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奎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求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学阶段,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实际出发,浅析兴趣教学的重要实际意义。在学生学习态度形成阶段,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多方面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兴趣教学法。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小学语文;运用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是教学主体,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体间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让学生爱上学习。语文课堂要改变过去“一言堂”教学,以提高课堂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为出发点,运用兴趣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一、兴趣教学法的作用
1、端正学习动机。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往往是成绩与升学,学习动机功利化,在长期学习中容易造成学习疲软,甚至厌恶语文学习。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重新认识语文学习,端正学习目的,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促进自我发展,丰富自我精神文化内涵。树立正确语文学习动机,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不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具有稳定性与持久性,为将来中学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语文是小学主要的学习课程,有大量需要识记的知识点,小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不高,急于取得成绩,在长期学习中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可以让学生感悟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将学生学习内动力由“成绩”变为“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目的,减缓学生学习压力。
3、提高教学质量。运用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与更高的学习效率,兴趣教学法同样如此。在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节奏,突破学习重难点,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4、保持良好学习习惯。兴趣是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之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坚持写日记、坚持阅读、提前预习、主动探索等。优秀的学习习惯从一定层面上可以理解为优秀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运用兴趣教学法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1、创设合适教学情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为主,辅以板书,课堂缺乏氛围,学生参与感不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一定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好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女蜗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有关女娲补天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情景的创设要紧扣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利用现有教学工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出发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
2、紧密联系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来源,生活中的事例离学生较近,容易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教师在运用兴趣教学法时,要着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如在学习《太阳》一文时,教师可以用浅显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为何有太阳才有生物、为何太阳可以杀菌等课文中没有运用原理解释的问题,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可以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利用太阳的事例,拓展学生思维。由于小学生知识面较窄,生活经验缺乏,教师在举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3、运用实物演示。许多教师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没有演示内容,只需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即可。其实不然,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科普性文章,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许多地方难以理解。如在学习《詹天佑》一文,文章指出修建京张铁路时运用了“人”字形设计、双火车头设计等专业设计,学生往往理解困难,教师可以做一个实物模型,仿照火车运行,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实物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快领悟知识,犹如醍醐灌顶,让学生产生惊奇感,体会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
4、改变作业形式。兴趣教学不只体现在课堂上,课后作业也是进行兴趣教学的阵地。教师要改变以抄写、简答为主的传统作业形式。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随着时代发展,教师不应局限于此,在原有基础上还应体现趣味性、开放性、拓展性,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厌恶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培养重点,对学生今后学习发展有着重要实际意义。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点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学生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耐心,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与教学要求,优化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 傅兰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兴趣教学初探[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2(8):42-43.
[2] 王洪秀.兴趣引导,趣味多多——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浅析[J]. 中华少年, 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