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卿 ,樊永平
浅谈熄风法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中的运用
王少卿 ,樊永平
风邪为中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风证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常见证候要素,经前期研究发现,风证与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情波动具有密切联系。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方证相应运用熄风法进行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拓展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发挥中医药的疗效优势。
缺血性中风;风证;熄风法
中风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中风可占到中风病的60%~80%。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领域之一,中医药以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西医治疗方法相对匮乏的背景下,加强中医药早期干预,拓展中医药治法,对于发挥中医药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将中风猝倒、半身不遂归于外风所中,但从金元以后就明确认为中风之因不同于外风。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经历了从外风到内风的转变,笔者在前期研究中发现,“风证”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重要证候要素,针对其运用熄风法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医家对于风邪导致中风病的认识,经历了从“外风”到“内风”的过程。《黄帝内经》最早提出“外风”导致中风的理论,后世有医家逐渐开始考虑到亦有“内风”致病的可能性,尤其是与肝风关系最为密切。在《黄帝内经》有记载肝阳失调,气机逆乱可出现肝风内动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弦,皆属于肝”,《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使人薄厥”,这些都为后世内风学说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指出:“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多,与外来风邪回别”,叶天士在这基础上提出“阳化内风”的概念,于《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谓:“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后世医家受到这个中风“阴虚阳充”的病机启发之后,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中风发病机制,张伯龙、张山雷及张锡纯认为中风是“肝阳化风,气机上逆”所致[1]。
风为阳邪,其性开泻,善行而数变,且具有善动的特性。缺血性中风起病急,变化快,且易出现病情波动,并常有头晕目眩、凝视、肢体强直、抽搐、舌短缩、舌颤等症状,此都为“风证”的表现。依《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2]判定,中风病6大基本证候要素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林建雄等[3]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调研122例发病72 h内的中风病急性期住院病人,发现中风病急性期基本证候组合以两个或三个基本证候要素组合为多,最多见的临床证候为风瘀证,占12.3%,其次为风痰瘀证,占8.9%。仲爱芹等[4]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基本证候要素以血瘀证、痰证、风证为主,多以两证、三证组合形式为主,瘀+痰,瘀+痰+风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的证候组合形式。马斌等[5-6]根据大量的文献调研以及临床数据调查,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证候要素提取,降维降阶提取了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等6个证候要素。进而升维升阶,研究其常见应证组合形式,提取出中风病最为常见的证候: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热内闭证、痰湿蒙神证等,其中内风是组成风痰阻络证、阴虚动风证的重要证候要素。耿晓娟等[7]对400例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证候要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病72 h内“风证”所占比例为89.3%,且多与痰证,火证等其他证候兼夹出现。
在前期工作中针对304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人进行了证候[8]。调查研究中发现,发病72 h内“风证”所占比重为89.8%,随着病情进展,风证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至发病7 d左右,所占比重下降至57.9%,至发病14 d时,风证所占比重为45.1%。风证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之初,是最主要的证候要素,随着病情进展,变化迅速而剧烈。
辛喜艳等[9]运用决策树分析探索缺血性中风早期各时段证候特征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提示中风病急性期(6~8) d风证的存在对病人近期预后有不良影响。风证在起病时(发病3 d~5 d内)往往比较突出,病情缓解后风证也随着减轻或消失,若至发病第(6~8)d,即发病1周内风证仍较明显,往往提示病情凶险,易发生变证而预后较差。
张华等[10]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讨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风证在发病1周左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果说明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证的存在与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
高颖等[11-12]针对1 053例缺血性中风病人进行证候调研,“风证”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重要证候要素,经过证候要素提取、条目归纳,研制形成的《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中,内风证的条目多与病情波动与肢体活动障碍相关,说明风证与病情波动及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
王少卿等[13-14]在前期研究中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风证评分与NIHSS评分在缺血性中风发病28 d内均存在相关性,且是预测28 d NIHSS减分值无效的危险因素,风证与神经功能缺及病情预后损密切相关。
在前期开展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以发病72 h内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阻络证病人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予以化痰通络汤颗粒剂加丹参、红花模拟剂,对照组给予丹参、红花颗粒剂加化痰通络汤模拟剂,疗程为28 d。结果表明,NIHSS减分值在入组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痰阻络证由内风、痰湿、血瘀三个证候要素组成,试验组方证相应给予了化痰通络汤以熄风、化痰、活血,而对照组仅给予了丹参、红花以活血化瘀,运用《中风病证候要素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后,结果示内风证候要素评分在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而前期研究中已提示内风证与NIHSS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此结果与NIHSS减分值在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一致。缺血性中风早期方证相应使用熄风法较单纯使用活血化瘀法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目前,血瘀证为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已基本达成临床共识,活血化瘀法为最基本及最常用的临床干预方法,针对活血化瘀的临床药物注射液也已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方证相应,中风病的证候相对较为复杂,经证候要素提取主要包括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等[13-14],且多以两个或三个证候要素兼夹出现,这决定了中医干预应当根据证候而相应调整处方,实现精准治疗。
中医认为,风邪为中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同时通过证候调研已证实风证为急性期的重要证候要素,熄风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13-14]。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中,在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之上,应当重视风证,重视熄风法的使用,并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验证以及机制分析,以丰富中医药救治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发挥中医药的原创医疗优势。
[1] 陈少婷.中医中风渊源刍议[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2]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6.
[3] 林建雄,冯晔,陈建霖,等.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83-85.
[4] 仲爱芹,徐士欣,辛颖,等.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331-2333.
[5] 马斌,高颖.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7,39(1):27-29.
[6] 马斌,高颖.中风病发病第7天和第14天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初步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61-1563.
[7] 耿晓娟,张军平,高颖,等.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变化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485-1487.
[8] 王少卿.病证结合模式下的缺血性中风方证相应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9] 辛喜艳,常静玲,曹克刚,等.基于决策树分析探索缺血性中风早期各时段证候特征与近期预后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8):2647-2650.
[10] 张华,高颖.缺血性中风证候演变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4):274-278.
[11] 高颖,马斌,刘强,等.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编制及方法学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24):2097-2101.
[12] 高颖,马斌,刘强,等.《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临床验证[J].中医杂志,2012,53(1):23-25.
[13] 王少卿,高颖.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794-4797.
[14] 王少卿,高颖.以熄风法为例的缺血性中风方证相应疗效分析[J].北京中医药杂志,2016(11):1003-1006.
(本文编辑王雅洁)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7174299),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TMCD20160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100050)
樊永平,E-mail:jjwsq2404@sina.com
信息:王少卿 ,樊永平.浅谈熄风法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中的运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5):1845-1847.
R743.3 R255.2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7.15.010
1672-1349(2017)15-1845-03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