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斯特钢琴练习曲《钟》

2017-01-14 03:26王爽
新课程(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帕格尼尼练习曲李斯特

王爽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

谈李斯特钢琴练习曲《钟》

王爽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活动家费朗茨·李斯特的帕格尼尼钢琴练习曲《钟》是被音乐界公认为最难的技巧性练习曲之一。无疑,该曲囊括了诸多艰难的钢琴技巧。个人认为技巧尤为重要,但是与此同时,演奏者也应高度重视本曲的音乐内涵(虽不可否认有着高超技巧的演奏者可以在舞台上成功驾驭这首练习曲)。在论述中,分成三个部分对《钟》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通过对作曲家、创作背景以及风格进行介绍。接下来是对练习及演奏中各种艰深技巧进行详细、理性的剖析。在其中,总结出若干要点(八个要点),并同时配合谱例进行详尽说明。最后一部分是通过自己演奏实践的经验对本作品的节奏、声音层次、音色变化、气息方面等进行深入刻画。

弗朗兹·李斯特;音乐风格;演奏技巧;音乐分析

弗朗兹·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是19世界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尤其是钢琴作品浩如烟海,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钢琴作品的技巧性为19世纪的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史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有趣的是,他的钢琴技巧的发展来源深深铭刻了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1840)的烙印。据史料记载,1831年3月,李斯特在巴黎听了帕格尼尼的音乐会之后,对他精湛高超的创作和演奏技艺惊叹不已,决心要成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翌年,他创作了全名为《依据帕格尼尼的“钟”而创作的华丽的大幻想曲》。其后,以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幻想曲(24caprices for violin)中的六首为基础,他又创作了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Grands Etudes de Paganini S.141)。此作品写于1838年,于1840年,由布莱特科布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题献给舒曼的夫人,杰出的钢琴家克拉拉(Clara Schumann)。其中,第六首《钟》(La Campanella)是一首非常脍炙人口的炫技型钢琴练习曲。无疑,它是李斯特的钢琴代表作。一百多年来,它深受钢琴家以及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钢琴家把这首曲子作为保留曲子之一,并经常列入他们的音乐会节目单中。这首作品包含而且集中体现了很多艰深的钢琴技巧。在此,笔者将从钢琴技巧和音乐两个方面去深入剖析这部经典之作,并且通过笔者本人的音乐会演奏实践去试图解析演奏本曲的独特经验。由此,笔者通过为读者展示这首作品的基本信息、个人的创意与独特见解的同时,努力使读者引发思考,进而打开演奏这首作品的新思路。

一、技巧方面

1.远距离跳音多次出现。演奏过程中双手必须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演奏出良好的效果。

例1.第6小节

第一段里的旋律音出现在右手的大拇指上,所以要有意识地强调大指的音符。而左手部分的琶音和弦要从下向上弹奏。尽管作曲家要求整体力度是弱“P”,但双手的发声决不能虚,无论多弱的声音当中都要有“骨头”,这样“弱”的声音才能传得更远。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臂和指尖的配合,即右手的力量需要从大臂发出并一直传到指尖,手掌完全打开,同时做一个有弧度的跳跃动作。接下来指尖要勾住琴键,随后立即松开,这个动作完成时要非常迅速(注意指尖要有集中的感觉)。

2.高速轮指。第一段高速轮指是三连音。右手的旋律部分要凸出,左手伴奏部分的低音也要加以强调,同时双手配合要有节奏的律动感。第二段轮指是432指轮换,要求三个手指独立性较高,这里的轮指的奏法需要用1关节钩住琴键。

例2.第50至51小节

画圈部分为该声部的旋律重音记号,在弹奏中要加以强调

第62至63小节

3.带旋律声部的颤音。这里除了需要指尖集中外,掌关节也要保持放松状态,以便能自如地进行调节,声音也会传得更远。

例3.第69小节

画圈部分为该声部旋律重音记号,在弹奏中要加以强调

4.快速音群跑动。半音阶技术是音群跑动的重要部分。在演奏中合理地运用指法是弹奏快速音群的前提条件。弹奏半音阶的指法: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建议白键可以用1指、2指、3指。黑键可以用3指,指法的合理运用可以适当降低技术上的难度,使乐曲更加快速流畅。

例4.第74小节

5.强颤音。这里出现的颤音要求手指快速均匀地弹出音符。以笔者实践经验认为这个地方掌关节要放松,手指尽量上下快速摆动才会把这个地方弹得栩栩如生(如钟快速转动一般)。

例5.第80小节

6.双手带双音的远距离音程。把重音放在小指上来凸出小指的音。音符也要随着<(渐强)的推动力度逐渐加大,同时加上大臂的力量。

例6.第99小节

7.八度轮奏。八度轮奏容易出现双手叠在一起的现象,注意在练习中双手下键深浅也要一致,最好连奏下键,使旋律带有歌唱性。确保每一个音都要链接平稳、流畅。因此,我们说八度的下键应该是连奏而不是敲打。

例7.第108至113小节

8.八度齐奏。一个Crescendo力度记号把全曲推向最高潮。在弹奏时避免生硬地敲打,同时还要加上大臂及腰部力量把乐曲推向乐曲高潮。这里的速度虽然是非常活跃的,但也要以个人本身条件进行适当处理,一定要控制前面的速度,由于这个部分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在演奏当中不能只是为了提高速度而盲目地练习,最主要还是把握好气息的运用和节奏的规范,才能把这段宏伟的气势表现得更加辉煌而华丽。

例8.第120至123小节

二、音乐方面

一首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李斯特的《钟》在不同人演奏下也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当弹奏者认定乐曲的风格并确保所弹奏音符的准确性后,应立即考虑非常重要的音乐中所需的触键等问题,通过学习和实践演奏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剖析和讲解如何更好地表现这首作品中的音乐魅力:节奏、声音的层次、音色的变化及气息。

三、节奏方面

这首曲子的拍号是6/8拍,其节奏特点是强弱弱次强弱弱,之所以用这个拍号,笔者认为是因为只有通过6/8拍节奏的律动感才能表现出钟有规律并且灵活转动的特点。当然,想要把这个节奏特点清晰地弹出来,除了头脑里有这个概念之外,心里也要有这个感觉,然后再通过手指把它弹出来。尤其要注意对这个次强拍的准确把握,表达既要清晰又要自然,不能忽略,也不能弹得过重。

四、声音的层次方面

这首曲子里面的音符几乎涉及钢琴所有的音域——低、中、高,我们知道钢琴本身声音的特点是:低音厚实,中音饱满,高音明亮,作曲家正是抓住了其特点,所以非常分明地用音乐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如:开始和中间都在高音区(明亮的音色)来表现钟的形象——高贵、华丽,中间的高潮部分运用颤音技巧夸张地表现钟运动的灵活性,最后通过piumosso速度和高音、低音的八度进入高潮部分,最后以Animato速度和ff力度的和弦来结束全曲。

音色的变化:我曾听过赵晓生老师说过一句话,轻要透,强要圆,即使说利用钢琴本身声音的特点就能表现出这首曲子声音的变化,我们仍然要去寻找它漂亮的音色来表现钟高贵、华丽的气质,在相同的音域,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来做一些音色上的变化,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来弹出不同的效果,也可以用一些打破常规的处理方法,比如上行渐弱,下行渐强。

气息:这首作品除了运用大量的高难技巧来制造钟声华丽的效果外,每个段落结束和另一段开始的衔接部分需要用气息来帮忙,气息运用不好的话很容易把这首曲子弹得支离破碎。控制好气息既是一种感觉,又是一种技巧,靠的是演奏者的内心听觉,在这首曲子每个段落结束的地方都标记有休止符及延长记号,每次遇到这些记号的时候内心的气息都不能松懈,反而要“提”着一口气并缓缓向前传入下一个音。

以上是个人对这首作品在技巧和音乐方面的分析与讲解,另外,我们发现当快速弹奏时,前面慢练的许多细节有时会顾不上,基本上是凭借快速的惯性在演奏,但是笔者建议学生在练习这首作品中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反复地进行快速练习,一定要有目的地分步骤来进行慢练,只有慢练时有把握,很牢靠,在快速弹奏时才能起作用。

[1]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J].钢琴艺术2011.

[2]赵晓生.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08.

·编辑 李建军

王爽,女,1988年出生,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钢琴教师,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钢琴表演。

猜你喜欢
帕格尼尼练习曲李斯特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演奏失败的原因
绘事感言
谈帕格尼尼小提琴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帕格尼尼“另类”教学法
保持肃静
帕格尼的爱与愁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