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化管理的独立学院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01-16 10:51周国兵秦智平胡旭昶
东方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C语言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周国兵+秦智平+胡旭昶

摘要:本文从独立学院C语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课程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等内容,提出了过程化管理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践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过程化管理手段和考核评价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分析了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独立学院的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途径。

关键词:C语言;过程化;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一、问题提出

通过对笔者近两年对所在独立学院学生的调研,了解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比较薄弱,从大量调查数据反映出约有三成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编程能力薄弱,近五成学生会简单编程。通过分析发现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程难度大,兴趣不足。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的,有八成多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要求与难度大,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知识应用灵活,有四成多的学生对该课程不太感兴趣。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较差。独立学院学生较普通本科学生在学习主动性、自律性上面要差些,通过对所在学院400多学生的调查,发现有将近六成学生学习不用功,有将近四成学生做作业时候参考他人或者不想做,自觉性与自律性较为薄弱。

3.缺少教学互动和学习效果反馈,过程管理薄弱。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要通过书面作业来衡量课程的学习情况,学生完成作业后无法及时给予反馈和针对性指导,无法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况,过程管理较困难。

二、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思路与方法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课程团队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过程化管理为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改革思路

在理论教学上,打破传统教材对知识点系统化的编排顺序,更注重初学者学习程序设计的认知过程,重新梳理课程知识点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知识点编排次序,从而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接受新的知识内容。

在实践教学上,教学团队采用了实践教学自动评测系统,采用案例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系统的自动评测,实时跟踪与监控,采用过程化管理方式,实现主动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托自动评测系统的实践平台和课程评价机制的约束,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自主实践的几个阶段,并进行过程化评价。如图1所示。

(二)具体实践过程和方法

1.确定课程目标与能力

确定课程学习目标,明确课程学习完成后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因此在实践过程中,笔者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确定了“能读懂、会编程、能应用”三个课程学习层次阶段与“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问题分析与简单算法设计”两个方面的能力。

2.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课程改革的实施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内容组织与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展开,突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的教学理念。

在理论教学上,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基础,注重学习程序设计的认知过程,重新梳理知识点编排体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及教学案例,采用案例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实践教学上,笔者结合实践自动评测系统平台,重新组织实践教学方式,如图2所示。每次实践教学过程,教师会事先安排不同难度层次的实践任务,学生选择实习任务后,把编程结果提交到系统上,由系统及时给出评判结果,如果结果错误,学生可以分析简单错误原因并继续改进,同时教师可以监控到学生的错误信息,查看程序代码,针对性给予分析指导,并鼓励优秀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后参与指导工作。

传统的实践方式,教师会事先布置实践任务,并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实践结果。这种方式存在如下弊端:主讲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无法主动发现共性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只有学生主动提出才会发生,实际上主动提出指导需求的学生并不多)。新的实践教学方式,能够较好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学生还可以全天候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实现过程化管理,同时大大减少批改书面作业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的教学问题分析、研究和改进,优秀案例的设计与组织,更有效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课外延伸,除了全天候的课外自主练习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程序设计竞赛,引导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专业知识,培养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改革

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考核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程序阅读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等。课程采用上机考核方式,重点考察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过程管理,安排了3次阶段性考核。课程的评价结合了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评价(10%),实践教学评价(40%),阶段性考核(20%)与期末考核(30%)。在实践教学的评价中,引入了竞赛排名机制(以数量和速度为依据),通过不同阶段的评价权重值与排名相结合,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学生程序设计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

(三)改革实践效果

通过过程化教学管理与考核的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基本达到了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尤其是通过自动评测系统中各种约束机制的设计,实践教学课程学生动手主动性明显加强,课外自觉实践练习明显增多,积极性明细增强,少数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能把自动评测系统中的题目几乎全部做完。课程考核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平时过程化评价成绩(平时成绩)与综合测试成绩(期末成绩)基本趋于一致,整体的平均分差在1~3分左右,明显优于传统笔试效果,课程不及格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有了大幅提高,通过对比历史统计数据,在程序设计题的得分率要比传统笔试考核方式高出70~80%,效果十分明显。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得了宁波大学课堂教学三等奖和教学创新一等奖。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化管理的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在笔者所在独立学院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但仍需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法,提高教学评价的合理性。笔者在文中提到的自动评测系统(在线判题系统)在整个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应新洋,刘慰.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数据库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6).

[2] 范红,吴怡之.“C 语言程序设计”趣味实例教学方法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0).

[3] 蒋宗礼.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提高计算学科教育教学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08(8).

[4] 董志民,等.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7(5).

猜你喜欢
C语言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探究
中职C语言单片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探讨
计算机原理中C语言的应用价值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