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2017-01-14 03:20:36杨丽颖郑明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1期
关键词:月经周期流产出血量

杨丽颖 郑明男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杨丽颖 郑明男

目的 观察比较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430例妊娠<49 d要求终止妊娠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 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人工流产负压吸宫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流产结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次月经周期情况, 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10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次月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各有优劣势, 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方式终止早孕。

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终止早孕

对于避孕失败的女性, 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流产治疗, 目前主要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两种。药物流产通常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 其无创伤、对患者机体伤害小, 但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成功流产率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人工流产是采用人工流产负压宫腔内吸引术进行治疗,其完全流产率高、治疗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时间短, 但对患者机体伤害较大。为了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 本院选取430例患者, 随机分组, 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49 d要求终止妊娠患者43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18岁, 最大41岁, 平均年龄(24.31±6.54)岁;停经时间34~48 d, 平均停经时间(43.25±3.13)d。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19岁, 最大40岁, 平均年龄(25.47±5.39)岁;停经时间35~49 d, 平均停经时间(44.57±3.28)d。两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终止妊娠。米非司酮150 mg分次口服, 服药第1天早晨口服米非司酮50 mg, 12 h再服25 mg;用药第2天早晚各服米非司酮25 mg;第3天上午7时再服25 mg。每次服药前后至少空腹1 h。第3天服用米非司酮后1 h服米索前列醇0.6 mg, 之后留院观察。观察组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 按照常规人工负压吸宫术的手术步骤进行操作, 术后留院观察1 h。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1~2周、第1次月经干净后1~2 d返院复诊, 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流产结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次月经周期情况, 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判定标准

1.4.1 流产结果 未清宫为完全流产;实行清宫术为不完全流产;继续妊娠或胚胎停止发育进行手术流产为流产失败。

1.4.2 疼痛程度 通过WHO镇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价:0级:无痛, 患者未出现体位移动或皱眉等表情;Ⅰ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 出现体位移动或皱眉等表情;Ⅱ级:中度疼痛,可以忍受, 但出现躁动或痛苦表情;Ⅲ级:重度疼痛, 无法忍受, 患者躁动不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流产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均全部完全流产, 完全流产率为100.00%(215/215);对照组患者195例完全流产, 15例不完全流产, 5例流产失败, 完全流产率为90.70%(195/215)。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为(5.13±1.36)d, 阴道出血量为(13.18±5.34)ml;对照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为(15.61±7.62)d, 阴道出血量为(44.36±2.36)ml。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次月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月经周期为(29.6±2.8)d, 治疗后第1次月经周期为(34.4±8.4)d, 治疗后第2次月经周期为(30.2±3.9)d, 治疗后第3次月经周期为(29.7±2.3)d。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月经周期为(29.7±3.0)d, 治疗后第1次月经周期为(34.6±8.2)d,治疗后第2次月经周期为(30.5±4.0)d, 治疗后第3次月经周期为(29.5±3.7)d。两组患者月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腹痛195例(其中Ⅰ级疼痛26例;Ⅱ级疼痛68例;Ⅲ级疼痛101例), 5例心悸、5例血压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3%。对照组患者腹痛105例(其中Ⅰ级疼痛19例;Ⅱ级疼痛68例;Ⅲ级疼痛18例), 头晕40例, 呕吐2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药物流产以及人工流产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终止早孕方法。药物流产是采用米非司酮以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子宫内膜或蜕膜的孕激素受体, 是一种孕酮的竞争性阻滞剂, 其可以导致蜕膜细胞坏死, 血管受损或是水肿, 从而使子宫颈软化扩张[2]。人工流产主要是采用负压吸出早期妊娠物, 适用于6~10周妊娠, 是临床上终止早孕的传统方法, 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 并且其流产率几乎为100%[3-5]。根据结果可以得知, 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100.00%, 对照组为90.7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药物流产不用做手术, 且腹痛较轻, 应用方便, 对患者子宫内膜没有损伤, 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流产治疗中所发生的一些副作用, 因此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但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胚胎排出不完全而引起不全流产, 需要清宫, 则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6-8]。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 流产成功率高,术后阴道出血量少, 其劣势在于手术过程中, 操作不慎很有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后遗症或出现并发症, 如吸宫不完全, 宫腔粘连以及不孕不育等[9,10]。

根据结果可以得知, 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次月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两种流产方式均可以补救意外妊娠, 且可接受性强, 两者各有优劣势, 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 指导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保证终止早孕的同时, 也要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1] 李洪霞.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的对比研究.吉林医学, 2014, 35(9):1810.

[2] 冯连梅.无痛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对比的临床观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7):55.

[3] 黄旋华.比较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5):139-140.

[4] 黎永娴.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 23(16):40-41.

[5] 陈超燕.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临床效果比较.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8):1226-1227.

[6] 綦红妮, 许静.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的对比研究.当代医学, 2014, 35(25):48-49.

[7] 李红梅, 关琳.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观察及心理护理.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7):130.

[8] 索爱珍.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在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特别健康(下), 2014(7):482.

[9] 朱学芳.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终止早孕180例临床观察.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5):1183-1184.

[10] 刘郁沬.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终止早孕临床观察.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4):253-25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1.068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杨丽颖);大连市中医院产科(郑明男)

郑明男

2017-07-31]

猜你喜欢
月经周期流产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伴侣(2019年12期)2019-12-27 09:29:29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伴侣(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
月经期短的女人老的更快吗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