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玮李 宁指导 吴中朝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3.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薪火传承·
吴中朝教授灸疗思想初探*
田丰玮1李 宁2指导 吴中朝3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3.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吴中朝教授是我国中医针灸大家、澄江学派代表人物邱茂良教授入室弟子。在继承澄江学派灸疗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理论和方法,强调辨证施灸。本文介绍了吴中朝教授的提出的“精准灸疗”“温效十法”“保健节气灸”等灸疗新理论和方法。
艾灸疗法 名医经验 吴中朝
吴中朝(1956年-)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4批、第5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筋分会副主任委员。他作为中国政府专家之一参与了针灸申遗的全过程,为中医针灸成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作出了努力。
笔者曾有幸作为国家中组部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受教于吴中朝教授。在跟随教授临床、科研及教学学习期间深得教诲,笔者对针灸医学,尤其是澄江学派的针灸思想略有所悟,本文仅就吴中朝教授灸疗思想加以初步论述,以飨同道。
澄江学派作为针灸学科中的重要学派,其创始人承淡安先生就为该学派注入了“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不畏艰辛”的学派发展灵魂。吴中朝教授的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针灸学界大师、澄江学派重要学者邱茂良教授更是多次反复强调“针灸学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要进行科学研究”[1]。吴中朝教授在其近40年的从医执教过程中自觉将学派这种“不畏艰辛、发展创新”的灵魂思想融入其血脉并始终贯穿于其职业生涯的实践中。
吴教授提出了在研究针灸医学史时应注意并引入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新手段,以使针灸医学史更真实呈现的观点,并指出针灸医学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一种有自身内在规律而不受或很少受到社会主观因素影响的发展过程。事实上从某种程度讲,针灸医学的发展更容易受社会因素影响,这种情况在灸疗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2-5]。因此,研究灸疗发展历史过程中应引入社会学历史发展研究方法及观点[1]。据此研究方法,吴教授指出,灸疗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政府将 “健康社会”发展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自觉追求,灸疗的发展即将迎来第2个发展高峰,这个高峰发展是建立在现代的科技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贯穿了“产学研”多个环节。根据它的特点,教授提出了“精准灸疗”的概念。
吴教授认为,“精准灸疗”有以下个特点。1)在针灸“医、研、产”链中“医”方面。以前的医学临床主要基于针灸医生个体医疗经验 (跟师学徒)和群体医疗经验(教材和典籍),而现代医学的教学主要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专家共识与指南)。中医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两种方式要相互结合,才能最终形成“精准”方案。这体现了中医学个体性和共性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吴教授将“证”与“病”两个方面作为“精准灸疗”的临床重点。探索与设立精准的艾灸灸方、灸时、灸程等针对诸种不同疾病治疗之需。特别是需要指出的是,吴教授将原先一般性灸疗,逐步发展应用到辨证施灸与辨病施灸,以及二者的结合,将“精准灸疗”赋予实际内涵。2)在针灸“产学研”链中“研”方面。吴教授指出,针灸科研工作者将更广泛多学科融合,引入更多的先进研究方法,从基础到临床进行系列可持续性研究,尤其是针对国人的健康状态与疾病不同阶段的生物样本进行采样保存与转化研发,形成对临床“精准灸疗”方案的可持续性支持保证。这方面,对于吴教授来讲,以其中国中医科学院第3批优势病种项目 “辨证施灸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临床研究”具有代表性。此种研究成果,已被民众与艾灸从业者所接受与采用。一些艾灸保健与应用单位,以此在促进大众健康的的同时,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3)作为针灸“产学研”链中“产”。针灸产业工作者将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优势,紧密联系针灸医疗与科研工作者,针对不同群体的健康与疾病治疗需求提供与研发更有针对性的“精准灸疗”产品。
由于温热刺激是灸疗取效关键的本质特征,故目前临床关于灸疗的运用仍有一些争论,如辨证为阴虚证型、阴虚体质或热症是否忌灸?如果用灸疗,其理论和方法是什么?这些争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灸疗的发展与推广。
作为澄江学派传承者,吴中朝教授在临床中一直坚持学派所秉持的“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思想,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治疗学反复学习,特别是受《医学心悟》“论病之倚,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病之方,则义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尽之”之论启发,结合自身长期一线的临床艾灸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灸疗“十种温效”治疗法——温通法、温经法、温润法、温升法、温降法、温散法、温化法、温御法、温固法、温补法[6]。1)温通法:温热刺激作用于特定穴位,治疗各种气血壅滞,气血不畅病症。2)温经法:寒凝经脉而有寒凉、冷颤、疼痛、拘挛、收缩、苍白等症状。3)温润法:阴虚而无严重内热,及燥性病证如干燥综合征等。4)温升法:中气不足,内脏下陷,或清阳不升,清浊相混,或病延脉虚、经脉陷下等。5)温降法:肺气上逆之咳嗽、气喘、咯血、鼻衄;肝气上逆之胁胀、头晕、目眩;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嗳气、泛酸、呕血等。6)温散法:散风、散寒、散湿。7)温化法:结聚之证,如瘰疬、瘕聚、痰核、肿块、血肿、结节等病理产物及相关病证。8)温御法:体虚易于感冒,或太阳中风证,或过敏性鼻炎,皮肤因受风或感寒而瘙痒等。9)温固法:固摄、固收、固涩等。10)温补法:机体虚弱,气、血、阴、阳不足。
吴教授进一步指出,上述灸疗“温效十法”不同于中医方药治疗,不具有内服药物直接纠正机体阴阳失衡病理状态的特征,因此正确运用灸疗“温效十法”关键在正确选择刺激穴位(部位)及灸疗操作手段。如针对肾阴不足造成的阴虚咳嗽症状,吴教授指出在穴位选取上应以肾经腧穴为主,特别是“五输穴”的“输穴”——太溪穴为君穴,应用梨皮或一些具有甘润或咸润药物制成的药饼置于穴位上,形成隔物灸;同时取艾灸的材质为陈年艾条,因刚下艾叶比较燥热,温润法时艾灸取其性而不取其气,因此,陈艾加之隔物,及穴位三者恰当运用,可获得良好疗效。
吴中朝教授指出在临床上“理、法、穴、术”的正确辨识是灸疗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而灸术的正确操作则是关键中的关键。由于灸术刺激的作用对象是形体和内在气血各具特征的不同个体,因年龄、性别差异,加之个体耐受灸疗温热刺激量的敏感程度和治疗要求迥异,因此强调灸术操作应注意温热刺激量把握,通过学习与实践提出,灸热刺激量把握应遵循“形、时、穴”三原则[7-8]。
3.1 灸热刺激量与形体气血 《类经图翼》指出“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在传承经验的基础上,吴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指出,针对体型肥胖或脉象呈现“气涩以迟”的体型高大者,在艾灸操作中非“重灸、急灸不能达其所、去其涩、催其气而达其效”,因此灸疗操作时强调使用大艾柱急火快灸或温和悬灸火力集中,患者能短时间感灼热难忍,甚至造成艾灸区域出现轻度灼伤;但对体质清瘦或老年形气已衰者则如按体质强壮者的重急灸方案则易耗气损血,故灸疗操作时非“轻灸、缓灸方能补其气而达其效”,强调长时间施灸,把艾灸分散的刺激量叠加起来,使温热感缓慢获得,由量变到质变,方可达到新的疗效的体会。在吴教授近年来专门涉及灸量的研究中,部分临床试验证实:对体质较弱患者随着艾灸时间延长,其效果愈加明显,即艾灸疗效的发挥,需要一定灸量的积累,一旦达到这个量,效果就会比较明显[9]。
3.2 灸热刺激量因“时”而定 吴教授注重时间医学思想在灸疗临床的应用,中医“三因制宜”中的“因时制宜”对灸疗刺激量确定有很大影响,主张灸疗温热刺激量因四时而有别[10-11]。在基于《难经·七十难》“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论述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指出春夏季节,自然界的阳气向上,机体阳气也趋浮,故灸疗温热刺激量之温度易低,时间易短,刺激量要小,而春夏比较,春温夏热,夏季阳气更加浮浅,故夏季艾灸温热刺激量较之更为小中之小。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向下,人体阳气也趋沉,故艾灸温热刺激量易温度偏高,操作刺激时间易,刺激量要大,秋冬比较,秋凉而冬寒,冬季阳气更加趋沉,故冬季灸热刺激量较之秋季为大中之大。
吴中朝教授提出,除“季节不同,治疗方案有异”的传统因时制宜内涵外,更应有一份“因疾病不同阶段及机体不同时态”的新“因时制宜”思想。在患者疾病处于实证阶段,强调灸时“急吹其火”,以大热强刺激为泻法;而疾病处于虚证阶段时则“不吹其火”,以慢灸浅热弱刺激为补法。当疾病处于热证时段,只要机体体温不超过39℃以上,一般可用灸疗温热刺激,已达到以热泻热,以热引热,以热发热,以热调热的效果,此时的灸疗刺激量需因人而异,对于实证发热灸疗,热刺激易要小要少,对于虚证发热的灸疗刺激易慢慢提量,因虚不受补。此外,对一些特殊病证,如痛点多发的强直性脊柱炎,在强直明显时的疾病状态点上,灸疗刺激量应注意三个原则,一是重灸,二是循经三线灸(督脉及膀胱经两条侧线同时灸),三是特殊灸。并提出重灸需考虑刺激部位不同,刺激量不同,即上风、中气、下湿,包括上清艾绒单纯温热刺激、中加行气理气止痛药物隔灸刺激(隔姜灸)、下加温肾通络、袪风湿药隔灸刺激(隔附子饼灸),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3 灸热刺激之方略 吴教授指出,正确的腧穴选取是疗效获得的保证之一。一般而言,教授多根据澄江学派 “新病取其末”“动则求其远”“急则用其根”的理论。在疾病处于早期、急性期或新生疾病时易选取四肢部远端腧穴,而在疾病处于稳定期或慢性长期疾病时,则“缓用其结”“静则求其近”选穴多以胸、胁、背部腧穴为主。此外,教授在灸疗刺激部位选择方面指出,根据疾病变化,如果上热下寒,则上少用灸,下多用灸;反之,上多灸,下少灸;如为寒热错杂,内外失调,这种情况下就要在辨证上下功夫,不可固定一个成方,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在灸疗操作刺激上,则因腧穴部位的不同,其穴性不同,接受灸疗温热刺激量的差异很大,临床更需区别而用之。如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的五输穴、下合穴等腧穴因具有经气始生始发特性,是十二经脉之根,按神经反射学说,该部位大脑皮层所占位置比例较大,对刺激感有放大作用,即与刺激量的大小呈趋同性,具有“愈远愈大”“愈远愈广”的穴性,因此,吴教授在运用这些穴位进行温热灸疗刺激时多 “火要小要少”,单穴灸疗刺激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5 min;而运用在胸、胁、背部腧穴属于“根结”中“结”特性的腧穴时,吴教授喜单次长时间缓灸,单穴灸疗刺激一般不少于10 min,且治疗疗程较长,从而保证刺激量由小到大,治疗时间由短到长以逐步提高刺激量。
吴中朝教授认为,推动灸疗第二次发展高峰到来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群众对自身健康与高水平生活品质追求的需求。因此,吴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关注并运用先进的科研方法,探索灸疗在亚健康状态及老年群体中的治疗机制,并主持了“艾灸对血液净化作用的研究”[9,12-16]。通过大量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观察,初步阐释了灸疗抗衰老及调节机体亚健康态的机制,如通过发现艾灸可调整机体微量元素含量,尤其是提高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影响体内自由基代谢、降低血脂、血液尿素氮、肌酐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等,并在1994年大胆提出老年人衰老本质:主要是以阳虚为本,尤以肾阳虚衰为主,瘀血内阻为标的观点[17-19]。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在养生保健领域推广运用灸疗疗法提供了有利证据,并因此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保健灸能延年益寿,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尤其瘢痕灸足三里穴,因能调动人体免疫功能而可以延年益寿受到古代医家追捧,如“若要身体安,三里水不干”等,但瘢痕灸因是人为制造一个伤口,故现在进行瘢痕灸很少。因此,探索新时代下保健灸可操作运用成为时代需求,近年来,吴中朝教授在中医整体观思想指导下,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章中吸取灵感,提出特色保健灸——节气灸[20],其核心思想包括:1)艾灸保健时间应根据保健需求,或个体亚健康态进行精准选择,如需“升阳”,可选择上午太阳渐升时进行,此时人体阳气与自然界阳气同步生长,易于扶持人体正气而起补益之效;如需“化阴、助眠”易选择下午或晚间进行,可以改善睡眠、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化湿作用,使保健效果会更好;2)冬至、秋分、春分等节气日时段灸:冬至补养可以预防鼻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等春节常见病,可用太乙神针灸太溪穴补阳气,并配合耳部按摩温经通络;秋分、春分灸可预防和缓解冬季与夏季常见病,因此秋分补阳艾灸关元穴,春分补阳可艾灸气海,以顺应阳气初发;3)建议常年隔盐温和悬灸神阙穴,可以补元气、强身健体;4)每次每穴艾灸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0~20 min。
灸疗一直是澄江学派所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吴中朝教授作为澄江学派重要传承者近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使其对灸疗有着“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认识与理解,始终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着吾辈后学,相信其灸疗的学术研究思想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对指导吾辈进一步前进具有高瞻远瞩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中朝.邱茂良教授对针灸学贡献撮述[J].中国针灸,2007,27(10):784-788.
[2] 吴中朝,杨兆民.试论《足臂十一脉灸经》“皆灸×脉”对针灸治疗学的贡献[J].江苏中医药,1989,34(12):19-22.
[3] 吴中朝.《五十二病方》灸方浅析[J].山西中医,1989,5(2):37-38.
[4] 吴中朝.手指同身寸法定穴误差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0,6(1):50-51.
[5] 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灸法抗衰防老的立论依据[J].江苏中医,1994,15(10):25-26.
[6] 刘春,吴中朝.浅论艾灸十大温效及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2013,54(10):893-895.
[7] 吴中朝,董勤.杨兆民教授针刺深浅量学观之脉、形、时、穴[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3):11-12.
[8] 吴中朝,董勤.杨兆民教授关于针具与刺激量的学术观[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4):225-227.
[9] 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从瘀论治中老年痛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8,(9):523-526.
[10]吴中朝,何崇.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略[J].中国针灸,2012,32(4):377-381.
[11]吴中朝,陈德成,邱茂良.邱茂良教授针刺手法与得气精要[J].中国针灸,2001,21(5):297-299.
[12]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保健灸对自由基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1996,12(2):38-40.
[13]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降血脂作用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5):41-42.
[14]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载脂蛋白研究[J].中国针灸,1998,18(5):261-263.
[15]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艾灸对老年人生物学年龄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7,17(4):203-206.
[16]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艾灸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7,12(6):5-6.
[17]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试论老年人阳虚挟瘀衰老本质[J].江苏中医,1994,15(11):39-40.
[18]王彤,吴中朝.吴中朝对邱茂良针灸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0):1402.
[19]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老年血瘀证的艾灸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1997,18(4):32-33.
[20]吴中朝.吴中朝10分钟艾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R248.9
A
1004-745X(2017)03-0421-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3.014
2016-08-07)
重庆市第2批中医高级人才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