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2017-01-14 03:20刘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1期
关键词:溶栓研究进展心肌梗死

刘艳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刘艳

在临床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发病率较高, 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危及生命。为了提升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常常在治疗期间配合全面的护理服务, 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为此, 本文将该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其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临床护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1 基础护理

1.1 饮食指导 有临床资料提示STEMI患者常常因为心肌缺血、绝对的卧床修养等因素影响, 使其消化功能不断减弱。所以在保障患者处的营养需求条件下, 治疗期间其不易过多进食, 一般在治疗的第一个星期摄入适量流食。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 内容应遵循“三低”, 即低胆固醇、低脂以及低盐;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1.2 心理护理 患者发病急促, 且伴随心前区剧烈疼痛, 常常造成其出现恐惧、濒死感等不良心理, 降低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因此在基础护理中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护患之间通过有效交流可利于创建和谐关系, 施护中护士要以和蔼的态度, 并轻声细语地安抚患者, 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法, 缓解其不良情绪与心理, 鼓励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1]。

1.3 排便护理 对于STEMI患者而言, 在治疗期间务必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用力排便可诱发心力衰竭、心绞痛以及心律失常等。所以护士可以根据患者便秘情况实施护理, 轻者则每天轻柔肚子促进排便, 重者则借助适量的缓泻剂进行缓解。

1.4 紧急护理 ①绝对的卧床修养:护士嘱咐患者治疗的第一个星期绝对卧床保持休息, 在此期间要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 且不可频繁搬动患者, 尽可能降低其心脏负担;②心电监护:护士要对患者的心电图、基本生命体征等加强监测, 及时掌握机体指标的变化情况, 便于出现异常时可及时处理, 与此同时加强各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在心电监护期间护士要提高自己的警戒心, 并且准备好抢救药物及相关器械;③吸氧:对急性期患者采取高流量的吸氧, 借助面罩挥着鼻导管进行, 如果患者存在轻微的胸闷和胸痛, 则控制氧流量为2~4 L/min, 严重者6~8 L/min, 而面罩给氧控制为5~10 L/min, 时间为3~5 d;④开放静脉通路:及时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 然后准备好抢救药物, 控制24 g内的输液量为500~1500 ml, 并且合理控制输液的速度。

2 药物灌注护理

2.1 掌握溶栓适应证 当患者确诊并与下面几种标准相符合, 则可以及时开展溶栓治疗。即:①STEMI症状持续时间在12 h以内, 心电图提示2个胸前相邻的导联ST段抬高超过0.2 mV, 或者患者的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 mV, 或者出现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②临床症状持续12~24 h, 且依旧存在缺血, 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一旦确定患者溶栓治疗后需要就是配置药物, 尿激酶属于常用药物, 可将适量尿激酶与10%的葡萄糖混合溶解稀释后使用, 不可与蛋白沉淀剂、酸性药液等混合使用[2-5]。

2.2 溶栓前的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前需要掌握患者的疾病史以及禁忌证, 然后与患者积极交流后消除其内心的顾虑, 方能用药。采取300 mg的氯吡格雷与同剂量的阿司匹林给予患者嚼服, 同时口服40 mg的阿托伐他汀, 然后在溶栓治疗12 h后采取15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或钠皮下注射,然后每隔12小时再次注射, 剂量同上, 持续治疗3~5 d。

2.3 溶栓后并发症护理 患者溶栓治疗之后最常见的并发为出血、心律失常, 其中对于心律失常这一并发症的预防,护士需要遵医嘱及时对患者运用山莨菪碱、利多卡因以及止痛剂等, 必要时借助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复律。对于出血的预防护理, 需要在溶栓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每隔3小时进行抽血, 对其纤维蛋白的原定量以及血小板数量、出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进行检查, 同时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意识等。对皮肤黏膜是否存在出血点及紫斑以及是否存在黑便、血便等加强监测。

3 介入再灌注护理

3.1 术前护理 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各300 mg, 同时对其胃病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后可添加胃粘膜保护剂。在术前护士帮助患者做好机体各项检查, 如电解质、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 然后做好术前准备, 首先展开Allen试验, 护士通过双手对患者桡动脉、尺动脉进行同时压迫并指导其反复进行握拳、张开的动作, 约5~7次后放松15 s, 之后将尺动脉放开后观察患者手部的颜色变化情况, 判断桡动脉的穿刺适应证。另外, 护士还需要对患者采取会阴部及其两侧腹股沟备皮, 并详细询问其过敏史, 加强碘过敏测试。最后, 护士需要在术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一切器械及药物等,然后将患者送入导管室。

3.2 术中护理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 护士要始终陪伴在患者身边, 同时加强各项机体体征进行密切观察, 一旦发现任何异常需要及时上报主治医生, 并且遵医嘱或者协助医师尽快处理。另外, 资料还提示术中陪伴在患者身边, 能够增加患者安全感, 达到稳定其紧张心理的作用[6,7]。

3.3 术后护理 术后护士将患者送入病房, 调整好室内的温湿度, 创建舒适的住院环境。与此同时, 对患者采取阿司匹林口服治疗, 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 用药方式为皮下注射, 持续治疗3~7 d。在此期间护士需要加强患者的出血、凝血时间监测, 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刻处理。另外, 护士还需要加强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复查, 以此评估患者的治疗情况, 并且对穿刺部位加强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 并且观察局部皮肤是否有出血、渗血以及血肿等。最后, 术后还需要加强3~4 d的抗生素应用, 以防患者出现感染, 并且嘱咐患者多饮水帮助造影剂尽快排出提示, 确保尿量>2000 ml/d, 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 要加强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保障患者治疗疗效, 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确保其尽快康复出院[8-10]。

4 小结

综上所述, 对STEMI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积极配合有效而全面的临床护理服务, 不仅可以起到提高疗效, 改善预后效果的作用, 而且还能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在实际操作中, 护士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以过硬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 与临床医师积极配合、协助, 实施有效、全面的护理措施, 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疗效, 降低死亡率, 保障其生命安全。

[1]蹇祥玉, 路海云, 罗莹怡, 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护理研究.护理学杂志, 2016,31(23):1-4.

[2] 刘俊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 28(3):376-377.

[3] 王大莹.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24):4644-4645.

[4]杨赤, 杨佳 , 梁丕, 等.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价值评估及分析.临床医学, 2017, 37(5):75-76.

[5] 保春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 23(1):95-96.

[6] 曹英慧.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中国疗养医学, 2016, 25(7):761-763.

[7] 刘轶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护理研究, 2012, 26(6):543-544.

[8]王刚, 王冬梅, 丁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新进展.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 2(1):26-29.

[9] 方唯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直接介入治疗研究进展.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6, 12(5):200-202.

[10] 张奇, 沈卫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抗栓治疗临床研究进展及指南更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7(6):377-38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1.110

116100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STEMI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病情危急, 一旦不及时救治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近些年来临床上收治的STEMI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使其临床护理也备受关注。在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期间, 配合优质、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预后, 而且还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的几率, 保障其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

2017-09-11]

猜你喜欢
溶栓研究进展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锰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眼底成像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