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 张立 刘丹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
王志伟 张立 刘丹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效果。方法 7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 各38例。对照组采用抗凝、扩冠、溶栓等治疗, 他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干预前后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甘油三酯。结果 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4.74%, 高于对照组的78.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LVEDV、LVESD、LVEF、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他汀组LVEDV、LVESD、LVEF、甘油三酯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无明显不良反应, 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他汀类药物;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梗死区域心肌扩张和变薄所致, 非梗死区域心肌出现代偿性变化, 可导致左室整体扩大[1]。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为反映心肌梗死预后的有效指标,也是远期死亡危险因素, 对患者生命安全起决定作用,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需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他汀类药物可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内皮素生成及组织因子表达、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氧化,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2]。本研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7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 各38例。探讨了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效果, 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7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 各38例。他汀组男22例, 女16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4.92±5.3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47 h, 平均(23.24±8.82)h。对照组男22例, 女16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4.34±5.6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46 h, 平均(23.91±8.67)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凝、扩冠、溶栓等治疗。他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 给予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258), 20 mg/d[3]。两组均治疗2周后对比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 症状消失, 心室重构纠正;有效:心功能指标有所改善, 症状改善, 心室重构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LVEDV、LVESD、LVEF、甘油三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18例显效, 12例有效, 8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8.95%;他汀组23例显效, 13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4.74%;他汀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LVEDV、LVESD、LVEF、甘油三酯比较 干预前, 对照组LVEDV、LVESD、LVEF、甘油三酯分别为(45.13±1.96)ml、(61.52±3.28 )mm、(38.53±0.35)%、(1.90±0.25)mmol/L, 与他汀组的(44.14±1.58)ml、(60.89± 3.18)mm、(36.94±0.36)%、(1.92±0.51)mmol/L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他汀组LVEDV、LVESD、LVEF、甘油三酯分别为(36.34±1.21)ml、(49.15±2.35)mm、(48.61±0.26)%、(1.01±0.12)mmol/L, 均优于对照组的(43.67± 1.53)ml、(59.48±2.12)mm、(37.18±0.37)%、(1.56±0.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有1例出现恶心, 1例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他汀组也有1例出现恶心, 1例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临床应用上, 他汀类药物被应用广泛, 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主要作用机制在于:他汀类药物可对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行作用, 降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 减少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 阻止AngⅡ所致活性氧生成, 对心肌细胞肥大进行抑制, 并抑制心室重构[5-7]。他汀类药物可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进行抑制, 增加一氧化氮生成, 可对交感神经活性进行抑制, 促进心脏自主神经张力作用的恢复, 改善心脏舒缩功能, 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8]。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类异戊二烯等中间产物合成, 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9]。同时有类似硝酸酯的作用, 远期有抗炎症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能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死亡和心肌梗死再发率[10]。
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抗凝、扩冠、溶栓等治疗, 他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显示, 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4.74%, 高于对照组的78.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LVEDV、LVESD、LVEF、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他汀组LVEDV、LVESD、LVEF、甘油三酯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心功能, 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无明显不良反应, 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1] 杨建军, 牟华明, 庞小华, 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14):3443-3444.
[2] 李丽, 周开江, 韦丽, 等.STEMI患者PCI术前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山东医药, 2016, 56(36): 85-87.
[3] 王丹丹, 李秀, 王蔓蔓, 等.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天津医药, 2017, 45(3):314-317.
[4] 王丹, 王耿, 韩雅玲, 等.强化他汀治疗对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后1年左心功能的影响.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z1):67.
[5] 王进.评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效果.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5):180-181.
[6] 张艳, 任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TNF-α表达的影响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16):2299-2302.
[7] 路清华, 顾明明, 魏长春, 等.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16(5):624-628.
[8] 卢青, 丁世芳, 陈志楠, 等.直接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对长期服用他汀药物老年STEMI病人心肌再灌注及迷走神经功能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24):2857-2863.
[9] 贾周, 张敏.浅谈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7):632-633.
[10] 卢阿梅, 刘洁, 唐银花, 等.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73):1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62
2017-06-08]
118002 丹东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