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志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发展特点研究
张 志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更带有年级的差异。对各年级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更深入认识,分析大学生各年级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原因,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提出对应措施,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分年级;心理发展;特点;分析
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和心理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政府高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需要理论研究者也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为政府高效制定心理辅导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研究大多关注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状况,但对于其他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仍然较少。本文就从大学生进入高校至毕业这四年大学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究其深层原因,为高校及其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以求在不同年级中实施针对性心理辅导与措施。
根据对大学生各年级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高校多位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者经验获知,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要远比大一、大四年级学生差,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大学四个年级中最多、最严重的,也是心理压力最大的。这表明了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涯中心理问题的最突出时期是在大二和大三时期,而不是大一学年刚入学阶段(当然大一新生也是有很大心理问题的,但主要集中在适应型心理问题)。
虽然各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及发展状况有些差异性,但是有些心理问题和特点在各个年级的学生中大都存在,值得我们注意:如“思想不集中、在乎别人的视线、情绪易被破坏、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缺乏自信心、对脏很在乎、总注意周围的人、缺乏耐力、记忆力减退、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爱操心、缺乏热情和积极性”[1]12项具体指标。
将对这些心理具体问题的反映数据做成数学上抛物线型的曲线趋势分析,可以看出这12项心理具体问题的前5项指标曲线是一个先上升(在大一年级至大二年级时间阶段内数据呈现递增趋势)后下降(在大二年级至大四年级时间阶段数据呈现下降趋势)的曲线,并且在大二年级各数据指标达到最大值,大三年级的数据要大于大一和大四年级。该趋势可以看出思想不集中、在乎别人视线、情绪易被破坏、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缺乏自信心这五个具体心理问题在学生处于大二年级达到最高,心理健康质量也是最差阶段,也同时说明这个年纪的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
将对这些心理具体问题的反映数据做成数学上抛物线型的曲线趋势分析,可以看出这12项心理具体问题的后7项指标曲线也是一个先上升(在大一年级至大三年级时间阶段内数据呈现递增趋势)后下降(在大三年级至大四年级时间阶段数据呈现下降趋势)的曲线,并且在大三年级各数据指标达到最大值,大二年级的数据要大于大一和大四年级。该趋势可以看出对脏很在乎、总注意周围的人、缺乏耐力、记忆力减退、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爱操心、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这五个具体心理问题在学生处于大三年级达到最高,心理健康质量很差阶段,心理问题非常严重。
从以上数据的趋势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佳的时期集中在大二和大三学年,这是一个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毕业这四年中大多心理发展状况的趋势,这显然有利于给高校学生心理辅导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在总体上把握四个年级学生整体发展状况及特点。
除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状况有差异外,大学生中“男生的心理状况要比女生普遍好,城市生源的学生比农村生源的学生心理状况较好”[2],这再次说明在大学中,不同群体的学生心理状况都是所有差异,这些也是高校进行心理辅导时所以关注的。
大一新生是从高中、从家乡、从父母身边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远离父母的大学环境,由此带来生活上、学业上和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该时期对应的心理发展特点就是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业环境和新的人际交往环境的不适应期,也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霍林维所称的“心理性断乳期”。此阶段的人“精力旺盛、情感丰富、追求个体存在价值的欲望强烈,但是情绪冲动、易于烦躁”。[3]
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特点主要是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业不适应和人际交往不适应。
这不仅是大一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而且是每个人进入新的生活环境后面临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有其独特性,即主要是孤独感、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冲突、优越感的缺失、爱护感亲切感的空乏。进入新的校园,宿舍是来自不同省份、五湖四海的同学,大一新生心中往往感到孤独感,没有归属感。高中常与父母在一起,对父母有所依赖感,拥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护感,并且有老师的监督教育产生的优越感、亲切感。与此不同,在进入大学新生就面临着转换角色,需要生活的独立、要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四年和谐相处、需要对校园饮食的适应,同时缺少了父母的照顾、老师的监管和教育等,这些问题突然摆在新生面前,他们难免无所适从,感到孤独、失落。面对年级专业同学都是佼佼者这一状况,以前高中的优越感消失,自卑感增加。在对新的生活环境还没有适应的时候,因为缺乏爱护感、家庭温暖感和亲情的爱护,导致新生非常渴望需找一种爱护、照顾的情感,由此尝试需找异性,从异性中找到缺失的爱护感,以补足情感上的缺失、精神上的孤独和焦虑。
该问题是大一新生从高中的填鸭式教育和学习模式与大学专业性、探索性、自主性教育学习模式冲突产生在心理的焦虑、自卑、不自信感,主要表现在学习心态不够良好、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大学学习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律性、自控能力”[4],这给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带来了心理压力。从高中的“考大学”的学习目标进入到大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令许多新生感到困惑,不知道大学学习的目标该如何定位,自主性的学习模式又不知如何进行,还没有从高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和记忆中走出来,对大学学习的专业性、多样性、自主性还不适应,由此产生困惑和迷茫。
同时从高中以佼佼者的身份来到都是佼佼者的大学,使得新生的优越感丧失,产生自卑心理,学习失去了动力和劲头。由此会产生两个不同倾向:一是不停地寻找、摸索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在困惑和心理压力下激发了积极学习的激情,找到了相对应的学习方法,明确了目前的学习目的,提高了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寻找,还是没有找到学习方法,此时就会产生失望和悲观情绪,以至于自暴自弃,不断放任自己,逃课、厌学情绪突出,整天在校园里徘徊和迷茫,心中充满着无聊感和空虚感。
该问题主要是指大一新生从人际范围较小的家庭、高中环境中进入到大学这个人际范围相比较大的环境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际关系未能正常建立起来而产生孤独感、无归属感、无自信感和焦虑、消沉的心理状况。
因为高中阶段,学生把学业看成是唯一的目标,高中的人与人接触范围较小,关系简单,家庭和学校也不重视人际关系的教育,致使大一新生刚进入校园就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同时由于新生在高中养成的“只知学习”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大多高中生较为内向的性格因素。大一新生刚刚进入成年阶段,生理刚刚成熟而心理还处于萌芽阶段,导致与人交往的恐惧感。而且由于“部分学生出生于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经济困难家庭中,经济上的拮据造成了学生不能与同学进行聚餐、唱歌等充满社交性和娱乐性的活动,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回避与人接触”[5],不敢与人交往,进而出现心理上的“自卑感、嫉妒感和封闭心理”。[6]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导致了大一新生不敢与人交朋友、不善于与人交朋友,甚至出现大一年级至大四年级某些同学只与同宿舍同学交谈来往的情形。由于没有交到朋友,心中不免产生孤独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在整个大学阶段,大二年级是学生们心理问题最多、心里压力最大的时期,也是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的一个阶段,这一年级的学生心理就如同地震爆发一样动荡不安。大二学年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期、集中期,需要高效心理辅导实务工作者的关注。同时大二年级学生身上的不适应心理问题已经逐渐解决,相关心理压力也得到缓解。
在思想不集中、在乎别人视线、情绪易被破坏、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缺乏自信心、对脏很在乎、总注意周围的人、缺乏耐力、记忆力减退、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爱操心、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这12项具体指标中,在大二年级学生身上反映最强烈,其中原因有思想波动、学业、人接关系处理方面的问题以及与异性交往恋爱中的冲突、困惑等因素。
经过了大一学年,同学间、朋友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同学和朋友的个人品质、性格等已经较为熟悉,但是一些学生个人品质及个人性格方面的原有毛病、缺点如不诚信、小气、爱攀比、以自我为中心、待人刻薄不够宽容、表现欲特别强等等特点显现出来、暴露出来。这使得大一学年建立起来的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变得不和谐,而又不去协调,有些学生不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加以纠正,从而就会产生焦虑感、失落感。同时由于新生生源地的不同,原有生活习惯、饮食风俗、吃穿住行的习俗不同、经济能力的差别、个人性格的差异等导致同宿舍间、年级班级学生间的关系出现裂缝和冲突,进而产生冷漠感、孤独感。而且处于对大学生活环境已经了解的大二学生来说,在班级、专业、院校科研、社团社会实践等方面参与感、表现欲尤其强烈,相互间的强烈感碰撞到一起就会产生关系冲突,一旦自我参与感和表现欲不能够实现,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容易产生自卑感、情绪失落感和焦虑感。
按照大多高校的教学课程设置,专业性的课程密集式地安排到大学二年级,面对专业课程多,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时间不够等情况,大二年级学生经常会产生学习疲劳,精力不足、学习焦虑。同时因为大二学年有关计算机二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等资格证书考试、专业性的资格考试不断增多,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大。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不但理论作业多,还有很多的实验作业,导致理工科学生的心理压力远比文科生大。
大二学年学生普遍的参与意识增强,大多参与学生会、社团以及校外兼职、勤工助学等非学习性事情,这些事情占用了学生的一大半时间,甚至为了非学业性事情通过请假或逃课形式占用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时间减少。而此阶段专业课程的作业又是很多,由此造成了很大的冲突,学生一边忙于处理非学业性事情,一边忙于应付专业课程学习和课程作业,经常熬夜,不能保证休息时间,致使学习疲劳感加大,心理压力骤增。
如果说大一需找异性交往主要是需求一种缺少的情感,弥补刚进入大学环境的孤独感,无爱护感,那么大二学年与异性交往的主动性加大,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同时也有因一些学业性和非学业性的需要,进而产生朋友关系。
其中有种情形值得我们重视:即当时在于异性正常交往的过程中,无论是因为学业性还是非学业性事情而产生的交往,期初可能是朋友间的交往,异性之间的关系也是友谊关系或同事关系。但是随着交往程度的加深和相互之间的不断了解,学生双方逐渐产生了懵懂的友谊和爱情相互交织的关系形态,这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分清楚友谊和爱情的界限,致使友谊中夹杂着丝丝爱情,由此产生了心理困惑。
对社会机制体制认识引起的心理问题。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过多注重经济建设,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建设尤其是公平正义机制的完善,大二学年一些学生在从事校内外兼职勤工助学、参与学校学生会及社团等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性事务过程中、专业学习与社会现实中,接触到了一下负面因素。当涉及学生自身合法利益的公平问题上,往往会过度将自身想法不能实现,遭受不公平待遇等现象归结于社会公平机制的缺失,对社会隐含着丝丝不满,“缺乏对社会公平正义感的认同”。[7]尤其对于一些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与社会现实密切接触的人文学科学生来说,心中会产生一种愤怒感、不满感、悲痛感,进而影响价值观的塑造和对社会整体的看法,怀疑自身学业学习的价值性,有时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受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大三学年,学生随着年龄段增长和心智的逐渐成熟,明显地意识到自己作为高年级学生的压力感,面临着大学生涯已经过去一半的现状,面临着自身将来就业还是考研继续深造的一系列涉及个人发展的问题。而且专业课程的更加专业性又增加了学习压力。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原来的理想难免与现实出现冲突,原来的计划未能实现,这也造成了学生的悲观情绪,伤痕心理。面对这些心理苦恼与压力,一部分学生继续努力,制定明确地学习目标,在升学深造和就业中做出了选择,并为之准备;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则不愿意面对这些情况,选择了专注于网络和爱情来应对这些心理压力。
同时进入大三,学生总爱注意周围的人,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对于将来是事情过于操心也无形中加大了自身的心理压力。
对于爱情,一些学生从大一年级的恋爱懵懂期进入激情期,定型期,由此产生了两个倾向。
一是因大三面临着考研继续深造和进入社会就业的选择,一旦一方选择考研深造,那么对于爱情大多选择及早分手,集中心力备战考研,此时就会产生恋人分手,爱情分离的结果。由于大学阶段的爱情往往具有模糊性、朦胧性,而且也具有易发性、脆弱性,恋爱双方也易分手,尤其是在面对第一次爱情遭受挫折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往往沉浸在伤心和悲痛中,不能接受、无法自拔,情绪低落,甚至由此联想到人生理想的破灭,严重者有自杀情节。同时女性大学生具有的自杀观念要比男生要多,所以对于“女性大学生的自杀观念应在高校自杀预防工作中密切注意”。[8]
二是对于保持到大三年级的爱情,进入了定型期,爱情处于稳定阶段、甜蜜阶段,但是也是性冲动和激情阶段。据调查,大学生易于在大三年级发生性冲动甚至性行为。由于性冲动的主观意愿可能与社会传统观念有所冲突(虽然现在对于性观念所有开放)。一方面是主观上的性冲动、性渴望,另一方面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心中又有性羞耻感,尤其是女性大学生,二者必定产生冲突,学生的心理逐渐会产生压抑感、性心理变异与失常。并且 “女大学生恋爱的比例要比大学男生高,由此造成的心理困扰也比男生多”。[9]有些学生因为理智的约束、性观念的不成熟,在得不到心中的性满足感后,会通过一种具体的物品如衣服等物件释放和排解这种心理压力,从而形成恋物癖的心理问题。
迷恋于网络,产生网络瘾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一种心理问题。大三年级有部分学生因为现实中与同学、朋友关系的疏远和冷漠,精神活动的空虚,学习的心理压力。他们不愿意面对自身将来发展问题,不愿意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做出选择,无法从刚刚分离的爱情中解脱出来等因素。因此逐渐沉浸在网络中,在网络中排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宣泄心理荒芜感、痛苦感。孤独感和焦虑感,对现实生活产生厌恶。有些大学生现实中人际关系出现冲突,继而沉溺于网络,想在网络中需找比现实中更安全的人际关系,同时据调查“大学生网络交际关系总体水平高于现实水平”。[10]这种倾向,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同学、朋友间关系的发展,反而更加疏远,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一部分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在学业上还是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考试成绩不理想,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远,逐渐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产生“伤痕心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因为大三年级学生总爱注意周围的人,特别是进入大学时与自己各方面水平大致相同的同学,看着别人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而自己的学业、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个人能力还是没有很大提高,从而心中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不自信。
进入大四,大学生也就进入了大学生涯的终点,面临着毕业这一重大主题,随之而来的就业(包括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进入公司单位等)、考研及出国深造、大学爱情的分离是主要的事情,这些事情也给毕业生带来了不少心理上面的困惑即就业压力与困惑、考研道路上的艰难与迷茫、大学爱情及友情分离的伤感等。
与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相比较,对于大四毕业生在毕业阶段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压力很难将其人为剥离开来。不能仅仅从就业、考研及出国深造、爱情及友情分离的三个角度独立地进行心理状况分析。因为毕业生的特殊性、复杂性所致,其面临的心理问题是由三个方面或更多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产生的,例如就业问题本身就和升学深造交织在一起,爱情问题也和就业问题交织在一起。所以笔者在从某个角度分析毕业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时候,其中也会以其他角度从侧面进行分析,避免强硬地将毕业生心理问题像切西瓜式地剥离开来,以适应毕业生心理问题交织性的特点。
在就业问题上毕业生往往被要就业还是要考研继续深造;在选择工作时,能否找到与自己、家庭父母、爱人期望相符这两个大问题所困扰,由此给毕业生心理上带来困惑、压力、失望、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这个是毕业生进入大四学年首先面对的问题,也是对自己将来个人发展需要进行思考和权衡的问题。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有继续深造学习意愿、有明确个人先读研再就业发展规划的学生来说,会直接选择考研,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考研具体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在此暂不作分析。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又有读研深造意愿的学生来说,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是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家庭需要自己立即就业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解决家庭的主要生活问题,自己身上往往会有从此要担任家庭生活重担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自己所学专业继续学习深造的主观意愿,希望在专业学术、专业发展领域有所发展和建树。由此造成选择的艰难,引起心理的困惑感、迷茫感和紧迫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没有经济困扰的同学来说,把读研作为大学毕业后的必经阶段和潮流,不明确自己是否适合读研,是否需要读研,还是仅仅把读研当作一种获取文凭的途径,或是对就业恐惧不愿意踏入社会,把读研作为一种逃避途径等等诸多情况,迫使这些学生面临选择。如果选择直接就业,心中有些不情愿。但如果选择考研,又担心考不上,在别人整天忙于招聘会就业的情况,心中又有着急感,紧张感,又担心考研一旦不成功,又没有找工作毕业后就会成为无业者,心中焦虑感增加,毕业后的不确定性又无形中增加了心理压力。这些在就业和考研之间摇摆不定、无法做出明确选择的学生,可能会有所谓“双保险”策略即一边备战考研,一边关心招聘会等就业信息,如此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在考研过程中,看到自己心仪的就业单位去就参加招聘会,一旦招聘单位发出录用意向书,就会签订毕业生三方协议,选择就业,中途果断放弃考研。二是在考研备考中思想不集中,心思没有完全放在备考中,一旦周围学生逐渐签订就业单位,有了工作保障,心中就非常焦虑、恐慌感,也会不定期参加招聘会,而又没有获取用人单位的录用意向书,到毕业时考研没有成功、也没有找到工作陷入两难境地,产生自卑感、对家庭的“负罪感”。
对于就业意愿明确,坚定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在就业具体过程中也遇到就业挫折、就业单位不满意等等问题。在具体就业问题上,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就业遭受挫折不能找到工作、找到的工作与自己原有就业期望不相符。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来说,有本身缺乏就业技巧的原因,也有自己就业期望值太高如只愿意在大城市就业、过于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个人未来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所致,不能够根据自身能力、所学专业知识等择业观与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出现差异。在参加多次招聘会而仍不能找到工作的情况下,情绪低落,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情绪和挣扎心理,影响以后就业。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大学毕业生考虑职业选择因素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工资福利、自我价值的实现、专业及个人兴趣、工作环境、社会需要、工作稳定性和生活环境”[11],从中可以看出毕业生的一些择业观。对于有就业能力和条件但仍不能找到工作的学生来说,过于考虑自己的主观意愿,没有适应社会的意识,一味追求工作待遇高、工作环境好、工作地点在大城市、工作量小且容易,择业目标过高,对社会市场环境或就业环境缺乏全面认识。有的学生存在只愿进国家公务系统的心理而又未考上公务员的现状,这些都影响了毕业生正常就业。当个人职业志愿兴趣与社会需要出现冲突时,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方面是自己心中的职业规划、个人发展规划和意愿、理想和梦想,另一方面有时现实社会的需要、就业的苦难,即将面对的经济生活独立、担负养家糊口的责任,由此造成毕业生心中的迷惑感、煎熬感。
当然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特别是对女性就业的显性和隐性就业歧视,对高职高专、一般本科、重点“211”“985”高校之间设置的学生就业限制和认为歧视也加大了不同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就业困难和恶性竞争,从而导致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给其心理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伤害。不同“等级”高校学生的就业境况的差异,也让学生心中产生了失望感、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不认同感。同时由于各个高校专业特性如理工科性质、文科性质等的就业就会局限性,也造成了校园招聘会公司单位性质、所招岗位和专业的狭窄,加大了就业困难。同时对于已经定型的爱情,并且有意愿毕业后仍在一起甚至结婚的毕业生来说,将来就业时想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工作单位就业的想法也困扰着毕业生,特别是男性毕业生,他们肩负的责任更加沉重,社会家庭的责任意识提前转移到他们身上,心中易于产生重担感,过度责任感和压力感。
在具体考研的过程中,考研心态、专业课及公共课程知识的复习备考等也是考研学子面临的问题。有些学生心态焦虑,担心自己不能考上所报高校,在高校所处城市、学术专业优势、综合实力、知名度、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等方面存在信息获取、筛选方面的困难,在具体报考哪所高校之间难以选择,心中困惑,焦虑,甚至无助。在选择了具体报考院校后,又会产生如何复习,如何规划复习时间等问题,考试内容知识含量的多样性丰富性也加大了考试焦虑心理,总是担心自己“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在备考过程中,有时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周围学生就业情况、家庭情况、公务系统招考及爱情的分离等等因素都困扰着考研路上的学子,使得他们感到紧张、焦虑,恐惧、考试焦虑。
特别是大四年级第二学期,临近毕业的时期,男女朋友的分离、四年同学的离别等悲欢离合之情总缠绕着毕业生,心中不免产生忧郁感。特别是异性爱情的不舍分离更会使得一些学生无法自拔,无法面对失去的爱情,有甚者不能够积极面对毕业、社会和现实,影响个人未来发展。
不同年级大学生有着相同的心理问题,也有着专属于每个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自进入大学到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在这样的大学四年生涯中每个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都不断变化和发展着,心理适应能力不断提高着,心智也不断成熟着。对大学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分年级分析,深刻把握心理发展特点的脉络,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政策的制定者和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实务工作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机制,开展有差异性的心理辅导措施或心理辅导活动是有所裨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在心理上逐渐成熟,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地进入社会也是很有意义的。
[1]刘国华.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297-298.
[2]王韬等.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3(5).
[3]李吉珊,罗慧玲.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年级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
[4]刘晓东,张文皎.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6(23):519.
[5]杨文静.高校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发展辅导[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3).
[6]董长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7]暴占元,赵瑞君.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辅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58.
[8]张国海.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
[9]吴晓东.近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研究综述[J].南京晓庄学报,2009(5).
[10]刘利荣.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
[11]王沛,康廷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2).
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