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

2017-01-14 03:20杨远娟吴玉宇江洪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1期
关键词:脑病胆红素血症

杨远娟 吴玉宇 江洪清

探讨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

杨远娟 吴玉宇 江洪清

目的 探析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60例胆红素脑病患儿,均接受换血治疗, 对60例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儿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30例(50.00%), 低钙血症10例(16.67%), 低血糖症10例(16.67%)。换血时年龄是导致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单一危险因素。结论 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换血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 换血时年龄是主要危险因素, 需要在换血时充分考虑。

新生儿;换血治疗;不良反应;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胆红素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 60例患儿中男40例, 女 20例;日龄最大18 d, 最小3 h, 平均日龄(9.85±3.12)d;新生儿体重1148~3940 g, 平均体重(2650.2±430.2)g。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换血治疗, 对所有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性别、换血时体重、换血时年龄进行统计, 统计两组产妇的孕周, 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不良反应定义标准 在换血1周内发生的任何一种并发症均定义为治疗后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血小板减少症、低钙血症、低血糖等, 严重情况下患儿会出现呼吸暂停或呼吸停止(约有20 s)现象, 部分患儿会伴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癫痫、败血症等症状。①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00×109/L;②低血糖:血清糖<2.2 mmol/L;③低钙血症:血清总钙<2.2 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60例患儿中, 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30例, 发生率为50.00%;低钙血症10例, 发生率为16.67%;低血糖症10例, 发生率为16.67%。

2.2 影响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①性别:60例患儿中男40例, 女20例, 换血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0例患儿中, 男35例, 女15例, 不同性别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换血时体重:5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儿接受换血治疗时平均体重为(2641.2±110.2)g, ;10例未出现不良反应患儿接受换血治疗时平均体重为(2673.5±132.2)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换血时年龄:5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儿换血时年龄为(3.12±1.15)d;10例未出现不良反应患儿换血时年龄为(7.12±1.54)d,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孕周:5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儿母亲的孕周为(36.52±2.26)周;10例未出现不良反应患儿母亲孕周为(37.41±2.15)周,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时年龄是导致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单一危险因素。

3 讨论

胆红素脑病是指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时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在丘脑、基底神经核、丘脑下核、小脑、脊髓等部位, 对脑组织的氧利用度形成充分抑制, 造成脑损伤,以新生儿为主要发病人群。换血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胆红素脑病的有效且直接的方式, 可通过外周动静脉进行全自动换血, 兼具安全和实用的治疗效果[3-6]。但患儿在治疗后会出现不良反应症状, 而高危早产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呈现一定的持续性, 且更加严重。鉴于此种情况, 医护人员在进行换血治疗过程前, 需要认真评估患儿的各项基本资料, 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并做好各项应急措施[7-10]。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60例患儿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30例(50.0%), 低钙血症10例(16.67%), 低血糖症10例(16.67%)。从胆红素脑病患儿接受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上来看, 接受换血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 会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从影响换血效果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上来看, 换血时年龄是导致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单一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 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换血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 换血时年龄是主要危险因素。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体重较小、孕周不足、日龄小、以及患有严重新生儿疾病的患儿, 要做到利弊的权衡, 并对换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重组预测, 并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 以提高换血治疗成功率。

[1]巨容, 蒋燕, 高淑强, 等.深静脉置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3, 30(10):79-82.

[2]韦巧珍, 苏萍, 张霞, 等.机械通气下换血疗法治疗极危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 2013, 31(12):1147-1150.

[3] 刘长靖, 覃靖.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14):119-120.

[4]龙丽华, 李禄全, 余加林, 等.影响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多因素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14):1096-1098.

[5]吴玫, 陈大鹏, 熊英.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四川医学, 2011, 32(8):1193-1194.

[6] 王珏.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16):190-191.

[7]雷凤华, 姚英民, 杨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内环境不良反应变化的新特点.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8):1644-1646.

[8] 尹芳, 李贵南.26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取换血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临床医学工程, 2015(10):1323-1324.

[9]赵小朋, 宋燕燕, 李坚, 等 .新生儿换血不良结局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6):797-798.

[10] 王艳丽, 邹静静, 汪惠琴, 等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转归情况.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1):108-1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1.024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换血治疗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 主要用于治疗胆红素脑病, 同时也普遍应用于新生儿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重症感染等疾病的临床治疗[1,2]。虽然换血治疗技术已经不断成熟, 但还有部分医师对换血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相关危险因素了解少, 影响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析, 具体如下。

2017-08-31]

猜你喜欢
脑病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