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红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500)
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咽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刘海红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5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咽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耳鼻咽喉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治疗后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24 h和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减轻耳鼻咽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具有很好的作用,并能够提高满意度,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耳鼻咽喉部手术;术后疼痛;应用价值
手术是临床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作为一种应激源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产生较大的刺激,不但容易诱发并发症,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疼痛症状。对于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患者而言,由于手术部位在头颈部,术后疼痛和不适症状较其他手术更为突出[1],还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饮食、睡眠甚至是正常的呼吸。因此,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减轻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的疼痛对于促进康复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这一特点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成效,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耳鼻咽喉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42例患者的年龄在16~66岁,平均为(42.4±6.9)岁;其中有男性24例、女性18例;主要手术类型有:鼻中隔矫正手术12例、鼻息肉切除手术9例、扁桃体切除手术9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8例、其他类型手术4例。对照组41例患者的年龄在17~65岁,平均为(43.6±7.3)岁;其中有男性23例、女性18例;主要手术类型有:鼻中隔矫正手术11例、鼻息肉切除手术10例、扁桃体切除手术10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7例、其他类型手术3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实施统计学处理,发现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按照护理日程上的计划做好基础护理、病房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措施。实验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具体为:
1.2.1 术前心理护理:在开展术前心理护理之前首先与患者构建良好的关系,主动与患者交流,保持亲切的态度,鼓励患者将心中的不安与疑问表达出来。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病史、疾病状态等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先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例如疾病的发病机制、特点和预后情况等,然后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安全性[2],可以结合麻醉师向患者介绍手术中的麻醉方式、手术流程以及手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客观的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优势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赢得患者信任的同时让患者客观的掌握疾病治疗相关的知识,从而消除紧张的心理,避免由于情绪紧张造成激素水平变化,进而降低疼痛阈值。
1.2.2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手术治疗过程中也不要忽视患者的护理,尤其是麻醉之前患者的情绪高度紧张,此时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交谈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1.2.3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患者意识清醒之后应立刻告知其手术已经结束,并说明手术成功,让患者安心。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情绪变化,尤其是少数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感染、水肿等并发症,不及时进行干预可能误认为手术失败[3],此时需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并发症属于常见现象,通过有效的治疗能够消除,并非手术失败。针对术后疼痛情况严重的患者采取各种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适当变换体位,根据医嘱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干预。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关键。因此,取得患者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家人及朋友沟通,指导其采用正确的方式与之交流,多与患者聊天、克制自身的不良情绪,减少关于疼痛的消极暗示,给予精神支持[4]。还可以邀请与患者同类疾病恢复与预后情况优良的病友现身说法,向患者分享治疗过程中的体会,为患者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恢复信心,促进身心康复。
1.3 观察指标:①通过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系统对患者手术后24 h和手术后72 h的疼痛情况进行了解,得分越高代表疼痛情况越严重;②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5]。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本文中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疼痛评分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结果对比:实验组42例患者手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平均为(3.23±0.75)分、手术后72 h的疼痛评分平均为(1.87±0.52)分;对照组41例患者手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平均为(4.17±0.69)分、手术后72 h的疼痛评分平均为(2.64±0.66)分。实验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42例患者的平均护理满意度得分为(93.5±2.5)分,其中对本次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患者有27例、满意患者14例、不满意患者1例,护理满意度为96.72%;对照组41例患者平均护理满意度得分为(84.2±2.8)分,其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21例、满意13例、另有7例表示不满意,总的满意度为82.93%,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P<0.05)。
疼痛是手术后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受到手术应激、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疼痛发生之后不但会增加患者躯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因此,针对手术治疗的患者如何控制术后疼痛的发生是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心理因素在疼痛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人开始探讨心理护理对于减轻手术疼痛的效果。本文研究发现,对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应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的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1] 张庆玲,李会琴.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37-538.
[2] 张伟.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3344-3347.
[3] 杨海燕.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中的应用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57-158.
[4] 段志萍.心理护理对减轻耳鼻咽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运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152-153.
[5] 翁琼英,陈秀捞,庄玉淳,等.心理干预对耳鼻喉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765-1767.
R473.76
B
1671-8194(2017)25-0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