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生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共生进化机制构建研究

2017-01-16 11:31张少兵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共生

张少兵

摘要:在民生安全挑战面前,需要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机制来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一个共生理论的新视角出发,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究,尝试构建长效机制使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能有效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进化机制;共生;民生安全

近年来,我国民生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案件、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这暴露出在公司治理体系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还十分突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相应的结构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长久以来,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与其有利益关联的其他社会群体、阶层的利益。一个有长远考虑的企业不缺少重视社会责任的内在动机,关键在于当前缺乏一套整合各方力量的有效机制来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现实表现来看,政府层面要在强制和激励两种力量的使用上进行平衡,利益主体层面要建立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企业层面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内在驱动力。 我们选择了一个共生理论的新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探究,尝试构建一个长效机制使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效履行社会责任。

一、企业共生理论初探

生物学提到的共生是指不同物种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相互因对方存在而受益的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生物学家进一步提出了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并指出共生是两种以上的生物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彼此需要的平衡状态。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管理领域。

在企业组织中,根据共生理论,共生单元指的是那些包括企业在内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有的共生单元组成了一个企业的共生体。在各个共生单元之间,总会有一些规章、制度、章程与契约等形式连接成共生关系,组成共生圈。在共生圈的共生模式中,各共生单元往往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而存在。企业作为共生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也必然会通过某些媒介影响到共生圈内的其它共生单元,从而最终使整个共生圈的共生环境受到影响。良好的共生关系有利于企业发展,不良的共生关系会导致共生单元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甚至破产倒闭。因此,基于共生理论来探寻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共赢的路径,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共生进化的长效机制,对保障民生安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企业社会责任边界:基于共生观的基本解释

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很快就为学界和企业界所广泛关注。然而,针对企业社会责任所涵盖的内容、范围和性质等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未形成统一意见。具体而言,对于企业究竟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还没有统一定论。

企业作为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共生体,各共生单元与共生体之间以价值链形式构成严密的共生关系,投资人、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及社区居民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将导致共生体的解体。在这个共生圈中各共生单元之间关联紧密、相互依存。为了维护良好的共生关系,企业的发展必须满足各个共生单元对企业的诉求。在企业共生圈中有一类共生单元是与企业存在交易关系的,包括投资者、企业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及债权人。另外一类共生单元包括政府和社区在内,此二者与企业不存在交易关系。在现实中,上述两类共生单元对企业都有着自己明确的企业社会责任诉求。

三、民生安全约束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共生进化机制的构建

在以民生安全为重要发展目标的新时期,社会必然会把关注目光投向企业社会责任履行问题,企业应当以实际行动来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从而为保障民生安全目标的实现作出切实贡献,正向回应社会需要。从共生进化的角度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难点在于其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量化的特征,这种收益对企业而言是建立在显性付出基础上获得的隐性收入,难以被企业自身、甚至包括共生圈中的其他成员所感知和理解。因此,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靠企业自觉,还要借助外部激励和约束,这就要政府、社会及利益相关者等各个共生单元都参与进来,构建长效联动助推机制,促进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一)政府激励机制

政府的干预力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施强制管理,比如大量涉及法律层面的责任,需要采取硬性手段来约束。二是加强引导,对于道德层面,比如慈善事业的发展就需要结合文化、习俗、道德规范等软约束制定政策。

由于企业经济人的本性,容易导致部分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社会利益,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事前预警和事中监管,约束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对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刚性约束体系中。

(二)共生单元监督、评价机制

履行社会责任往往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资源,短期内导致企业成本增加,而社会责任收益又难以估量,因而期待所有的企业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不现实的。基于共生观的视角,企业的行为会影响共生圈内的其他共生单元,甚至影响整个共生环境。因此,同处共生圈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要发挥监督的作用,监督企业履行基本社会责任,以舆论导向,呼吁企业自愿履行道德层面上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网络、消费者协会、工会组织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全面监督体系,形成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共生环境。

在共生单元监督评价中,要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的优势,媒体通过对相关信息及时、客观、公正的报道披露,能够有效地影响和干预政府、企业乃至个人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媒体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上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共生单元树立道德和责任观念,同时对企业无良行为施加压力,督促其改正。

(三)企业内在驱动机制

基于共生观的视角,企业并不是单独存在于社会之中,而是和其所在的共生圈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单依靠企业本身的资源,还需要利用其它社会资源,依赖于共生环境,彼此相互作用,一个和谐的共生圈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可能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其无法在这个共生圈生存下去。在承担社会责任行为中,政府的约束与激励固然重要,但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孙晓华,秦川.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产业的比较及借鉴[J].经济学家,2012(3)

[2]李灿.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目标函数——基于共生理论的解释[J].当代财经,2010(6)

项目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面向民生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共生进化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3SJD630068。

猜你喜欢
企业社会责任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试论零售商“绿色”企业文化的培育
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