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措施与体会

2017-01-15 05:58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2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病情急性

董 静

(沈阳市安宁医院,辽宁 沈阳 110164)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措施与体会

董 静

(沈阳市安宁医院,辽宁 沈阳 110164)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恰当的临床护理。结果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0例病情稳定,死亡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迅猛。因此,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及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亦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具有发病迅速,病死率高之特点,尤其是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现将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男22例,女20例;年龄37~75岁,其中急性下壁梗死29例,前壁梗死15例,后壁心肌梗死6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40例患者救治后病情稳定出院,死亡2例,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措施

2.1 生命体征的监测:急性期应住在冠心病监护室,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测3~5 d,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 d,而以24 h内发生最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最为常见,易发生在前壁心肌梗死。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死因。下壁、后壁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故而,发生心肌梗死后,严密对患者的心电监护,一旦发生室早、心率缓慢等改变,应高度重视,给予有效处理,防止猝死发生。

2.2 观察疼痛情况:疼痛是心肌梗死最早出现最为突出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有些患者的疼痛可向上腹部,下颌,颈部,背部放射。应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并将疼痛的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另外还要注意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3 吸氧:鼻导管给氧,氧流量2~5 L/min为宜,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缩小梗死面积,从而减少缺氧性损伤。

2.4 输液: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如发病至入院时间<30 min内,首先考虑溶栓治疗[2]。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同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①过敏反应表现为寒战、发热、皮疹等;②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 mm Hg);③出血,包括皮肤黏膜出血、血尿、便血、咯血、颅内出血等,一旦出血,应紧急处理。如发病至入院超过30 min,积极进行介入治疗,挽救濒死的心肌,提高患者生存率。

2.5 休息:发病12 h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并告知患者和家属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患者缓解疼痛,以取得合作。12 h后病情稳定鼓励患者在床边活动,可防止便秘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6 饮食护理: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因患者心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加上绝对卧床,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进食不易过饱,以免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应给予流食或半流食,病情稳定后可给予半流食或软食,心力衰竭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而增加心脏负担。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辛辣,禁止吸烟、饮酒等,以减少对心肌的损伤。

2.7 预防便秘:发病1周内,患者常因不习惯卧床大便,再加上进食量减少及镇痛剂的应用,易使胃肠功能受抑制而引起便秘,便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因此,合理饮食,及时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的摄入,无糖尿病者每天清晨给予蜂蜜20 mL加温水同饮;适当腹部摩护(按顺时针方向)一促进肠蠕动,一般在患者无腹泻的情况下常规应用缓泻剂,以防止便秘时用力排便时用力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心肌缺血。一旦出现排便困难,应及时告知医师,可使用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灌肠。

2.8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患者会有焦虑,恐惧的心理,加重了心脏负荷,间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护士应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语言要亲切,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早日康复。

3 结 果

经以上治疗处理后,1例死于心脏骤停,另1例不听劝阻,下床后剧烈活动死亡,其他40例病情逐渐好转,康复出院。

4 体 会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迅猛,并发症严重,早期病死率极高,是心血管病的急危重病之一,而且发病率呈逐年增趋势,故在抢救护理中,除加强一般护理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3-4]。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总结经验,积极参与抢救,提高治愈率。

[1] 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3-84.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吴威.全程优质急诊护理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244.

[4] 靳淑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79.

R473.5

B

1671-8194(2017)32-0239-01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病情急性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包炎1例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