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甘肃省渭源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748200)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
张娟
(甘肃省渭源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748200)
1 病因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的胆管内引起的,牧民称之为“水嗉子”。此外还可寄生于骆驼、猪、马、鹿、兔、犬、猫等,人亦可被感染。肝片吸虫背腹扁平,外观呈叶片状。自肝胆管初取时呈棕红色,固定后呈灰色。一般长20~35mm,宽5~13mm。虫体前端有一圆锥状突起,锥底突然变宽形成“肩部”,虫体中部最宽,向后逐渐变小。虫卵椭圆形,黄色,一端有卵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胚细胞,长116~132mm,宽66~82mm。肝片吸虫在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入肠道,再随粪排到外界,入水中孵出毛蚴,钻入中间宿主锥实螺体内,经过两个蚴虫发育阶段,最后发育成许多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在水生植物或水面上形成囊蚴。当牛、羊吃草或饮水时吞入这种囊蚴后,幼虫在牲畜体内移行到肝脏胆管,约经2~4个月发育为成虫。
2 诊断要点 该病呈地方性流行,一般以多雨的年份特别严重,流行感染季节多在每年夏秋两季。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发病,分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状。
2.1 羊的急性型病状主要表现为病初发热、消化不良、离群落后、衰弱,叩诊肝脏浊音区扩大,触诊有痛感,贫血,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显著下降,粘膜苍白。慢性型症状甚为多见,主要表现消瘦、贫血、粘膜苍白、眼睑、下颌间隔、胸下和腹下水肿;毛干易断,无光泽;食欲减退或者消失。羊只往往出现极度衰弱而死亡。
2.2 牛的症状常呈慢性经过,除了具有羊只表现的症状外,有时可出现周期性瘤胃臌胀,前胃迟缓等。
2.3 彻底水洗沉淀法
用彻底水洗沉淀法检查粪便,找到大量虫卵即可确诊。虫卵应与前后盘吸虫相区别,前后盘吸虫卵为灰白色,卵细胞不充满是其特点。具体操作方法为,利用比重低于蠕虫卵的水处理被检粪便,使虫卵沉淀集中,取粪便样品5~10g加水彻底混合使成混悬液,用铜筛滤去大块物质,静置15min后倾去上层清液,如此反复操作直至上层液体透明为止(或用离心沉淀)把上层液倒掉,置沉淀物于载玻片上镜检。
2.4 急性型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应以解剖检查为主,把肝脏撕碎,在水中挤压后淘洗,可找到大量幼小虫体,肝脏有急性炎症病变。慢性型的肝脏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在胆管内有大量成虫。
3 预防措施
3.1 预防性驱虫
每年应有两次定期驱虫,一次应在秋末冬初,此次群众是保护动物过冬、预防动物冬季发病;另一次在冬末春初,这次驱虫可以减少动物在春季散播病原。
3.2 粪便处理 要注意把平时和驱虫时的排出的粪便收集起来,掺以马粪或杂草堆积发酵,杀死虫卵。
3.3 消灭中间宿主 配合农田水利建设、草地改良,填好无用的低洼水潭,是锥实螺无法孽生。同时,饲养鸭子也可减少螺蛳的数量。还可用化学药物灭螺,证明效果较好的有血防—67和硫酸铜等,血防—67的灭螺浓度为2.5%,硫酸铜的浓度为1:50000的溶液。
3.4 注意保护水源
防止在低洼草地放牧和饮水,尽量减少牛、羊吞食肝片吸虫囊蚴的机会。
病例: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肖某一头牛发病,症见,发热、消化不良、粘膜苍白、眼睑水肿,根据临床症状及用彻底水洗沉淀法检查粪便,找到大量虫卵,确诊为牛肝片吸虫病,治疗:牛每公斤体重50mg硫双二氯酚用水灌服,每日2次,连用3日后病牛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恢复,一周后病牛痊愈。
4 治疗
4.1 硝氯酚本药有粉剂、片剂和针剂三种,可用菜叶包投或用水灌服,也可将粉剂混入料内喂服。牛每公斤体重3~4mg,大群驱虫时,可采用目测体重治疗。
绵羊每公斤体重4~5mg,对急性型病例可适当增加剂量(可按体重的确实用量增加四分之一使用)。
应用针剂时,牛每公斤体重0.5~1mg;羊每公斤体重0.75~1mg,深部肌注。
4.2 硫双二氯酚 牛每公斤体重40~60mg;羊每公斤体重100mg,口服。
4.3 丙硫咪唑(抗蠕敏)牛每公斤体重15~25mg;羊每公斤体重10~15mg,口服。
5 病例: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肖某一头牛发病,症见,发热、消化不良、粘膜苍白、眼睑水肿,根据临床症状及用彻底水洗沉淀法检查粪便,找到大量虫卵,确诊为牛肝片吸虫病,治疗:牛每公斤体重50mg硫双二氯酚用水灌服,每日2次,连用3日后病牛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恢复,一周后病牛痊愈。
6 小结 防治畜禽寄生虫病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在防治牛羊肝片吸虫病时,必须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掌握寄生虫的发育史和流行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达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一般都有动物的驱虫和外界环境的驱虫,本文就以常用的、有效的措施错了概论,文笔拙劣,仅供参考。
S855.9
B
1003-8655(2017)04-00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