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鹏,郑林欣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在距今3 000多a前的古代,竹编器具即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器具。《论语·泰伯》第八中曾记载:“笾豆之事,则有司存。”《国风·伐柯》亦记载:“我觏之子,笾豆有践。”此处的笾即为竹编食器。位于浙江嘉兴的乌镇,古时曾为吴越争战之地,他们的竹编不仅应用于生产、生活,还编制为云梯、盾牌、跳板等作战工具[1]。清光绪年间,乌镇已经开始出现竹编作坊,其竹编制品在江浙沪地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被称为上海滩的“竹霸”。然而,在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商品的大量涌现,以及西风东渐思潮的影响,根植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社会之中的手工艺品被来势汹涌的工业化浪潮迅速淹没,侥幸存活下来的,也已失去往日辉煌。再加上,大多数民艺(此处专指传统民间手工艺,下同)普遍存在传播手段落后单一,传播渠道过窄的问题,无市场、无前景、无人知、无人学,民艺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乌镇竹编当然也没逃脱这样的厄运。为了摆脱这一境地,从2015年开始,乌镇竹编艺人运用现代传播方式进行竹编技艺的传播与保护,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民艺的传承和传播方式,在古代主要是师徒传承以及家庭或家族内传承。而在当今社会,这2种方式已退居次位,馆藏模式成为更为普遍的民艺保护和传承方式。此外,还有学校或民艺传承人开班授课,报纸、杂志、电视专题介绍,以及著书立说等传播方式,但影响力都不大。
鉴于民艺认知以及制作流程的特殊性,以师徒及家庭传承为主的民艺传播方式有着天然的优势,面对面,手把手,那些语言文字无法准确表达的触感、观感、质感,借由传者的精巧技艺,悉心讲解,以最直观的方式使受者得到最深刻、最全面的感知。但是,这种方式却存在较大的局限与流弊。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此,在手艺的传授过程中,师傅往往有所保留,这也是在某些行业中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现象的原因之一。此外,师徒或者家庭传授多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缺乏系统性,且多心法,少文字、图片等大众传播媒介,不利于广泛传播。同时,由于传播面窄,师徒或者家庭传授的方式很难找到最优秀、最合适的手艺继承者;而且继承者受限于个人技术水平、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等原因,多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致使有些民艺与时代脱节,与人们的审美观念脱节,消费市场萎缩,甚至技艺消亡。
以上种种原因,加之西风东渐,受大工业生产及西化思想影响,导致青年人对民艺失去兴趣,传承人减少,许多民艺陷入“危及存亡”之境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在多种场合大声疾呼“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民间文化消亡”。喜多俊之也呼吁:“那些匠师之魂、手作之心绝对不容许流失,也不可以只保存在博物馆里。”[2]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采用田野调查法,实地走访乌镇的竹编艺人、政府机构等,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详细记录了在新、老艺人的传承、经营下,乌镇竹编所呈现出的2条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关于民艺的调查问卷,以及典型的传统竹编工艺品与充满现代设计感的创新竹编工艺品的产品评价问卷,采用现场填写与网上填写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民艺之窘与传播方式有很大关系。以我们的调研对象张毛娜为例,他们家自曾祖父时便开始制作竹匾,传到他手上已是第4代,历时100多a。但由于家族传承的局限性,虽然在制作竹匾这方面他有着高超的手艺,但其他竹编工艺完全不会。随着工业化生产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变市民,生产工具使用越来越少,竹匾市场严重萎缩,竹匾手艺人纷纷转产转业。原来家家作竹匾的陈庄村,目前只有包括张毛娜在内的5户人家还在从事这一手工艺,且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人们了解民艺的渠道主要为现场亲历或者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书籍、博物馆等介绍。以口语为主的现场亲历形式,因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往往传播面不广、传播速度过慢、传播效果较差[3];而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则存在传播嗓音大、信息反馈难、精准传播难,以及现场感差、技艺实际操作性难以实现、不易激发起兴趣爱好等问题。在手工艺品购买渠道方面,主要以旅游景点为主,消费者基本上是游到一处才能了解一处。手工艺品销售渠道不宽,宣传不够,这也是造成民艺的公众知晓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艺传承后继乏人,显然只靠师傅带徒弟那样的单线性传承已不再合适,需要运用发散性的大众传播手段,以增加传播广度,吸引更多人加入。新媒体的发展为民艺进行裂变式大众传播提供了先决条件。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4 h,平均每天近4 h。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是用户使用率最高的应用工具,其用户规模达6.66亿,其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用户规模均超5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45亿;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用户规模为2.71亿[4]。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民众更希望通过手机网络、电脑网络等渠道获得民艺信息。在30位参与者中,有21人选择了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有14人选择了网络视频的方式。而选择通过专业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进行了解学习的,全部加起来占比也只有30%。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它的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地域、空间、流程等限制,只要有网络、有手机或者电脑就可随时随地发布。而且,传播不再是机构或媒体的事情,人人都可参与其中。
传播方式的增加,信息渠道的增多,为新一代手工艺人提供了机会,为民艺的多元化传播提供了可能。借助互联网技术,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传承人,如乌镇竹编传承人钱利淮,他们将各种现代化传播方式充分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多维度传播民艺文化、推广民艺产品,取得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为民艺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微信、微博、微视频甚至微广告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方式有了颠覆性的改变。信息传播已不再是单维度传播,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新浪网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孟波分析认为,较之传统传播方式,它具有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民传播、全速传播、全媒体传播、全渠道传播、全互动传播等诸多优点,几乎达到即时制作、即时发布、即时接收、即时反馈的效果。在这些平台上传播的信息,一旦被受众接受、转发,信息即在网络内呈现裂变式传播,传播速度与范围以几何级数无限激增,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过此前任何一种传统的传播方式。而且,传播信息也更加多元化、立体化,不单是文字或者图片,还附有音频、视频等多触觉通道。可以说,它兼具各种传统传播手段之长处,并将这些长处发挥到最大化。
新一代民艺传承人也在探索利用新媒体传承、传播老手艺的方法,钱利淮就是其中的探索者之一。为了尽快使竹编技艺摆脱窘境,更好地传播竹编文化,钱利淮成立了“竹芸工房”工作室,并申请了微博、微信公众号,与优酷联手制作视频,将竹编文化、编织技法通过公众号、网络视频向大众进行较为直观的传播。他们推出的“史上最详细的竹编果呈教程”“雪花编教程”“不懂竹编的快来看,竹编可以这样学”等课程,语言生动通俗、步骤明晰,而且多运用图片、文字、微视频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大大降低竹编学习难度,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的关注。
因此,对于民艺传播来说,若想取得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互联网传播必将成为今后的主要方式。
由于竹编工艺流程的特殊性,每个艺人掌握的技术不同,技艺水平也不同,随着很多老艺人的离去,剩下的竹编艺人,有的因工艺掌握不全,自己无法单独制作一个完整的成品,从而荒废了手艺;有的虽然能了解所有工艺,但因术业专攻不同,不同工序,技艺水平有强有弱,编织出来的成品不能尽善尽美,价格往往不高。钱利淮把他们最擅长的工艺整理出来,建立资源库;然后,让他们各尽所长,只做自己最优或异于常人的工序,钱利淮将这些不同的工艺,进行重新整合利用,创作出新的竹编工艺品。同时,他还通过网络视频将老艺人们的竹编技艺向大众传播。
中国地大物博,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民艺流派纷呈,特色各异。若对散落全国各个角落的民间手工艺人进行走访梳理,以资源库的形式将他们以及他们的手艺加以记录,将大大有利于整体民艺文化的传播发展。这其中有些技艺若能经过创新整合,开发成为文化产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老艺人既可以再次获得生存保障,同时,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甚至还有可能找到合适的传承者,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在古代,民艺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不足为道”,因此流传下来的著述甚少,理论并不成体系。而从传播层面看,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传承历来以口口相传为主,并无系统性文字,且为使继承人或者家族利益最大化,古时民艺传承多具保密性,鲜有被记录成文者。解放后,虽经几代学人的努力,民艺研究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来说,资料不够翔实,内容不够新颖。而且,这些著述主要以纸媒为主,对于手工艺来说,仅仅依靠文字、图片的描述,不够直观,有的则难以理解,想具体学习操作更难。竹编工艺研究亦是如此。
钱利淮目前所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搜集各地的竹编技艺,并对古籍中散落记载的一些技法进行考证、推演,运用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及手段,提取出点、线、面等基础构成元素(5(,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简易学习材料包,即将手工制作时所需的材料、工具等按照统一规格批量生产,民艺学习者拿到材料包,按照里面的制作流程图,以及通过手机扫描附带的“二维码”得到相应的网络教学视频,即可自行完成一幅竹编挂画,或是一个小果呈、竹编钥匙扣等。为了将简易学习材料包更好地推广,钱利淮利用微博平台与上海一家文化推广机构取得联系,两者合作,通过商场、艺术品市场、文化场所等进行推广销售,目前,销售成绩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将复杂的竹编技艺简易化,使学习更容易,可以比较快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民众的学习兴趣。而且借助互联网优势,将“民艺课堂”延伸到千家万户,民众在家就可以学习,降低了学习成本,更有利于竹编工艺的传播和发展。
鉴于民艺认知及制作流程的特殊性,课堂体验是较为理想的方式。相对来说,参加课堂学习者经济压力小,学习动机强,可以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学习中。而且,课堂的现场感强,学习气氛浓,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也有超过30%的人表示希望通过课堂学习来了解民艺。2014年,钱利淮在桐乡市政府的委聘下,分别在乌镇植材小学和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开设了竹编体验课,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积极参与。经过0.5~2 a的学习,学生对竹编技艺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编制一些简单的工艺品,有的学生已经可以编制中等难度的竹编工艺品。
民艺的继承及生产工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紧密相关。不可否认,部分民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会消亡,对于这些民艺,除了详尽记录影像资料外,将其作为乡土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引入中小学校园,让广大青少年心中栽下民艺文化的幼苗,或许也是一种较好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对于那些经过创新,还有焕发新生可能性的民艺,引入高校或者社会上的创意工作室,以课堂方式进行系统化学习,再结合微信、微博、微视频或者网络课堂等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对民艺传承及文化传播也会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注定消亡的民艺,还是仍有生命力的民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都需要我们加大传承与保护力度。因此,运用更具优势的现代化传播手段,对民艺进行更好地传播与保护,在目前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与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自媒体结合,通过开发一些DIY的简易材料及工艺,运用网络销售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也可以与土豆、优酷等流媒体结合,以视频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传播;甚至还可以制作专业网站、手机APP软件等,以此达到裂变式传播的目的。借由这些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传统民艺在现代生活中同样可以重新焕发生机,再次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1] 刘国才.竹编探源[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
[2] 喜多俊之.给设计以灵魂[M].郭菀琪,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
[5] 郑林欣,汪颖.探析文化型产品中的设计要素[J].包装工程,2013(8):79-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