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胃动物饲料中粗纤维饲粮的应用

2017-01-16 02:20:01曾雪聪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8期
关键词:食糜饲粮毒素

曾雪聪

(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00)

单胃动物饲料中粗纤维饲粮的应用

曾雪聪

(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00)

在对饲料原料的质量进行评估时,粗纤维含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本文从粗纤维的分类出发,对其生理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粗纤维饲粮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单胃动物 粗纤维饲料 作用机理

粗纤维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将其混入到饲料中,能够对植物细胞营养物质与动物胃肠内消化酶的接触产生影响,继而导致消化率的降低,而且粗纤维的含量越高,饲料的消化率越低。在这种情况下,粗纤维的含量成为评价饲粮质量的重要指标。不过最近几年,相关研究指出,粗纤维的存在可以使得饲料发挥出保健作用,使得动物的抵抗力维持稳定,减少病害的发生。

1 粗纤维分类

粗纤维大致可以分为可溶性粗纤维和不溶性粗纤维两种类型,前者包括树胶、黏胶、果胶等,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能够在水中溶解,后者则包括了木质素、纤维素等,在粗粮中比较常见。粗纤维的概念较为广泛,其内部含有的成分在结构构成及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粗纤维成分对于动物的作用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相同,其在营养或者非营养作用方面也并不会完全相同[1]。

2 粗纤维生理作用

一是阳离子交换,存在于粗纤维中的弱酸性官能团可以与阳离子发生可逆的交换作用,能够对离子的瞬间浓度进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粗纤维在动物体内可以发挥出稀释作用或者缓冲作用,影响消化道酸碱度、倡导渗透压等,可以在动物倡导内营造出更具缓冲力的环境,从而有利于对事物的消化和吸收;二是水合作用,包括持水性、水合能力、水溶性等,在饲粮粗纤维的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亲水集团,因此具备较强的持水性,通过水合作用,粗纤维可以从根本上,对消化道食糜的特性进行改善,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肠道的生理活动;三是可发酵性,饲料中的粗纤维可以被存在于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发酵,完成降解或者分解,但是这种特性并非所有的成分都具备,要求其必须具备水溶性。单胃动物的体内缺乏降解纤维素酶,因此饲料中的粗纤维成分在无法被消化的情况下,会以一种较快的速度通过胃和小肠,随后进入到大肠,为微生物提供用以发酵的温床。对于单胃动物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消化酶,体内粗纤维的发酵主要是由纤维本身的木质化程度来决定,两者之间成正比关系;四是黏性,存在于粗纤维中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在溶解后,会形成具有黏性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得肠道内食糜的黏度增大,而粗纤维的体积也会在充分吸水后的溶胀作用下大大增加。例如,在喂食大麦后,可以明显检测到食糜黏度的增高,主要是由于存在于大麦粗纤维中的β-葡萄糖成分。

3 粗纤维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粗纤维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维持肠道生态

单胃动物的肠道与反刍动物不同,由于缺乏相应的降解酶,多数粗纤维都不能被消化和利用,不过,存在于粗纤维中的可发酵成分能够被肠道内的细菌和微生物降解,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有部分成分可以被肠道有益菌利用,继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避免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针对猪日粮粗纤维与肠道环境等的相互关系,认为食物中的纤维在进入小肠后,会在微生物和细菌的作用下转变为多糖,并且进一步分解成糖类和低聚糖,为肠腔以及肠黏膜上的有益菌提供能量来源,继而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这个角度分析,粗纤维能够对肠道环境进行维护,维持肠道微生态以及信号转导的稳定[2]。

3.2 吸附有害物质

食糜中存在一定毒素,这些毒素可能来自饲料,也可能来自肠道代谢产物,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在肠道内累积,破坏肠道微生态的稳定,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粗纤维在肠道内能够对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例如,粗纤维中的部分成分以及分解产物具备一定的黏性,可以与肠道内的毒素相互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消除毒性,发挥出解毒的效果,即结合;部分分量较大且不可发酵的粗纤维成分能够在动物的肠道内形成保护层,使得毒素不会直接接触肠黏膜,即隔离;粗纤维中不能发酵的纤维分子空间结构不紧密,其本身与活性炭的结构类似,可以对毒素进行吸收;同时,粗纤维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加速内容物排泄,减少毒素的积累。

3.3 减少脂肪沉积

粗纤维能够显著改善单胃动物的胴体品质,减少脂肪沉积。在Lattimer的研究中指出,增加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能够减少动物体内的脂肪沉积,以猪为例,粗纤维含量每增加1%,背脂厚度就会减少0.5mm。因此,在育肥后期,可以通过增加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方式,提高胴体的瘦肉率,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肉类品质的要求。

3.4 刺激肠道蠕动

动物的肠道蠕动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形成以及粪便的排出,虽然肠道运动主要受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不过与肠道内食糜的状态也有着直接的关联。例如,粗纤维中的大片段以及粗糙表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肠道的蠕动,其分解产物也会刺激动物的大脑中枢,对肠道运动及各种酶的分泌进行调节,加速食糜的移动[3]。

4 结语

在单胃动物的饲料中加入粗纤维饲粮,能够维持其肠道微生态平衡、吸附有害物质,减少脂肪沉积、刺激肠道蠕动,需要加强研究工作,开发动物保健饲料和高纤维饲料,推动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

[1]王浩,许丽,王晓翠.乳酸杆菌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J].饲料博览,2012,(3):41-44.

猜你喜欢
食糜饲粮毒素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影响鱼类消化道食糜状态特性指标的因素分析
What Makes You Tired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饲粮粗纤维水平与采食时间对生长猪肠道食糜通过速度的影响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不同物理有效纤维水平饲粮制粒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氮利用及血液激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