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益波
如今,对内拥有经济社会发展高地的名片,对外有了“G20峰会城市”的头衔,对于建成世界名城的目标来说,是不是就够了?
虽然是冬天,富阳深山文笔峰上依然一片绿色。有几百年历史的文村,一幢幢用杭灰石、黄黏土和楠竹构造的农居点缀其中,传统夯土手艺里透出强烈的艺术设计感。这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王澍的作品。
不少西方建筑师慕名前来观瞻。这一现代建筑艺术和乡土中国的融合,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杭州走向国际化的独特气质。原料在村里就地取材,工艺是老祖宗留下的夯土手法。没有喝过一滴洋墨水的本土建筑师,却用世界性的建筑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倾倒西方世界。
正如杭州这座城市,历史人文荟萃,在新时期抱持理想,走符合自身禀赋特长的道路,用勃发的创造力和激情,展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虽然规模、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已初露发展成“世界名城”的潜质。
国际化还差什么?
2016年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以下简称G20杭州峰会),使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走向了国际舞台的中心。接下来,杭州还要迎来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浙江省提出,杭州的目标是“早日建成世界名城”。
经过多年努力,杭州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成功跻身国内城市GDP“万亿俱乐部”;信息经济与智慧应用互动融合的“一号工程”快速推进;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战略,国际开放合作交流日益加强,城市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上市公司突破100家,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第四个拥有百家A股上市公司的城市。
杭州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由来已久,官方早就提出要以城市化带动国际化、以国际化提升城市化。
2008年,杭州将“城市国际化”战略纳入“城市发展六大战略”之一;2012年,城市国际化被确定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两大主抓手之一;2015年,《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2015—2017年)》出台,城市国际化进程全面推进;2016年,杭州市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将城市国际化列入“十三五”时期首位战略和首要任务。
西湖边,树立着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雕像。很多杭州人的心里,隐藏着一个梦想,让马可·波罗的那句名言成真——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以前,杭州人向西方人介绍自己的城市,往往说是“距离上海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一座城市”,如今,对内拥有经济社会发展高地的名片,对外有了“G20峰会城市”的头衔,对于建成世界名城的目标来说,是不是就够了?
2016年7月11日,杭州召开市委全会,审议《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研究部署城市国际化工作。经过查漏补缺,杭州认为自身还有很多短板需要补齐。
这一意见梳理出杭州国际化水平不高的62个具体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综合能级不高、国际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化人才支撑相对较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供给相对缺乏;国际化软硬服务设施不完善、市民国际化素质有待提高等四个方面。
《意见》指出,杭州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等四大个性特色,加快形成一流生态宜居环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枢纽、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等四大基础支撑。
全球网罗人才
在位于余杭区的“梦想小镇”,一位年轻的浙江大学建筑系毕业生,从自己生孩子的经历中得到灵感,和同事一起设计出有很高技术含量和艺术气质的母婴灯球,准备去参加国际著名创意设计大奖红点奖的评比。从当初两个人的创业团队起步,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成长为颇被看好的创新企业。
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力图为世界提供应对经济问题的中国智慧。
杭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有统计显示,浙江每天诞生私企483家,每12.6个浙江人中有一个老板。杭州还拥有全国最多的500强民营企业。
娃哈哈的宗庆后、阿里巴巴的马云、吉利集团的李书福,杭州从来不缺明星企业家。
不过,近年来,尚未“功成名就”的年轻创业者们,同样备受关注。
成立一年多来,“梦想小镇”集聚创业项目500余个,创业人才4000名。类似的特色小镇在杭州已达40多个,这些小镇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助推年轻的创业者们上路。
事实上,杭州从七八年前就开始大力帮扶大学生创业。
2009年,杭州市政府出台了《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的意见》等。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杭州就致力于从全球网罗创业人才。为了让留学回国人员包括持外国护照者在杭创业能享受市民同等待遇,杭州还出台政策解决其出入境管理、住房、子女就学、家属落户等问题。
多年来,杭州不断推出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海归人才前来创业,甚至还推出了帮扶外籍人士创业的机构。截至2015年底,杭州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才2.3万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38名。海外留学人员在杭创办企业1238家,总投资368亿元。
2016年11月举行的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上,杭州又推出新的人才政策: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设立5000万美元规模的市跨境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合理分配职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70%;到2018年全市政府产业基金总规模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把杭州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人才高地和科创中心。
产业国际化路线图
绿盛牛肉干的老板林东,转型成科学家了。
林东近些年来亲自担任总工程师,研发了世界首台3.4兆瓦LHD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并于2016年下海安装成功。
在参加杭商大会的时候,林东告诉本刊记者,科研是最大的生产力。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杭州政府和企业对科技研发、产业转型升级的痴迷。
2015年,杭州全市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3%,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增长33.9%,入选中国十大创新生态城市,成为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2016年第三季度,杭州的三产结构为2.7∶36.2∶61.1,与发达国家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相吻合。
前三季度,杭州信息软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9.95亿元,增长37.3%。
“十二五”以来,杭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后获批,由此,推进驱动创新、产业集聚实现高起点新发展。
放眼“十三五”,结合转型升级,为实现“产业国际化”,杭州提出三大定位。
首先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作为全国最早布局互联网产业的电子商务之都,杭州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西部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城西科创大走廊,东部以智能制造为主的城东制造大走廊,中部以高端商务为主的运河产业集群,以及一批创新要素集聚的特色小镇。
杭州第二个定位是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借G20峰会东风,杭州的基础设施、会展场馆、公共服务、安全保障、治理经验等各方面均有极大提升。根据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数据显示,2015年杭州已跻身全球100强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
第三个定位,是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多家国际知名杂志和报刊推荐杭州为全球最值得到访的旅游胜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杭州评为国际花园城市。杭州还入选《纽约时报》“全球最值得去的52个目的地”,进入《Travel&Leisure》(漫旅)“全球推荐16个旅游目的地”权威榜单。
截至2016年9月底,杭州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0884 万人次,同比增长14.37%。其中入境旅游者同比明显增长。居民出境旅游人次十年来年均增长高达23.7%,在杭生活境外人员逐年增加。主城区抽样调查显示,93.68%的社区居住有境外人员。
2016年11月,杭州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市社区建设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惠及全市居民的国际化社区发展体系,作为城市国际化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在国际社区标识设置、多元文化交流、国际特色服务等方面作出探索,推出“国际友邻·IN社区”、国际化社区建设“ABC计划”等新模式,国际化社区生活氛围正在显现。
展示“中国气派”
2016年12月10日上午,西湖大学(筹)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简称西湖高研院)在杭州成立,宣布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目前,西湖高研院已完成两次全球招聘,汇聚了一批海内外优秀的学术人才。院长施一公等四位教授领衔团队各获得杭州市一亿元项目扶持资金。
成为文化、科学高地,是一座城市最大的竞争力,也是最具国际范儿的品牌内涵。
在很多中国人心中,杭州就代表美好的江南。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审美、东方意趣的名片之一。
G20峰会是中国文化表达的重要窗口。在峰会筹备中,杭州十分注重彰显中国文化。例如,景区改造注重天人合一、移步换景的中国园林美学,大量运用花格窗、白墙黛瓦等传统元素;中国美术学院专题布置的“美学江南——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展,旨在向各国领导人夫人展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诗意、哲思、精致、和谐”。
峰会之后,杭州市委提出,要把杭州建设成为“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把文化作为加快城市国际化的核心要素、特色品牌,在“走出去”和“请进来”中,用世界语言讲好以杭州为代表的中国故事。
杭州提出,要与时俱进丰富和创新杭州精神。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已给中外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文化也正在兴起。杭州还在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书香城市”,2016年,杭州成为全球首批、亚洲首个加入联合国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城市。
据悉,“十三五”期间,杭州将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挖掘良渚文化、南宋文化等传统文化精髓,发挥西湖和大运河“双世遗”效应,推进跨湖桥、良渚、南宋皇城、钱塘江古海塘、西溪湿地等遗址申遗和保护利用;扩大丝绸、茶叶、中医药等传统文化的展示与输出,加强与国际友城的人文交流。
在良渚,无论规模和内涵在世界同类遗址中都极为罕见的古城遗址,被称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第一城”。不远处的梦栖小镇,2016年12月初,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在此举行,并永久落户,此地将打造“世界工业设计高地”。10公里外的浙江大学,正和世界名校频密地开展合作办学,“请进来”建设国际联合学院校区,“走出去”建设海外校区,对接牛津、剑桥、斯坦福、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伦敦帝国理工等几十所世界名校,开展联合科研。
月明湖上可采莲,桃花落时好读书。在明山秀水中感悟智慧之美,推动中西交流互鉴,以“西湖风光、江南韵味”,展示“中国气派”,臻达“世界大同”美好理念,这是杭州这座城市能给予世界的最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