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畜共患病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1-16 10:24:3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畜主管部门患病

(济南市章丘区畜牧兽医局,山东章丘 25020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仅由于食源性吸虫病而导致的残疾和死亡人数可达200万,因此,关注人畜共患疾病的流行现状和预防控制措施,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课题。

1 人畜共患病概述

人畜共患疾病是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一系列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传播的最大风险发生在人类——动物的相交点,途径是人与动物、动物产品或其环境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人畜共患病原体可存于动物体内,也能够存活于人类体内,既可以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由人传染给动物,大多数人畜共患病通常由动物传染给人。

2 人畜共患病现状

据统计,全球人畜共患病约为250多种,我国已被证实的人畜共患疾病约为130种。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对蛋白质的需求递增,我国家禽和牲畜的养殖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逐渐向规模化养殖方向发展,而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养殖环境落后,安全性和卫生状况都存在一些不足,加上养殖户防疫意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导致疾病的风险增大。例如,在给牲畜注射疫苗时,一些养殖户和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不注意自我防护,病原体从接触处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内,进而导致人畜共患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因此,应加强养殖户和畜牧兽医一线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的教育宣传工作,提升自我防护能力,降低人畜共患病感染的风险。其次,由于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水库建设和森林砍伐等活动,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加剧了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例如,2000年,原本在我国沉寂多年的鼠疫在广西隆林县死灰复燃,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库建设,动物迁徙而导致疫情传播。最后,随着我国家禽和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户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大规模使用抗生素、激素,容易导致病原体发生变异,进而产生新型病毒,为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和预防造成极大的困难。

3 人畜共患病的防治策略

3.1 预防为主

针对人畜共患病的高传染性和高危害性,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医学界应提高对共患病的认识,增强疾病预防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在预防控制方面做到“人病畜防”,由于人畜共患病的特殊性,应完善卫生、公安、农业、兽医等多部门联合防控机制,及时通报人畜共患病疫情和相关信息,建立专业化动物防疫机构和专业多无,加强对动物疫情的预测、预报和预警诊断能力建设;其次,应加强对流行人畜共患病的病理学研究和现状调查工作,建立和完善人畜共患病流行病监测平台,并实现数据共享,及时进行人畜共患病的监测、预警。

3.2 加强疫病监测

针对反复出现的疫情,如致病性禽流感、猪流感、口蹄疫等,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掌握其发生规律,科学地预测、评估疫情发生的风险,加强疫病监测,提升疫情预警和防控能力。在疫情高发季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积极开展疫情调查,对管辖范围内的兽、禽动物进行全面的抗体检测工作,提高疫情防控水平。同时,针对免疫抗体不达标、超出有效保护期、漏免的兽禽动物,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及时开展补免工作,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测监控能力,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

3.3 规范疫情处理程序,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尽早发现人畜共患病,并及时处理疫情,能够将疫情的危害降低最低,因此,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动物或人员发生人畜共患病可疑症状后,应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和通报,在接到疫情报告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立即安排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核查,一旦发生重大人畜共患病事件,应在2h内向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汇报。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定期开展重大疫情应急演练工作,明确重大人畜共患病疫情应急处置程序,锻炼应急处置队伍,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提高人畜共患病应急防控实战能力,将疫情风险降至最低。

3.4 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为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各级政府应加强针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力度,落实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责任,强化动物免疫注射措施。其次,畜牧兽医部门应严格执行我国关于活禽跨区域调运的有关规定,加强检疫监督,严禁从疫区内调入易感动物。

3.5 完善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工作

为科学合理地处置疫情,畜牧兽医部门应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并切实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加强应急值守,形成以领导带班制度为主的应急领导工作机制,在疫情高发时期,相关单位领导和防护人员应保持24h通信畅通,确保应急指挥系统和一线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运转,从而控制疫情的发展和扩大。其次,应充实应急物资的储备,监督督促各级部门逐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形成市、县(区)、镇等多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

4 结语

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涉及人、动物和环境等多种因素,需要政府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有效整合利用资源,实现防疫工作的高效化、科学化,才能有效遏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传播。

[1]韩小虎,姜峰,韩杰,等.当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形势与相关课程改革方向的探讨[J].农学学报,2016,6(2):113-116.

[2]刘璐,朱宏儒,杨国静.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在我国的流行及防控现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3):307-311.

猜你喜欢
人畜主管部门患病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上海工运(2020年8期)2020-12-14 03:11:56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0
《安徽园林》通过省主管部门年审
安徽园林(2020年1期)2020-04-20 08:22:20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法制博览(2019年7期)2019-09-11 11:51:08
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调查与思考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14
对太湖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
中国水利(2015年6期)2015-02-28 15:12:46
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性
新农村(2014年4期)2015-01-29 00:03:08
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探讨
绿色科技(2014年2期)2014-08-30 22:00:42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