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猝狙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2017-01-15 03:16俞丽娟张鹏飞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魏氏梭古浪县羊肠

俞丽娟,张鹏飞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畜牧兽医局,733100)

羊猝狙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俞丽娟,张鹏飞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畜牧兽医局,733100)

羊猝狙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毒血症,故又称C型肠毒血症。该病以绵羊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传染病。引起羊猝疽的C型魏氏梭菌是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细菌随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进入羊消化道,在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主要产生β毒素,引起羊只发病。

1 流行特点该病发生于成年羊,以1~2岁绵羊发病较多,特别是当饲料丰富时易感染,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多发生于冬季,常呈地方性流行。该病经消化道感染,主要侵害绵羊,也感染山羊。被C型荚膜梭菌污染的牧草、饲料和饮水都是传染源。病菌随着动物采食和饮水经口进入消化道,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致使动物形成毒血症而死亡。不同年龄、品种、性别均可感染。但6个月至2岁的羊比其他年龄的羊发病率高。主要侵害绵羊,也可感染山羊,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羊均可感染。但6-24月龄的羊比其他羊发病率高。本病发生于成年绵羊,以1-2岁的绵羊发病较多。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性。

2 临床症状病羊常常当晚不见症状,次晨突然发现死于羊圈内。病程稍缓的病羊常呈现腹痛、腹胀、离群呆立,嚼食泥土或其他异物。病羊一般体温不高。病初粪球干小,濒死期发生肠鸣腹泻,排出黄褐色水样粪便,有时混有血丝或肠伪膜。病羊开始表现为精神萎顿、不吃草、离群卧地,多体温升高;排出不成形的软粪便,有的死前腹泻,有的口吐胃内容物。中、后期病羊急起急卧,腹痛剧烈,呻吟磨牙,口吐白沫,侧卧,头向后仰,全身颤抖,四肢乱蹬。有的卧地或独自奔跑,出现四肢滑动全身颤抖、眼球转动、磨牙、头颈向后弯曲等神经症状。最后口、鼻流沫,常于昏迷中死亡。

3 病例 2016年12月12日早晨,古浪县暖泉村三组王发有家饲养的271只羊,突然由5只羊发现死于羊圈内,有4只病羊常呈现腹痛、腹胀、离群呆立,表现为精神萎顿、不吃草、体温正常,剖检病死的羊,可见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严重充血糜烂,个别区段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灶;肾脏柔软如泥,体腔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形成纤维素絮状;浆膜上可见有小出血点。死后8小时,骨骼肌肌间积聚有血样液体,肌肉出血。 对根据发病特点、症状识别,剖检变化诊断为羊猝狙

4 类症鉴别

在临床上,羊猝狙应与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等相鉴别。羊肠毒血症是魏氏梭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类快疫。

羊快疫是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病死羊尸体迅速腐败臌胀。剖检见可视黏膜充血呈暗紫色。体腔多有积液。特征性表现为真胃出血性炎症,胃底部及幽门部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及坏死区,黏膜下发生水肿。肠道内充满气体,常有充血、出血、坏死或溃疡。心内、外膜可见点状出血。胆囊多肿胀。

羊黑疫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该病以肝实质发生坏死性病灶为特征。病羊尸体皮下静脉显著淤血,使羊皮呈暗黑色外观(黑疫之名即由此而来)。

5 预防和治疗

5.1 疫区每年定期注射三联苗(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或五联苗(适用于上3种病加上羊黑疫、羔羊痢疾)。

5.2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寒,避免羊只采食冰冻饲料。圈舍应建于干燥处。

5.3 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0-160万单位,一天2次。 连用3-4次。

5.4 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按每次每公斤体重0.015-0.02g(以磺胺嘧啶计),每天2次。

5.5 维生素 C10ml、5mg地塞米松 4ml、10%安钠咖10ml加于500-1000ml的5%葡萄糖中,静脉注射。

S858.26

B

1003-8655(2017)04-0037-01

猜你喜欢
魏氏梭古浪县羊肠
东北虎魏氏梭菌感染诊治一例
运用“五多”猫写法把美食写得有滋有味
羊肠汤飘香
羊肠汤飘香
对有关猪魏氏梭菌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哲理漫画
古浪县祁连山北坡退耕还林现状生态效益探讨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甘肃古浪县黑果枸杞人工栽培与采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