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年龄小,知识单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更容易接受那些生动形象的历史表象。特别初中基础年级的学生,其心理素质的发展,还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电视、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将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运用浅谈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改变传统教学中以黑板与教师口述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与文字等手段来呈现知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枯燥无味的历史教学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趣味性与感染力,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愉悦的心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看到了枯燥历史的另一方面,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多媒体教学运用到历史课堂的一些见解。
一、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课在很多学生的眼里是枯燥乏味的。抽象的历史理论,干瘪的历史事件,学生对历史学习没兴趣,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中应用,它产生的新颖性、多样性、生动性、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上历史课也如此, 一段声形并茂的历史画面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本来看不见的历史事件变成看得见的东西,本来看不清的历史空间变成看得清的东西,从而有效地缩短时空差距,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表象和时空概念,形象地再现历史情景。例如: 将电视剧《长征》中的一些片段,将电影《西安事变》、《大决战》、《开国大典》、《太平天国》中的精彩镜头等制作到历史课件中去,把它们分别用于历史课的课堂教学,这些内容重现了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行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强化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精彩的画面,让学生走进历史,重温了历史事件,这样历史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此时教师再适当旁白,巧妙设问,学生为了寻求答案则会出现议论、看书、思考的活跃场面,这样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落实情感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运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能更好完成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多媒体技术能将相关知识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方式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改变以往教师单一、枯燥的语言描述,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丰富,富有立体感,通过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情感共鸣。比如在学习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幅反映“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画面,加深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认识,激发其爱国热情。
三、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并不是说完全抛弃传统教学,常规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果在历史教学中纯粹以多媒体代替黑板、板书、教师的教态,历史教学就将变得呆板和僵化。因此,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实现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是目前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它起着承前启后、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精辟入里的分析、和蔼可亲的教态与多媒体内容一起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没有教师的引导、分析、梳理,多媒体教学内容就会失去方向,只能流于形式。实践证明,那种“用鼠标代替教鞭”,“用屏幕代替黑板”的提法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目标与重点,选择合适的媒体,让现代手段与传统完美整合,灵活运用,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提供直观材料,丰富感性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和领会。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例如,讲述“张骞出使西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我们知道,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对西域的了解和管理,意义重大。同时,张骞历尽艰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也是一个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为了突出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和西行的路线,笔者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以漫漫黄沙为主背景,一条红线勾划出西行路线,标出重要地名、国名,再出示一头栩栩如生的行走的骆驼,让骆驼独行于大沙漠中,再用画外音配以生动形象,声情并茂的沙漠地理环境介绍。一幅“飞沙走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沙漠环境下西行的张骞出使西域图展现在学生眼前,效果非常好。又例如,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即使看了许多遍《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图》,也不会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有许多学生甚至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在什么方位、到底有多大都说不出来。但是,当他们看到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清帝国的版图上,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俄国等相继把山东、福建、两广,和云南、长江流域、长城以北一块一块地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清帝国的版图上出现了一个个不同的颜色块,最后只剩下了长城――长江之间可怜的长条地带,学生就会引起重视,对教师所讲的“瓜分豆剖,渐露机芽”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历史教学的这一举措能够大大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代替一切,要冷静对待,应根据历史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应根据实际需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以求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茂香.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J]. 群文天地,2011(06).
[2] 张翠萍.网络,让历史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