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芬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从中焦脾胃论治消渴病
徐艳芬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消渴病;中焦;脾胃论治;理论探讨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等为临床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本病病因病机是阴虚为本[1]、燥热为标,病变的脏腑主要是肺、胃、肾,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治疗原则,且以润肺、清胃、滋肾为主。但随着消渴病流行病学调查的不断开展,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各医家学者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论述呈现多元化,而早在《内经》中就指出了中焦脾胃对治疗消渴病的重要性。笔者试从中焦之脾胃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及治疗。
脾胃与消渴病的关系历代医家皆有论述。早在《素问·奇病论》即有:“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提出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不能为胃行精气,内热致消的病理机制。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消渴病亦不外乎以此。赵献可在《医贯·消渴论》中指出:“脾胃既虚,则不能输布津液,故渴。”《类证治裁·三消论治》曰“小水不臭反甜者,此脾气下脱,症最重”“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近代张锡纯也提出了消渴病与“元气不升,大气下陷,脾不散精”有关。周慎斋在《慎斋遗书·渴》中指出:“益多食不饱,饮食不止渴,脾阴不足也。”现代研究也认识到脾胃与消渴病关系密切,如潘善余[2]认为,脾气虚弱是消渴病的病机关键。熊曼琪等[3]也较早提出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并从饮食、体质、情志及失治、误治等损伤脾气而致消渴进行了分析。
《灵枢·本脏》曰:“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提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是消渴病的主要诱因,而脾胃失调是消渴病的主要病机。若从中焦脾胃论治消渴病,则应以脾胃功能失调为着眼点。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脾为胃行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胃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最终因脾胃功能失调,而消渴形成。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与胃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与脾相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运化吸收功能失常,出现倦怠、消瘦等。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指出:“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消。”上消下尿,津液输布失常,也与脾胃关系极其密切,最终发为消渴。李东垣又言“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血伤其升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浮火日渐煎熬”,火伏血中,阳承阴位,则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枯竭,消渴变证丛生。脾胃为气机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胃损伤,升降运输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布,因此,阴火是脾胃虚衰的病理性结果,又是消渴新的病理因素,是最关键的病理环节;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作为本病的病理基础,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
在治疗消渴病方面各医家有不同的见解,笔者根据其病因病机以调理中焦脾胃为根本大法,辅以调理饮食、适量运动、舒畅情志等治疗消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药食入口,先入于胃,赖胃阳蒸化腐熟水谷,在脾的运化作用下,方能化生精气以养五脏,故各种虚损病证均可从调理脾胃治之,消渴亦是。治疗上,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指出:“治疗消渴病,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亦。”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施今墨遵循李东垣之说,认为脾者喜燥恶湿,治疗消渴病时若一味应用甘寒、苦寒之药,滋阴泻火,常使脾胃功能受损,中焦不运,使气虚更为严重,病情迁延不愈。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滋肾阴以降上炎之火,补脾气以助运化之功,水升火降,则中焦渐旺,气复阴回。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辨》曰:“有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调水道,而为消渴者,人但知以清凉药治消,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恶寒。诚观泄泻者必渴,此因水不能上输而唯下泄故尔。以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亦。故以凉润治渴,人皆知之,以燥热治渴,人所不知也。”熊曼琪则认为大多数消渴病患者有共同的病机:气阴两虚、脾气虚弱,故拟三黄降糖汤以益气健脾,养阴生津,兼以祛瘀通腑。简而言之,消渴病在应用他法治疗的同时,应以调理中焦脾胃为基础点及出发点。
[1]林兆耆,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889.
[2]潘善余.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6-7.
[3]熊曼琪,李惠琳.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8(1):1-4.
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