的外部世界成功地相互作用着,发展了自信心,因而也就具有了高度的自尊心和创造潜力。如果教师鼓励学生的试验活动,那么由于好奇心而受到鼓励的学生,一定愿意继续试验;反之,如果当一个学生探索新经验时受到了惩罚,那么他就会倾向于限制他们的活动,限制他的经验世界,并且不能发展那些能促进他的自信心和创造性的能力。
可能犯错误的焦虑阻碍着独创性。强调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游戏般的试验,而这种试验是创造性的一个必要成分。为了了解和诊断的目的,而不是为了纯粹评价的目的而进行的那种测验,可以降低学生害怕犯错误的情感。学生最初所犯的错误,他们以后会根据相应的标准对它们加以评价,从而抛弃它们;所以我们对于这些错误应采取一种缓和而容忍的态度,这种态度会鼓励学生对许多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试验,而这种试验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把错误宣扬出去,这并不能提供足以导致改正错误的知识,这种做法在教育上是效用极微的。教导的程序应当鼓励学生的冒险精神,并把按照自己意思进行探索而产生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教育程序也应该把有用的知识增加到最高限度,同时把导致错误的失败成分减少到最低限度。
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的最好方式,是进行公开讨论。通过讨论,互相补充思想,既可看到自己的不足,又可以看到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往往在此期间,能够产生新的观点。
关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教师们,有时会忘记自己就可以作为这一方面的榜样。改革教学以及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技术的设计本身就都是创造性活动。寻求新方法来传授旧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独创见解和新的理解力,是对每位教师的要求。
[1]James M.Sawrey & Charles W.Telford, Educational Psychology,[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10.
[2]段志光.《诺贝尔医学将与大学生心理教育》.[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9.
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