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2017-01-16 08:38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4期
关键词:急诊室心肌梗死流程

段 莹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上是急诊科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病症,这种病症的患者一般常表现为胸骨后存在有剧烈的持久性的疼痛,而且患者一般都存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这种病情发病较急,病情较重,患者一旦发病,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表现,而且患者和患者家属会产生较为剧烈的情绪波动,一般患者常常会伴有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恢复[1]。在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重要的是抓紧抢救时间,再加之这种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所以临床在对这种疾病治疗的时候往往重视对于该疾病的抢救时间的把握。虽然抢救过程当中,医师能够掌握大局,但依然需要护理人员对抢救进行配合,才能够使得治疗获得最佳效果。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效果方面的影响,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从这2年之间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20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则随机方法将这2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的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为(56.2±11.4)岁;观察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为37~84岁,平均年龄为(58.5±12.6)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分组后选择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急诊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即对照组患者遵照医嘱及救治条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有溶栓、PCI术指征者应完善治疗前准备。观察组采用急诊全程优化的护理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①院前急诊护理和转运流程:如果医院接到急诊电话之后,必须在5 min之内出诊,而且在救护车上也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从事联系工作的人员尽量在最短时间用通话的方式联联系好患者、现场的医师、家属,医师指导现场进行院前的急救。如安抚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情绪,一定要在还没有到达医院之前,尽可能使患者的情绪保持稳定,让患者不要有过多的心脏负担。当救护车到达现场之后,选择面罩吸氧,并且对患者心悸及疼痛进行治疗,同时要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紧张和压抑感,使患者情绪平稳,以便于有利于进一步的治疗[2]。在现场救治结束以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转运,在转运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在转运过程中动作尽可能不要波动,且动作利索。在救护车上,患者的姿势应是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接通氧气时动作要快,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不万不要出现输液管的位移、脱落这些状况。在转运途中,全程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比如说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等,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了解,目的是不间断的对患者实施抢救和护理,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在转运过程中,做好联系医院的急诊部门和相关的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做好抢救的手术准备工作;②急诊护理流程:接诊护士是护理负责的主要人之一,如果很可能心肌梗死的患者,必须在就诊时为患者予以卧床,吸氧,行心电监护,并且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采集血液标本,可以通过询问病史、结合心电图,心肌标志物等情况,来确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③术前准备流程: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在患者的左下肢建立静脉通道,并且对患者采用碘过敏实验进行过敏试验的检测,记录好相关的时间,对患者的右腹股沟进行备皮处理,协助患者更衣,并且帮助患者身上所佩戴的饰物进行取除,提醒患者排尿,并且注意为患者进行保暖,要耐心地安抚患者,并且做好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3];④院内转运流程:评估病者的病情,评估患者转运风险,转运途中,相关人员应携带氧气、携带监护仪器以及简易的呼吸器等抢救仪器,还要带好护理记录单等相关资料,一名医师,一名护理人员陪同患者一起送到导管室,和导管室护士一起查阅详细病情状况、当前用药情况等交接工作,嘱咐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1.3 观察指标:对本研究两组患者出入急诊室的时间、患者进入急诊室到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院内再次发病的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各项指标相比较结果如下,对照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为(55.41±27.89)min,急诊球囊扩张时间(120.21±82.05)min,住院时间(13.24±6.69)h,院内复发率31%,院内再PCI率为38%;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42.76±12.81)min,急诊球囊扩张时间(76.53±11.63)min,住院时间(11.88±3.83)h,院内复发率为5%,院内再PCI率为8%。可见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较对照组短(均P<0.01);院内复发率、院内再PCI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使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救治过程当中,得到更加安全,快速的抢救,及早的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为患者的抢救赢得黄金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传统的护理干预工作,护理人员只是执行医师所嘱托的事情,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它的护理流程不符合标准化的要求,传统的护理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所以传统护理不能最大化的减少急诊护理的时间。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它的护理的最终效果令人满意,它不尽减少了患者在急诊室的治疗时间,同时临床也有研究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它可以使心肌梗死患者进出急诊室的时间减少到最大化,这能够为患者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优化术前的准备工作和相关的流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治疗患者的时间,还能够充分的显示出急诊护士在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优化手术前的护理流程能够最大程度节约相关时间,这样就能够使得护理人员变被动为主动,从机械性的遵医嘱进行护理,到主动地对患者提供各项护理帮助,这实现了一种质的转变。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之后,可以有效地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在抢救患者的过程当中,明显地缩短了抢救的时间,为抢救的成功获得更多的时间,使得抢救成功率大大增加,因此这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1] 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13-15.

[2] 刘红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36-237.

[3] 张玉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2):66-68.

猜你喜欢
急诊室心肌梗死流程
病人来啦,快抢救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打的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