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丹
(沈阳市胸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治疗300例临床护理研究
韩 丹
(沈阳市胸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目的探究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3年~2015年所收治的300例使用气管动脉栓塞对结核大咯血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00例患者中,有256例患者在术后咯血现象停止;28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少量咯血现象;19例患者在进行了两次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现象停止。结论气管动脉栓塞术对肺结核大咯血的介入治疗具有见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在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治疗中是值得应用推广。
肺结核大咯血;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护理
咯血属于肺结核的一种常见症状之一,但是大咯血一旦发生,非常容易造成患者的窒息、休克,甚至是死亡。在发生肺结核大咯血时,常规的治疗无效,通常会采用气管动脉栓塞对其进行介入治疗。这种疗法主要是通过在患者的支气管动脉插管,直接为患者输抗结核药物或者对其进行出血动脉处的栓塞治疗[1]。本次研究报道主要选取的是本院从2014年~2015年收治的300例由于常规治疗无效采用气管动脉栓塞进行介入治疗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现对其做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从2013年~2015年收治的300例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64例,女性患者136例,患者年龄为17~71岁,平均年龄为42岁,患者中有肺结核病史的为156例,患者在术前的咯血量为300~2000 mL,所有患者均为常规治疗下无效患者。
1.2 手术方法:通过穿刺技术,选择适合患者的导管,自患者一侧的股动脉引入5F动脉鞘,然后进入到患者的胸主动脉,寻找患者的支气管动脉,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有部分患者需要寻找到胸廓内发生出血现象的外动脉,然后使用明胶海绵或者PVA颗粒对其进行栓塞。
通过气管动脉栓塞手术后,300例患者中有256例患者在术后咯血现象停止;28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少量咯血现象;19例患者在进行了两次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现象停止。手术后,有31例患者出现了呕吐、恶心、腹痛、腹胀等症状,在进行了护理之后情况均得到改善。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急救护理:针对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要进行密切的看护,尤其是有肺结核咯血史的患者,虽然经过治疗以后咯血情况减轻或者消失,但是这类患者随时有可能再次发生咯血甚至是大咯血。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关注,要经常观察患者的皮肤、脸色、呼吸特征以及咯血患者的咯血量。患者的呼吸特征指患者呼吸的声音、呼气吸气的强度、呼吸时喉咙是否干痒、呼吸时是否胸口发闷等。针对有呼吸问题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调整卧姿,可以让患者侧卧或者将患者的足部位置提高,从而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以免患者发生窒息。为患者建立留置的静脉通道,以保证可以为患者及时进行相关的治疗处理。为患者进行氧疗,并且为患者监测心率、血氧、血压等常规检测项。针对病症较为严重的患者,要随时为患者准备好相关的抢救设施和药品,可以在患者发生大咯血时随时为患者进行抢救。
3.1.2 心理疏导护理:肺结核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的情绪一般波动较大。尤其是当患者的病症比较严重时,连续的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的折磨,患者的情绪会非常差,再加之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所以患者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当患者发生咯血甚至大咯血后,由于常规的治疗手段失去作用,患者会产生极度的恐慌感,所以针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有必要。
护理人员一定要有耐心,要细心,对于患者的并且变化要及时反馈,要多与患者沟通。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语言要温和,面对患者的提问或者抱怨一定要耐心的回应。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要多向患者灌输“只要坚持治疗就一定可以康复”的理念。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对话方式,例如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层次、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条件、病情程度。通过这些分析患者的心理,以便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谈话,拉近医患关系,从而通过谈话的方式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
另外,当护理人员面对那些对于医院和医师极度不信任的患者时,可以选择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可以通过谈话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让患者家属向患者转述这些内容,从而变相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
3.1.3 常规检查:护理人员要配合医师对患者做好常规性的检查,如患者的心率检查、血常规检查、各项器官的功能检查等。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监测:患者在进行气管动脉栓塞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12 h的术后监测,包括有患者的心率检查、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查等。在手术后6 h对患者的穿刺部动脉的搏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频率为每30 min一次,主要观察患者的穿刺部动脉的搏动频率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另外,如果患者的小腿存在有疼痛、皮肤颜色异常、皮肤温度异常、小腿处反应能力下降等现象,则有可能患者的股动脉有栓塞的可能性,需要立刻报告医师。患者股动脉栓塞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手术后要针对患者的穿刺处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观察的重点在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有感知障碍、疼痛、麻木等症状,一旦发现这些症状,患者发生栓塞的可能性就非常高,要尽快进行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现有股动脉栓塞等状况,部分患者在术后存在有呕吐、恶心、腹胀、腹部轻微疼痛等症状,在进行相关护理治疗之后,这些症状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改善。在术后12 h内,要着重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有咳嗽加重、咯血等情况发生[3]。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各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给医师。
3.2.2 穿刺部护理:患者在术后,穿刺部要保持动脉压迫器进行按压24 h,在进行动漫压迫器按压期间,患者要保持24 h的绝对卧床,绝对不能随便移动。按压期间要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严密检控,主要观察穿刺处是否有渗血以及水肿等情况发生。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未发生穿刺部渗血水肿的情况,患者的穿刺部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4]。
3.2.3 饮食护理:在手术后4~6 h后,可以让患者进食,主要选取清淡的、柔软的、高蛋白的食物。患者手术4 h后要多喝水,以保证正常的代谢。另外,由于患者刚刚进行完手术,所以不宜让患者进食过多,尤其要避免患者吃油腻的辛辣的食物。
肺结核属于一种常见性的疾病,虽然医学上对于肺结核已经有了较好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肺结核的病症严重,历史上由于肺结核而造成死亡的情况太多,所以许多患者对于肺结核这种疾病有着相当大的恐惧感。临床治疗中,气管动脉栓塞对于治疗严重肺结核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产生大咯血的肺结核患者的救治效果非常突出。但是由于该手术需要进行穿刺栓塞治疗,所以对于术前术后的护理一定要重视起来,护理人员要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和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方法,对于所需要护理的患者要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在患者术前和术后都做到精心护理。另外,护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从业素质,要有责任心,对于自己护理的患者要负责任。通过研究表明,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护理肺结核大咯血具有相当的疗效,是非常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的。
[1] 李丽菊.整体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围术期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8-169.
[2] 褚艳辉.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J].吉林医学,2013,34(30):6378.
[3] 黄肇权,黄旭明,胡世峰,等.介入手术在抢救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疗效研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1):36-39.
[4] 刘波,钟增友,肖志辉,等.空洞型肺结核大咯血介入联合治疗的临床观察[J].医疗装备,2016,29(14):70.
R473.5
B
1671-8194(2017)25-02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