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强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局荔堡工作站,744319)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李富强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局荔堡工作站,744319)
目前,由于采取的防疫措施效果较好,使一些猪场的烈性传染病得以控制,但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与这些传染病不同,它是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目前养猪业的重要危害疾病。同时,这类疾病分布较广,是很多种动物和禽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在临床诊断中,主要包含三种常见的病例,即特急性病例、急性病例及慢性病例。
1.1.1 特急性病例的病程稍微长一些,其具体的表现为:体温骤升至42℃左右,病猪的食欲不振,其咽喉和颈部会出现红肿、发热等症状,当伴有呼吸较为困难的症状时,病猪的病情会急剧恶化,并最终会导致死亡。这种特急性病例一般的病程为1~2天,并且致死率极高,很少有康复的情况发生。
1.1.2 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前期经常会出现痉挛性干咳,而且还有便秘的症状,并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体温可升至41℃左右,后期由干咳转为湿咳,由便秘转为腹泻。病猪胸部有明显疼痛感,经过听诊发现摩擦的声音。食欲方面衰退严重,并且存在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急性病例的病程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如果病猪没有在病发期死亡,那么就能够转为慢性病例。
1.1.3 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并且伴有呼吸困难症状,有少量的黏性物质或分泌物从猪鼻中流出。病猪的关节出现肿胀的迹象,食欲不佳,并时而伴有腹泻症状,如病猪介于此类病例,如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将会于发病后的2周至3周左右死亡。
1.2.1 对于特急性病例类型而言,其皮下组织出血点、全身的黏膜以及浆膜,特别是喉头的出血性水肿以及喉头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特征。经过切开病猪的颈部后发现,颈部存在大量淡黄色或灰青色胶冻状的浆液纤维。病猪全身的淋巴结出现肿胀和出血的现象,同时,脾也有出血的迹象,但并不肿胀。
1.2.2 对于急性病例类型,纤维素性肺炎是这种类型病例中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气管与支气管中含有大量的气泡状黏液,在肺肝内有坏死迹象,肺叶间出现浆液状物质。纤维素性物质附着于胸膜上,胸膜和肺之间相互粘连,胸腔内部产生积液。
1.2.3 对于慢性病例类型,其肺脏部位存在坏死灶,坏死灶主要呈灰色或黄色,并且其实变区的范围较大,胸膜中附有纤维素,肺脏和胸膜之间相互粘连,胸膜的厚度增加。
本类疾病中的急性病例应该注意同猪丹毒及猪链球菌病相鉴别,尤其是容易和猪瘟造成混合性质的感染。
如果本病一经确认,应该马上对病猪以及疑似病猪进行采取隔离措施,并对猪所生存的环境进行消毒,并及时对病猪采取相应的治疗工作。具体应进行如下工作:
对病猪进行肌肉注射,1次的标准用药量为:青霉素80万U至160万U、链霉素0.5g至1g。每日进行注射2次,当病猪体温下降后,再次用药1天。
猪肺疫高免血清用量0.5ml/kg,一次性注入皮下组织,第二天进行再次注射。与此同时,使用阿米卡星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用量为60万U至160万U,每天进行注射2次至3次,知道病情得以恢复为止。
20%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用量10m l至30ml,进行肌肉注射,第一次用量为两倍,每日进行注射2次,连续使用3天至5天。
药方:紫草 30g、连翘 24g、金银花 30g、黄芩9g、元明粉 15g、丹皮 15g、大黄 20g、射干 12g、山豆根20g、麦冬15g。以上药方进行水煎之后取汁,分2次进行对病猪灌服,每日1剂药,连续使用2天至3天。
针灸:取尾尖、肺俞、苏气、山根、大椎等穴,进行白针或是血针。
2.2.1 对饲养管理进行加强,做到“预防为主”,并对卫生消毒的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做好相应的隔离工作。
2.2.2 通过疫苗接种的方法进行做好预防工作。种公母猪每年注射猪肺疫苗2次(春、秋两季),育肥猪一般在60日龄左右注射猪肺疫苗1次即可。
2.2.3 通过利用相关药物进行定期预防工作,并定期进行驱逐虫害。
猪巴氏杆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是由巴氏杆菌的感染所引起的,这是其传染的内因;而相应的管理不佳、没有做好相应的隔离、通风、消毒等工作,是其形成的外因,因此,一定要抓住其形成的内外因,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若发现猪已被感染,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只有这样,猪巴氏杆菌病才会得到良好的防治。
S858.28
B
1003-8655(2017)05-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