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行阴式超声与腹式超声诊断的价值对照

2017-01-15 05:03: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7期
关键词:腺肌病误诊率腹式

李 卓

(本溪市中医院功能科,辽宁 本溪 117000)

子宫腺肌病行阴式超声与腹式超声诊断的价值对照

李 卓

(本溪市中医院功能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对子宫腺肌病行阴式超声与腹式超声的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 此次研究中,选取6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妇科自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所接治的患者,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挂号编号的先后顺序,随机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就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n=33)与阴式超声(观察组,n=33)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及价值展开探讨。结果 从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分别为96.97%、3.03%、0.00%,对照组分别为60.61%、18.18%、21.21%,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χ2检验后,均证明(P<0.05)。结论 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率,降低漏诊率或者是误诊率,建议对子宫肌腺病患者实施阴式超声检查。

子宫腺肌病;阴式超声;腹式超声;诊断

临床妇科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是指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侵入肌层,且在子宫之内,还有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肌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此外,调查发现:子宫肌腺病在未生育女性中的占有率极少,多发于经过宫腔手术的病例[1]。因此,为了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干扰,避免影响身心健康,探究、分析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对随机选取的66例病例,分别实施不同诊断检查方法,即阴式超声和腹式超声,其中前一种诊断方法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利于患者后期治疗和干预,就此展开实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选取6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妇科自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挂号编号的先后顺序,随机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就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n=33)与阴式超声(观察组,n=33),其中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32岁<X<61岁,年龄中位数是:(47.2±3.4)岁,孕次分布在:1次<X<3次,孕次中位数:(2.10±1.1)次,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30岁<X<62岁,年龄中位数是:(48.1±3.1)岁,孕次分布在:1次<X<4次,孕次中位数:(2.14±1.3)次,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对比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妇科常规检查方法,即:腹式超声检查,在检查之前,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大量饮白开水,将膀胱充盈,之后取患者仰卧位,在调整好探头之后,(2~5 MHz)以常规扫描检查患者小腹部,对患者子宫附件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注意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子宫大小、位置、内部回声及附件的情况等,最后根据检查的结果计算子宫内膜线偏移程度,具体厚度等,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便提高诊断结果[2]。

1.2.2 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阴式超声,即在检查之前,检查人员首先要设置好相关的参数,如阴道超声的频率为5.0~9.0 MHz,还需要提醒患者将膀胱排空,嘱患者进行阴道清洗,检查前确定患者有性生活史,在检查时,取截石位,暴露外阴,将阴式探头顶端涂抹耦合剂,套上一次性避孕套,缓慢移动并深入患者阴道内,直到患者阴道穹隆处,做多切面探查,在此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子宫、肌层、内膜、附件及子宫的其他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3]。

1.3 诊断评判标准:通过实施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后,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最终得出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诊断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文中涉及数据均在SPSS20.0中输入,组间计量数据采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计数数据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的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6.97%、3.03%、0.00%,对照组分别为60.61%、18.18%、21.21%,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χ2检验后,均证明(P<0.05)。

3 讨 论

子宫腺肌症以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往往是痉挛性疼痛,患病期间难以坚持正常工作,甚至会引发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收缩等,还有患者以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同时伴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为表现,这是由于患者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在不断增加造成的,医学资料汇总得到:子宫肌腺病的危害巨大,极易导致患者月经异常、痛经、不孕、性交痛、低热等不适症状,因此,针对这一疾病表现来说,恰当、及时的诊断方法非常有必要,可以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最佳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摆脱疾病干扰,且对保障远期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意义[4]。文中详细探究了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即:阴式超声和腹式超声检查,其中前一种诊断方法,符合率较高,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高,值得为临床妇科子宫腺肌病患者大力推广和普及[5]。

实验中,对照组实施腹式超声诊断检查, 相比观察组患者实施的阴道超声检查来说,检出率不高,是由于这种检查方法由于受到探头频率及腹腔肠气的影响,在检查过程中,不能清晰观察到患者子宫及其附件的具体情况,这样就难以辨别病灶,从而出现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阴道超声是一种新型超声检查方法,具体是将阴道探头插入到患者阴道内,对盆腔、子宫实施全面扫描检查,这种超声检查方法,以距离短、频率高、干扰小、灵敏度高等为主要特征,最终得到的图像比腹部超声检查方法要清晰的多,此外,阴道超声相比腹部超声来说,不需要患者憋尿,不需要等待,减轻了患者憋尿的痛苦;同时这种检查方法对于比较肥胖的患者来说,不需要经过腹部多层组织和较厚的脂肪,便能够得到清晰的超声影像。总体来说将阴道超声应用于早期诊断子宫肌腺病,以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大大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的发生,利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和干预[6]。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子宫腺肌病病例,在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检查结果更优,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χ2检验后,均证明(P<0.05)。

综上所述,经阴道彩超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它能很好地显示子宫腺肌病声像图特征,使图像分辨率大大提高,因此,建议对妇科子宫腺肌病患者广泛使用阴式超声检查,必要时腹式与阴式彩超联合检查,可给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结合临床表现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 肖芳.阴道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0(9):61-62.

[2] 邬久燕.阴式超声与腹式超声在诊断子宫肌腺病中的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6(7):722.

[3] 孟璐,史铁梅.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5,12(9):577-579.

[4] 叶宝英,李丽蟾,陈瑞玉,等.子宫肌瘤和局限型腺肌病超声弹性图像特征分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3):200-202.

[5] 李兰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8-9.

[6] 曹丽,杨新鸣,周毓青,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子宫肌瘤[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38(6):501-504.

R737.33

B

1671-8194(2017)07-0125-02

猜你喜欢
腺肌病误诊率腹式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52
常做腹式呼吸和提肛助顺产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健康大视野(2019年7期)2019-04-25 11:42:04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