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彬 郑茜尹
角膜基质注水术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小穿孔伤28例
刘子彬1,2郑茜尹2
角膜层间注水术;角膜绷带镜;角膜细小穿孔伤
角膜穿孔伤是眼外伤中常见病、多发病[1],对于角膜裂伤处理多为缝线缝合处理[2]、术后散光大、瘢痕明显,影响视力及视觉功能[3];尤其是由玻璃丝、缝衣针、细铜丝等造成角膜细小穿孔伤,伤口小,渗漏明显,术中缝合复杂,需缝合两针及更多才能达到水密状态[4],甚至缝线呈“米”字状,导致术后角膜散光明显增大、愈后瘢痕明显,视力提高不佳。本研究通过对28例角膜细孔穿通伤患者进行角膜层间注水术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术后恢复快、无需缝线、散光小、无其他因缝线造成的角膜白斑。现总结如下。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急诊收治的角膜细孔穿通伤患者28例,均为角膜透明区细小圆孔伤,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35.9±0.31)岁,其中细铁丝5例、细钢丝3例、细铜丝6例、细玻璃丝2例、板栗刺12例,伤后就诊时间均在6h内,无明显前房炎症反应,无晶体、虹膜等眼内其他组织损伤,同时既往体健。术前视力0.3~0.6。28例患者均采用角膜层间注水术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
2.1 术前准备(1)小河试验阳性;(2)排除眼内炎、眼内异物;(3)无眼内其他组织损伤;(4)创面无明显污物、或是创面炎性浸润明显;(5)告知患者本次手术有失败可能,需二次手术,有可能术中探查发现穿孔伤较大无法水密封堵需缝线法;(6)告知患者术后8h内复查,若仍存在渗漏需缝线;患者及患者家属表示知情理解、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2 手术方式(1)术前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2)探查角膜穿孔伤情况,清除可疑异物和坏死组织;(3)冲洗针头倾斜约60°角度对准小孔基质层连续冲洗,人为制造角膜基质水肿,达到穿孔伤闭合并水密状态;(4)确认无渗漏后,轻压角膜观察前房深度及穿孔伤情况,若无再渗漏,佩戴角膜绷带镜局部典必殊眼膏涂眼包扎。
2.3 术后处理所有患者均预防性口服抗生素3天,同时告知术后6h复诊,保护患眼避免挤压,再次告知患者若有不适及时就诊。8h后典必殊眼液、普南扑灵眼液点患眼,1天4次。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角膜层间注水术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1例术后6h复诊时轻压眼球出现少量渗漏,再次角膜层间注水术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加压包扎,4h再次复诊无渗漏。术后第二天复诊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前房深度正常,小河试验(-),前房无明显炎症反应,患者无不适主诉。术后第三天复诊,25例患者自诉视力恢复至受伤前视力,3例患者视力提高不明显。术后1周复诊,穿孔伤愈合好,视力稳定,角膜瘢痕较前明显变淡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虹膜嵌顿、术后炎症反应等并发症。
角膜完全透明,位于眼球前部,呈横椭圆形。占眼球外壁的1/6的角膜和巩膜一起构成眼球的外壁组织。组织学上将角膜由前向后分为5层,即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及内皮层。角膜透明而无血管,但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厚度和曲率半径,还具有一定的屈光力,在眼球屈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当眼部受到外伤时,角膜最容易被损伤,角膜损伤中角膜裂伤是常见和多发损伤,角膜裂伤处理方法不外乎角膜缝合或单纯加压包扎,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尤其是透明区,尤其是由玻璃丝、缝衣针、细铜丝等造成角膜细小穿孔伤,在手术处理中较棘手,虽然创口细小但是缝合一针不易达到水密状态,多数需要两针行十字交叉法,甚至术毕缝线呈“米”字样;同时此类穿孔伤在受伤过程,受伤性质类同于挤压伤,容易造成裂孔周边组织的缺损坏死,所以在缝合过程中需要的较大的缝线张力,这可造成明显的角膜形变引起角膜术源性散光,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视疲劳、重影,甚至可引起斜视等症状[5]。
本研究通过角膜层间注水术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细穿孔伤取得明显效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较常规手术有以下优点:(1)水密封堵法不需要缝线,减少术后散光、斑痕、白斑等形成,避免术后拆线等情况[6];(2)利用局部组织水肿造成水密状态,术后内皮细胞移行封堵穿孔伤内口,上皮细胞增殖封堵穿孔伤外口,组织自我修复;(3)角膜绷带镜的佩戴[7],一可以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减轻上皮损伤引起的角膜刺激征;二角膜绷带镜可以对角膜产生局部眼压作用,使穿孔伤闭合,利于组织修复;三角膜绷带镜的引用可减少眼部加压包扎对患者心理及生理产生的影响;(4)术后第二天患者视力较常规缝合法明显提高,无需再拆线,患者眼部不适感少,局部炎症反应小,更加利于组织的自我修复;(5)此法对于术者手术经验要求低,容易掌握。
本研究根据角膜细小孔穿孔伤的性质及特点进行分析,借助白内障手术侧切孔水密方式思想迁移至角膜透明区细小孔穿孔伤[8],通过临床实践后效果明显、术后恢复快,手术方式简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未对全部患者行角膜地形图及角膜前节OCT检查,对穿通伤口的形态及愈合程度观察。
[1]姜涛,马轶群,杨珊珊,等.黏弹性物质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1):864-866.
[2]蔡建毫,郑康铿,陈浩宇.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角膜裂伤缝合术后早期角膜伤口的形态学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5,35(7):640-642.
[3]杨吟,吴峥峥.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角膜裂伤愈合后的不规则散光[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1):27-29.
[4]李开明,徐曼华,喻应贵,等.压平式缝合法角膜裂伤清创缝合术后疗效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36(4):387-388.
[5]卢效友,胡勇平.RGP对角膜裂伤后屈光不正矫正的临床疗效[J].浙江医学,2013,(6):471-472.
[6]李文吉,鲁杰,郝为华,等.简易方法拆除角膜缝合线75例临床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6,29(4):299-300.
[7]刘妍,蒋自强.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外伤中的应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4):311-312.
[8]唐胜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105-2106
1杭州市中医院眼科(杭州310007);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杭州310009)
刘子彬,Tel:18072995868;E-mail:275166334@qq.com
(收稿:2017-02-17修回: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