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欣
【摘 要】杨匏安是华南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大革命时期,杨匏安主要致力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建立、发展、维护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杨匏安;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国民革命
【中图分类号】K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70(2016)12-0041-07
杨匏安是华南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大革命时期,杨匏安主要致力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为建立、发展、维护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促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奠定理论和组织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初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结果。杨匏安是我党较早领会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并提出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率先参与国民党改组实践的先驱者之一,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
(一)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理论策略基础。统一战线问题是革命的策略问题,能否解决好此问题,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因而统一战线问题也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其革命目标和任务,必须与其他革命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以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政治联盟,尤其是一方面要同广大农民结成牢固的联盟,另一方面要联合其他革命政党和阶级,但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马克思把工农联盟比喻为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合唱”,强调 “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成为孤鸿哀鸣的”。①马克思还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在民主革命中“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专制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会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对同盟者不放弃“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②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也强调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支持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联盟,同时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进行,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仅有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还有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小,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则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战胜共同的敌人,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处理好与这些阶级的关系,能否在一定形势下同他们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然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统一战线缺乏必要的认识。党的一大在讨论“对其他党派的态度问题”时,曾确定“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用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并在政治斗争中,“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①一大后,党在从事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敌人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因此“要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形,而求一最合时宜的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②沿着这一思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注意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包括统一战线问题,而杨匏安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探索成果集中体 现在他于1922年写的《〈青年周刊〉宣言》、《无产阶级和民治主义》等几篇文章中,里面不乏关于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闪光点:
一是正确分析中国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状况,初步提出无产阶级领导地位和工农联盟思想。这是杨匏安坚持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的关键所在。杨匏安认为,中国工业虽然不如欧美日本发达,但是“无产阶级所受的惨痛也因此比较别一国尤甚”。因为“中国资本家的力量比不上外国资本家雄厚,故他们所掠夺的剩余价值尤其利害,”而且“中国工人的训练较为幼稚,没有坚固的抵抗组织”,故他们的地位更为低下。因此,杨匏安主张:我们所注重的劳工运动,就是要促使工人觉悟,帮助他们组织起来革命,由“无产阶级跑到支配阶级的地位”。③与此同时,杨匏安还提出“我们尤其注重的是农民运动”,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生产大部分,都出自农民劳动”,“农民受地主的苛虐,一天甚似一天”。因此,我们“要指导他们向着转变的道路走去”,使之联合起来,反抗地主阶 级的压迫和剥削,实现土地公有公耕之利益。④
三是正确认识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提出无产阶级应联合资产阶级作战的策略思想。这是杨匏安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与民治主义》一文中,杨匏安不仅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运动的根本区别,而且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条件下,无产阶级要战胜当前的主要敌人,必须与资产阶级联合作战,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己独立性。他指出,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最落后的国家,政权尚握在军阀官僚手里”,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目前革命第一步,就是打倒封建特权”。为此,“无产阶级当面就放着一个重大问题,这就是无产阶级对民治主义的态度。”“为了增大革命势力起见,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应联合作战,这是毫无疑义的”。由于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运动“两者的战术和企图在根本上都是不同的”,因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第一步既然联合,第二步马上就要反目了”,“无产阶级刚刚踏着第一步的时候,不可不预定第二步的战术”。⑤
上述杨匏安的思想,在当时党内的认识水平是位于较前列的。他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地位与工农联盟的思想,与中共四大明确提出的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有相似之处,比中共四大(1925年)提出得更早。他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对资产阶级的策略,主张与资产阶级联合作战,贯彻了中共二大关于要同国民党及其他革命民主派“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决议精神,丰富了党的集体智慧;他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联合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独立性的思想,虽然没有具体阐述国共合作问题,但与1922年8月召开的中共中央西湖特别会议讨论的、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方针的原则精神基本相吻合,其认识之清醒而正确在当时党内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中共三大前,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的认识还是不统一、存疑虑的。鉴于当时孙中山的态度和国共两党的状况,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中共中央西湖特别会议上提议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出席会议的“多数中央委员起初反对马林的建议……通过马林的耐心解释与说服工作,……为尊重共产国际纪律,勉强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提议”。①中共三大围绕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问题曾发生激烈争论,“张国焘等人反对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尤其反对工人加入国民党,认为那样将混乱无产阶级的思想。马林、陈独秀等人认为全体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大会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等人怀疑国共合作的‘左倾观点,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 ‘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主张。……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独立性”。②杨匏安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对资产阶级的策略思想,体现了当时党内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确主张,也是他以后卓有成效地开展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出色开展国民党改组试点工作,为首次国共合作先行探路、奠定组织基础。辛亥革命后,曾经作为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的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其成分复杂、机构涣散、缺乏生机,无法独立担负起国民革命的领导重任。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绝望中欢迎国共合作,并把改组国民党作为国共合作的首要任务。而国民党的改组、重建是一项全新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以试点来带动。鉴于广州是当时国民革命运动中心和国民党中央所在地,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和金融中心,广州、上海两地的改组工作对全国的改组工作影响举足轻重,所以1923年秋,由孙中山任命、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在广州、上海先行国民党改组试点。
孙中山和国民党临时中央对广州市党部改组试点极为重视,选派精兵强将参与这项工作,杨匏安是其中重要的骨干。中共三大后,杨匏安受党中央派遣,参加国民党临时中央委员会,与谭平山一起担任中共在国民党的党团书记,以统一出席国民党会议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国民党改组。他和参与改组试点工作的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一起,坚决贯彻中共三大的决议精神和国民党临时中央的部署,积极宣传、动员中共党团员和工农优秀分子加入国民党。到1923年12月,国民党广州市党部基本建立起来,杨匏安被选为市党部所辖第十区党部执行委员兼秘书。1924年1月,广州市党部已建成12个区党部,66个区分党部,3个特别区分党部,党员总数为8218人,比试点之初党员登记时的3649人增加了一倍多,其中工人占60%。广州市党部改组试点工作的成功,为国民党改组向广东和全国铺开,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奠定了组织基础。
国民党广州市党部的改组试点工作在短时间内成效如此显著,凝聚了杨匏安等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汗水。正是由于杨匏安在试点工作中才干突出、表现出色,使之在国民党一大后得以担任了国民党中央最机要、最繁忙的部门——中央组织部的秘书(相当于副部长)工作并兼管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筹建工作。
二、为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向前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国共合作建立后,杨匏安凭着自己对革命统一战线的正确认识和所具有的革命斗争经验,利用自己在国民党中担任要职的有利条件,以强化组织建设和领导革命运动为着力点,推动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向前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推进国民党的组织建设,发展革命统一战线。为了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纲领,必须继续推进国民党的组织建设。杨匏安在国民党一大后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央组织部日常工作实际上落在了他的肩上。由于杨匏安当时在国民党中身居高位,使他在推进国民党组织建设方面占有独特优势。1956年在台湾出版的蒋介石写的《苏俄在中国》一书中,提及谭平山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之后,“他就推荐杨匏安为该部秘书。杨是一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于是组织部就在其共产党组织的控制之下,由他们用这一关键地位来执行其渗透工作。”1924年11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谭平山因出席国际会议,离职数月,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定由杨匏安代理中央组织部长。随后,杨匏安还担任了国民党广东省执委三个常委之一兼组织部长,不仅主持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日常工作,而且直接负责广东省党部工作,在推进国民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一,由他参与领导的中央组织部,大力推进国民党全国性的改组和党务工作。根据1926年1月谭平山作的《党务总报告——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国民党一大后,中央执行委员会最注意的便是“怎样把国内的党务发展起来”。由于当时全国各省区都在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压迫之下,国民党改组工作步履维 艰,能取得明显成效实属不易。至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召开时,已成立省党部的有十二个,其省份和党员人数为:广东,48000人;湖南,9000人;湖 北,1300人;直隶,1500人;山东,2000人;河南,3000人;察哈尔,500人;绥远,500人;内蒙,700人;江西,2600人;热河(未报告)……。在筹备中的省党部有广西、福建、四川、奉天、浙江、甘肃、吉林、安徽等九个。同时还成立了广州、北京、汉口、哈尔滨四个特别市党部①。
第二,建立健全和发展壮大国民党广东省各级组织。据统计,1925年11月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成立时,全省正式成立的市县党部只有中山、顺德、番 禺、台山、新会、花县、广宁、惠阳、清远、汕头、佛山等13个市县,党员15000人。至1926年12月,全省正式成立的市县党部已达79个,党员发展到近183695人(尚有北海、英德等10个市县的党员未有统计数字),足以证明“广东的党务实有惊人的进步”②。
第三,积极发展工农群众、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使工农出身的党员占多数,改善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国共合作后,通过深入民众,开展组织和宣传工作,注意吸收工、农、商、学各界民众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国民党,使国民党党员队伍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统计,至1926年12月,广东全省近20万党员中,农民党员有69871人,占全省党员的37.6%,居第一位,学界党员39067人,占20.6%,居第二位,工人党员有 35483人,占19.3%,居第三位,工农出身的党员共105354人,占全省党员的56.9%。“可见本党基础已坚固建筑在民众之上”③。
第四,强化组织领导,委派改组人员指导全省各地党务工作。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纷繁复杂的全省各地党务工作指导和督察,杨匏安采取如下方式委派改组人员指导各地改组和党务工作:一是委托东征军和南路军的政治部主任介绍各属改组筹备人员并报省党部组织部批准。如:广东省党部在杨匏安的主持和建议下,委派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兼任东江各属党务组织主任,指导当地党务工作和重建汕头市党部;委派南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朱克靖为南路主任,负责当地组织事宜,辅助省党部组织部力量之不及③。二是在广东省党部之下设置潮梅、南路、惠属、琼崖四个特别委员会,特别委员会由省党部各部派一人组成,并以组织部所派委员为主席,加强对各地党务工作指导和督促②。三是由组织部单独派出改组人员到市县指导党务。如:由组织部派人组织指导江门市党部、顺德县党部等。③
第五,重视省党部组织部和各市县党部自身建设。杨匏安对组织部工作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省党部组织部在杨匏安领导下,建立健全了组织部工作报告制度和会议制度。制定市县党部每日工作报告表及市、县行政区调查表,登记各市县党部之党务报告,每月将组织部工作报告刊登在《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党务月报》上,并上报中央党部和发送省党部的主要领导及下发各县市党部,以便党务公开,接受监督④。他每周召开组织部的部务例会,讨论部务重大事项,适时制定本部和市县党部人员编制及经费议案⑤。同时,严明纪律纯洁组织,检查整顿常发生内部纠纷的县市党部,严肃惩治借党营私、侵吞党费等违纪行为,力求“从广东干起,肃清一切反革命、不革命、假革命的分子,造成纯粹革命的铁的党”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整顿,使组织部和市县党部工作更规范,更有成效。
(二)组织和发动反帝反封建运动,发挥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国共合作建立后,为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创了国民革命新局面。由于杨匏安在共产党成立之初对工人阶级及农民阶级的重要性已有正确认识,并且曾任中共广九、广三、粤汉铁路支部书记,是领导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因此,国共合作后,他尤其重视借助统一战线的有利条件,唤起民众投身革命,促进工农运动的发展,进而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自国民党一大到国民党二大召开的两年间,反帝反封建运动风起云涌,在收回海关运动、 沙面工人罢工运动、平定商团叛变、沙基惨案示威运动、扫平杨刘、东征和南路战事、省港罢工等重大事件中,都有国共两党党员的携手努力、唤起民众、英勇奋斗⑦。杨匏安更是在其中身先士卒,不畏艰险、积极参与民众运动的组织领导。
1924年10月,当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广东商团发动旨在推翻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府的叛乱时,杨匏安与陈延年、阮啸仙、刘尔崧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平叛军事指挥部工作,领导工人、农民、学生、妇女等团体镇压商团叛乱。
1925年2月和10月,广东革命政府先后进行了讨伐陈炯明军阀势力的两次东征,杨匏安虽然没有直接参加东征战役,但是他积极动员和选派骨干,组织工人和学生配合、支援东征,直至取得胜利。
1925年6月,当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企图发动颠覆广东革命政权的叛乱时,杨匏安坚决执行广东革命政府和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与杨殷负责发动广三、广九、粤汉铁路工人罢工,使滇桂军阀无法利用铁路调动部队和运送辎重,在“交通上实已制杨刘之死命”,这是造成杨、刘迅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①。
值得一提的是,杨匏安是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平定杨、刘叛乱后,曾以廖仲恺的代表身份去香港发动工人罢工,并因此被港英当局逮捕、监禁了50天。对于杨匏安后来出狱返穗,《工人之路》(特号)曾作报道,称此事“值得我们欢喜”,“大家闻之,当必有无限之愉快”,因为“杨匏安先生为这次罢工很出力的人。”②在省港大罢工期间,杨匏安还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广东省党部组织部部长的身份,组织广东的工农大众、各界人士大力支 援省港大罢工,做省港大罢工的坚强后盾。
正是由于杨匏安在推动国共合作事业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国民党内的威信日益提高,在1926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上被选为国民党中央九个常委之一并兼任中央组织部秘书。
三、为维护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进行不懈斗争
国共合作建立后,统一战线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充满曲折和斗争。随着孙中山的逝世和国民革命的深入,国民党右派加紧了篡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步伐。杨匏安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坚持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与国民党右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努力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一)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
1925年3月12日,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与世长辞,杨匏安参与筹备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召开的追悼大会。通过这次追悼大会,宣示全国50万党员誓为继承孙中山的革命遗志而奋斗到底。进一步宣传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孙中山逝世不久,他的得力助手、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惨遭右派分子杀害。杨匏安无比悲痛,到廖仲恺灵前抚棺痛哭,并任国民政府廖案特别法庭审判员,执行审讯案犯工作,严惩凶手,打击国民党右派。何香凝在《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中说道,“仲恺被杀之后,……中共党员杨匏安,他是很积极认真地追查廖案凶手的。”③
(二)坚持共产党内正确主张,反对国民党右派篡权分裂活动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新右派的篡权分裂活动日益猖獗,于1926 年3月和5月,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抛出“整理党务案”。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受共产国际代表右倾思想影响,采取妥协退让政策,但中共广东区委主张坚决反击。针对“中山舰事件”,中共广东区委于1926年3月21日在广州《民国日报》发表公开信,驳斥所谓“共产党有推翻国民政府的阴谋”等谣言,严正声明“共产党决计不因为敌人的造谣而放弃革命工作”。针对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借“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的行径,中共广东区委于1926年5月23日发表了《对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宣言》,全面阐述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共产党参加革命的坚定立场,驳斥国民党右派污蔑共产党参加国民革命“没有诚意”,加入国民党是为了谋“一党的私利”等言论。并指出,反革命政客制造谣言,挑拨离间,在革命内部搞分裂,都是破坏国民革命的最恶毒的手段。同时,指示所属组织加以抵制,加强和扩大工会、农会组织,加强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的力量,随时预防和对付国民党右派的突然袭击①。时任中共广东区委监委副书记的杨匏安坚决支持区委的决定,他还以中共广东区委名义召集出席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的共产党员开会,揭露国民党内假左派真右派的言行,提出要在农民中积极发展党员,从思想上组织上做好准备,以防突然事变②。但因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领导人坚持妥协退让政策,致使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势力阴谋得逞,谭平山和杨匏安也被迫辞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秘书职务,而分别由蒋介石、陈果夫取而代之。
在国民党右派加紧分裂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危急关头,“对蒋介石、李济深、唐生智和程潜等人的态度,中央采取了有名的‘保持睦邻关系的政策……相反,蒋介石等人却秘密而广泛地展开了反对我们的运动。”③与此相对,杨匏安等中共广东区委的共产党员清醒地认识时局的严重性,对国民党右派反共分裂阴谋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寻求应对之策。1927年3月下旬,杨匏安代表中共广东区委主持召开党内活动分子会议,提出对蒋介石叛变阴谋“要有准备”,“广东准备干它一场!”④,由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错误指导下的中共党内右倾错误不断发展并占统治地位,致使革命危机日益严重。蔡和森在1927年9月写的《党的机会主义史》中从一侧面反映了当时情况,“他(罗易)与平山上(半)年2月间到广东(从苏俄回来)留住了一个多月,对于广东问题,无所建白,仍然维持‘利用李济深中立的老政策。平山甚至以‘广东问题,广东自身不能决定,全靠前方的变化即南昌与武昌 间关系的变化来决定教训广东负责同志。罗易与平山离粤不过三星期,李济深即开始屠杀”。⑤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杨匏安与武汉等地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候补执监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共40人,在汉口《民国日报》联名发表“讨蒋”通电,痛斥蒋介石的叛逆罪行,号召全国民众起来与之斗争⑥。随后,杨匏安出席了中共五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为挽救革命继续努力奋斗。
杨匏安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奉献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心血,其开拓、推动、捍卫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卓著功绩,永垂青史,值得纪念;其参与开创的国共合作统战事业的历史经验,启迪后人,值得珍视。
(作者系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