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护卫舰“阴沟”里翻船说起

2017-01-13 17:59施洋
看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普特船坞贝特

施洋

2016年12月5日,印度海军“布拉纳普特拉河”级护卫舰“贝特瓦”号在孟买海军造船厂完成改装,驶出船坞时倾覆,并连带造成2人死亡、12人受伤,成为印度海军近年来又一起造成舰艇损失的重大事故。

印度军方事后给出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护卫舰是因为改装过程中设备拆卸不平衡而导致倾覆,这更让人们惊讶——印度海军都能自行建造驱护舰了,居然还会把军舰给改装翻了,在世界造舰史上,这恐怕也算是罕见了。

事故现场“贝特瓦”号横躺在船坞内的照片很快就传遍了互联网,网友们纷纷为印度海军能在船坞这般狭窄的空间里“阴沟翻船”感到惊讶。尽管海军史上因为设计原因导致重心过高翻沉的战舰为数不少,但即使最短命的瑞典“瓦萨”号帆船也是在首航后10分钟才沉没的……相比之下,“贝特瓦”号只能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改装战舰有点儿像旧房装修,设计的时候不光要想着把新的家具陈设应用其中,还得顾着新柜旧橱能够风格统一,最简单的改装就是全部拆了彻底重来,而这往往也是最昂贵的方案。所以很多时候,如何在新旧家装之间兼顾平衡,才是体现装修设计和施工本事的地方。

从基础来说,“布拉纳普特拉河”级护卫舰并不是太好,作为“戈达瓦里”级的后续舰,“布拉纳普特拉河”级本身的设计虽然是在“戈达瓦里”级基础上小改,但本质上都是对印度上世纪70年代引进的英国利安德级护卫舰的改进。其基本设计就是在动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长加宽舰体,以便容纳额外的导弹武器和第二架舰载反潜直升机。这一系列改进原本就不甚成功,导致这两级舰的稳定性变差,如今进行的现代化改装又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稳定性,这才导致了悲惨事故的发生。

在印度海陆空三军中,印度海军算是最有规划性的一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印度海军便决心放弃外购或者仿制外国军舰,而建造本国自行设计的新舰型,因此自1983年起,印军先后发展了P-15、P-15A、P-16、P-16A、P-17等五个驱护舰建造计划,逐步改进、小步快跑,耗时33年总共建造了15艘驱护舰。乍看起来似乎进展不错,但实际上平均每艘舰从开工到服役的时间都超过10年,以至于几乎每一艘战舰都是开工时引领潮流竣工时落后时代。

此次改进的“贝特瓦”号虽然2004年才服役,但其基础设计基本上是上世纪60年代的,这一根本上的落后使得该舰服役仅10年左右就要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进,否则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海战的要求。不过印军历史上从来不乏对舰艇进行现代化改进,结果因改进后舰况变得更差被迫提前退役,或者在改进期间遭遇重大灾难彻底报废的案例。

“续命不成变绝命”可以算是印度海军舰艇改进的一个魔咒,而其背后反映的,则是印度本国造船工业的孱弱和本国军事工业管理的极端混乱。在印度,即使堪称“国家重点工程”的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建造中也先后三次为了腾出船坞建造商船而被迫下水,至于政府动荡导致经费不到位引发的工程暂停则更是家常便饭。

类似的乱像只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海军发生过。当时的俄军接手了一大堆舰龄不长却都亟待大修的主战舰艇,却军费匮乏。最后俄军不得不将一大批这样的舰艇以“现代化改进”的名义暂时退役,将经费用于一小批舰况最好的舰艇,以保证俄海军的力量存在,同时逐一修复这些需大修的舰艇。正是这一思路保住了俄罗斯海军目前残存的力量,但代价是包括4艘“基辅”级航母在内的大量海军大型舰艇在等待的困难时期被废弃和出售。

印度的国运远没有发展到那么糟糕的地步,印度海军却接二连三地在修造海军老舰这样看似“常规”的工作上绊倒。所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于有着成为“有声有色”大国梦的印度而言,这样的海军,是没法跟上印度这个国家的脚步的。

猜你喜欢
普特船坞贝特
探索小日历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杰普特谋求转板风险大
人生七年,又七年
中国海军“井冈山”号船坞登陆舰进行抢滩登陆训练
马来西亚举行普特拉贾亚花卉节
最美妙的40%
灵感就在身边
海运需求推动船坞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