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探究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2017-01-13 20:22周燕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皮尺肩宽巨蟒

周燕

《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测量经验,逐步发展数感。

一、细化探究过程,教学层次分明

测量工具的选择、测量标准的确定、不同测量工具的典型特征和适合情境的区分,是有效测量的前提。

教学中,教师由猫的胡子的实用功能之一是丈量老鼠洞的宽度,自然引入人身体上的“尺”——两臂完全展开是一庹;拇指、食指完全伸开是一拃,成人一拃为五寸等。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各自用拃来量课桌的长度,学生有说是4拃多的、有说是5拃的,教师量的结果是3拃。为什么同样的课桌,不同的人同样用“拃”来量,测量结果却不一样呢?有学生指出,因为教师的手大,学生的手小,一拃的长度不一样,也就是说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测量的结果当然也就不一样了。其他学生都表示赞同,由此想到了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统一的测量标准过程中的历史性事件——米原器的诞生,并和学生一起比较了生活中常见的直尺、米尺、软尺和皮尺,找出了它们的典型特征和适合测量的物品。

二、细化活动指导,注重经验积累

介绍完各种尺子的典型特征和适合的测量物品后,教师让学生选择一种尺子来测量本班学生的肩宽。不少学生选择用直尺来量,测量过程中发现肩部有弧度,用直尺来量不够精确。这时,有学生想到了用软尺。测量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教师进行了示范,将皮尺贴在肩膀上,“0”刻度线与肩膀左端对齐,再将皮尺放松,平放、拉直,记下与肩膀右侧对齐的刻度,得出读数是32厘米。接着,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测量彼此的肩宽,得出的数据有29厘米、33厘米、35厘米……统计全班的测量结果发现,学生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有了肩宽的测量经验后,笔者选择学生熟悉的身高、步长、庹长、课桌长、一拃长、教室宽、门高等,让学生分组测一测,每组至少测两项,并将测量结果做好记录,算出平均值。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了长度,而且为后续测量提供了数据。

三、关注生成资源,着眼长远发展

以物测物的难点是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借助身边的事物,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一名学生张开两臂,准备以庹为标准。教师让其预测一下几庹是6米。学生预测为3庹。于是,教师请3个学生上台,中指尖挨着中指尖站好。学生先量出一庹大约是1米20厘米,那么3庹大约是3米60厘米。再加几庹大约是6米呢?学生想到还需要2庹。于是,教师又请了2个学生上台。学生拉直皮尺后测出长度是6米13厘米。由此得出结论:以庹作为测量标准,鳄鱼的长度大约是5庹。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能否用不同的方式描述6米的长度。有学生提到了用“拃”。一拃大约13厘米,几拃大约是6米呢?学生推算得出,6米大约是48拃。经过推算,学生发现在描述较长的物体时一拃太小了,通常要选择较大的标准。由此积累了关于测量标准选择、测量结果描述等多方面的活动经验。

为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笔者设计了“我会说”活动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素材,描述以下物品(如图)的长度并填写下表。

学生有的用教室宽作标准,得出巨蟒的身长是1个教室宽;有的用门高作标准,得出巨蟒的身长相当5扇门的高;有的用庹作标准,得出巨蟒的身长大约是8庹……学生不仅选择了合适的标准来描述巨蟒的身长,而且推算结果也较正确。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教研室)

猜你喜欢
皮尺肩宽巨蟒
《与巨蟒搏斗的运动员》
跨学科探究项目式学习活动研究
赢的诀窍
谦让才会赢
煤矿工作服的上衣原型研究
常练三动作就能腿不老
常练三动作就能腿不老
皮尺蛇
可量腰围的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