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吉荣王丽红
(1,吉林省梅河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35000;2,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畜牧兽医站 135000)
牛、羊腐蹄病防治技术探讨
邹吉荣1王丽红2
(1,吉林省梅河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35000;2,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畜牧兽医站 135000)
牛、羊腐蹄病是养殖场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不仅严重危害牛、羊健康,且会对人类食品安全造成较大威胁。本文分析腐蹄病的病因及疾病特点,并探讨疾病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牛、羊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腐蹄病;牛;羊;防治技术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牛、羊腐蹄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不但严重危害牲畜健康,影响养殖者经济效益,同时也严重威胁人们食品安全。为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笔者对于疾病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并阐述疾病的临床表现,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牛、羊腐蹄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主要包括3大方面:环境、饮食以及病菌感染。①环境因素:如果养殖者不重视牛、羊舍环境卫生,牲畜长时间生活在潮湿、脏乱环境中,蹄部会被泥浆或者是牛羊自身的粪便浸泡,蹄局部组织会发生软化,容易导致蹄部被硬物刺伤,从而引起蹄部的发炎[1]。②饮食因素:如果养殖者不注重牛、羊饮食,所投喂的草料中磷、钙等不均衡,很容易导致牛、羊的角质蹄出现疏松情况,长此以往,牛羊蹄角会发生变形。③病菌感染:坏死杆菌与严格厌氧性节瘤拟杆菌是腐蹄病病牛、病羊身上常见的病菌类型。节瘤拟杆菌是羊蹄与牛蹄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菌,该病菌本身对于羊蹄、牛蹄的损害作用较小,但当该种病菌与坏死杆菌共同作用时,对于牛、羊蹄的破坏力非常大。
当牛、羊患上腐蹄病时,通常会表现出精神萎靡、卧地不起、跛行,蹄冠皮肤可见充血、红肿。同时,局部可见牛、羊蹄间溃破,蹄面出现裂缝,并可见刺激性气味的分泌物流出,蹄底角质呈现出黑色。部分病牛、羊可见蹄间有肉芽增生。
养殖者应该给予养殖环境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应该选用红砖作为牛舍、羊舍的地面铺设,从而保证羊舍与牛舍干燥,同时,应该定时清理牛舍、羊舍,及时清除粪便以及其他污物,并在牛舍、羊舍中铺垫一些干燥、柔软的稻草,确保牛舍、羊舍的干净、整洁[2]。另一方面,牧场、牧道以及运动场也应该进行及时地清理,降低牛、羊感染疾病的几率。
消毒包括对于牛羊蹄的消毒以及牛舍、羊舍消毒。对于牛蹄、羊蹄消毒工作,可选用高锰酸钾溶液或者是来苏尔溶液。养殖者可在牛舍、羊舍门口设置一个消毒专用水池,将合理比例的消毒液放入消毒专用水池中,药液的深度大约为15cm。每天将牛、羊赶出牛舍、羊舍时,让牛、羊在消毒专用水池中停留几分钟,从而达到消毒效果。对于牛舍、羊舍消毒可选择福尔马林或者是苛性钠溶液,将牲畜赶出圈舍时再进行消毒。
应该确保牛、羊营养的均衡,并为牛、羊补充锌、钙、磷等微量元素,避免羊蹄、牛蹄出现疏松或者是软化的情况。
目前腐蹄病的病原菌株已经被分离鉴定出来,养殖者可通过为幼羊、幼牛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腐蹄病的病羊、病牛,应及时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目前,应用于牛、羊腐蹄病的治疗方法有消毒治疗、中药治疗以及修整蹄形3种[3]。用于病牛、病羊蹄部消毒的药物主要有来苏尔溶液、硫酸铜溶液以及高锰酸钾粉、硫酸铜粉等;而中药药物主要为血竭白及散,药方中有血竭、白及、樟脑、龙骨、红花、朱砂、冰片等,将药物磨成粉末并撒于患处,最后进行包扎;修整蹄形主要是将牛、羊蹄中的腐烂组织剪除,并进行刨创处理,最后采用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或者硫酸铜粉进行填充。
牛、羊腐蹄病的高发为养殖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该加强对于牛、羊腐蹄病致病因素的分析。同时,应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时发现病羊、病牛,并采取相应的隔离与治疗措施。另外,应该加强对于疾病的预防,改善牛、羊生存环境,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减少养殖者的经济损失,也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一份保障。
[1]金海涛.牛、羊腐蹄病的科学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6(1):172.
[2]张绪亮.羊腐蹄病的防治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2010(14):27.
[3]赵瑞.羊腐蹄病的防治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