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遵循规律,突出师承特色。吉林省积极构建中医药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将师承教育融入到不同层次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在实施上,将师承教育融入各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创新实施了“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促进“真学中医、真懂中医、真信中医、真用中医”的“真中医”人才健康成长,实现了国家、省、市、县、乡师承教育全覆盖。在效果上,通过师承,培养了具有中医思维、运用中医诊疗的中医药人才,发挥了骨干和示范作用。中医药师承项目成为坚定中医信心、树立中医形象、强基固本的项目,突出中医药师承特色的理念,逐步化为中医药管理者、师承教育参与者和中医药临床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创新工作载体,强化项目带动。大力开展师承教育项目。采取“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师承教育模式,实施了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青年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与北京同仁堂集团联合开展“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创造了“集体带教集体、网上结合网下、远程链接实地”的三结合师承带教模式。为突出中医经典传承,还开展了中医经典集中理论培训、读书汇报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积极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开展了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和中药及护理人才培养等专项。
推进医教协同培养。探索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经省学位办同意,在2013级和2014级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落实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中医专业医学生培养项目;实施“西学中”培训项目。
注重名师引领,打造示范群体。积极构建人才激励褒奖机制,打造示范群体,发挥中医药专家名师引领作用。规范名医评选表彰,定期开展“吉林省名中医”“市级名中医”“基层优秀中医”评选活动。
出版名医学术著作,传承名医学术思想。出版《吉林名中医丛书》一套五卷,收集整理“吉林名中医”成才经历、学术思想及技术专长,作为中医药继续教育辅助读物。编印《吉林省优秀基层中医风采录》,让基层中医人员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建立名医工作室,发挥人才培养功能。
加强机制建设,实现长效常态。为培养“真中医”人才,吉林省在组织管理、制度、经费等方面建立了有利于长效常态的保证机制。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我省成立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和毕业后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全了中医药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落实了专项经费。建立与中医药高校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了与中医药高校在人才培养项目上的协同合作,发挥高校的师资、教学条件、学位授予等方面的优势,委托承办中医药人才项目,取得“多赢”的效果。发挥中医药学会组织的作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积极推动学术交流,承担政府职能,以提高中医药人员的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扩大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