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泰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永利养殖场 110200)
一例蛋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辽宁省沈阳市某规模养鸡场突然发生以产蛋鸡垂腹、腹泻、卵巢病变、心包炎、肝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药敏试验筛选出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控制了该病。
该场饲养的2日龄“伊萨福”雏鸡曾先后发生过白痢,采用SM2、痢特灵等治疗效果良好。该批鸡(3500羽左右)于5月龄开始产蛋,7月龄产蛋率达64%,开始发现急性死亡病例,死亡率逐渐升高,每日死亡10~40只。经诊治后多数病鸡于3~5 d后逐渐好转,1周后重新产蛋。先后发病586例,发病率17.0%,死亡278羽,死亡率8.3%。
经调查,该场采用全开放半阶梯式笼养,饲料自配,水源、隔离条件良好。曾用鸡新城疫Ⅰ、Ⅱ系,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痘疫苗预防接种。长期采用土霉素、呋喃唑酮拌料饲喂防病。
经检查,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废食,消瘦,排黄白或黄绿色水样稀粪。部分病鸡产软壳或粗壳蛋,病重鸡停产。约2/3病鸡“垂腹”,小部分龙骨呈明显S状弯曲。少数病鸡单侧眼有多量干酪样分泌物,干涸后可用镊子夹出或因分泌物压迫眼球使之凹陷,瞳孔缩小失明。
剖检病死鸡40例,尸体消瘦、干燥,多数心脏肿大色淡,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或心包与心粘连。肝肿大,质脆,土黄或绿褐色,有云翳或条索状灰白色区或坏死点,个别肝裂附一凝血块。卵巢不同程度病变;变色,呈灰白、黄、红、青、铅灰等;或变形,呈椭圆、三角或不规则形;或变性,内容物似熟蛋黄,呈干酪、水泡或充血。“垂腹”死鸡常有卵黄性腹膜炎及脏器粘连,输卵管充满干酪样物或“蛋嵌顿”。部分死鸡肌胃外附着黄色囊泡含干酪样物。少数患鸡脾肿大,有粟粒灰白坏死结节,肠管后段常弥漫性出血,内含石灰水样物。
3.1 镜检及细菌培养 无菌采集肝脏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单杆菌。无菌采集肝、翅血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出现圆形、光滑、灰白色半透明直径约1 mm细小菌落,细菌形态染色与肝涂片相同。移植于三糖铁斜面划线和基底部穿刺斜面呈红色,穿刺线黄色经4~7d缓慢变黑,鉴定为沙门氏菌。
3.2 生化反应 菌株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产气,硫化氢阳性,靛基质阴性,不发酵蔗糖、乳糖、麦芽糖和卫茅醇,可使鸟氨酸脱羧是鸡白痢沙门氏菌与其他沙门氏菌鉴别唯一可靠试验。
4.1 药敏试验(纸片平皿法) 卡那霉素、吡哌酸、氟哌酸、先锋霉素、羧苄青霉素,高敏。青霉素G钾(钠)、链霉素、呋喃唑酮,不敏。
4.2 防控措施 严格清洗消毒,隔离病鸡,全群饲喂含0.1%吡哌酸饲料,连喂7 d。发病鸡同时饮用0.3%氟哌酸水溶液7 d。停药1 d后继续第2疗程。用药13 d后发病停止,20 d后停止死亡。
经调查,该鸡群曾感染过雏鸡白痢,产蛋量上升后饲料中VA、VD等营养供应不足,抵抗力下降,条件性致病菌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疫病复发。
卵巢典型病变、心包炎、黄色干酪样囊泡附着肌胃,是患过雏白痢的成年母鸡慢性带菌的特征。但心、卵巢、肝病变与鸡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尤其与禽伤寒等鸡的沙门氏杆菌病相似。采用三糖铁琼脂可作鉴别。进行无条件鸡白痢血平板凝集试验时,可采用此法鉴定。
龙骨呈S状,产软壳蛋是日粮中钙与VD供应不足的表现。眼中干酪样物积聚,是因VA供应不足或由于腹泻、肝变使吸收VA机能障碍。病愈后增加钙、VA、VD添加后产蛋率上升较快,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由于磺胺类药物可抑制采食、饮水,使产蛋量大幅下降,一般不宜采用。从耐药性、药敏试验等综合考虑,采用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吡哌酸、氟哌酸等,疗效显著。
孙永泰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永利养殖场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