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英
摘要:以武昌首义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办好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探讨民办高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区域发展对软件人才需求的影响,探讨民办高校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得培养的学生满足高速发展信息时代对软件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软件工程;培养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了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民办高校已有728所,在校生574.5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2.6%,成为重要的高等教育力量[1]。武昌首义学院办学之初,在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办学理念和优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思考研究、探索实践,确立了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并始终坚持普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2015年初,学校获批“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试点,学校始终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建设发展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集群;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探索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强对中青年老师的培养,努力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本文以武昌首义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环节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合作交流层次和水平,借助学校转型发展的契机,形成有特色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1 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需求对软件人才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我国软件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行业共同努力下,整个行业的年收入从2011年的1.84万亿增长到2015年的4.3万亿,年均增速高达27%,规模迅速扩大。随着4G应用大面积普及,社区电商和微电商的崛起,以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网络等为特征的智能工业涌现,各种适应互联网时代生产方式的创新商业模式不断产生和快速发展,软件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突出作用。
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未来5年我国信息化人才需求可达2000万人,而每年至少需求80万人以上的软件人才,我国软件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未来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鉴于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对软件人才的强劲需求,国家高度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国内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软件工程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紧缺的软件人才。
特别是在国家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IT 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紧密地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突出IT 行业工程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特征。武昌首义学院作为一所民办的教学型地方大学,与社会市场联系紧密,面向地方产业,开放办学,在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与产业结构、市场与就业的互动关系。2012年以来,武汉市软件业务收入保持上涨的态势。2015年,武汉软件业务收入为1006.08亿元,其中软件产品收入为528.66亿元,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为421.06亿元,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56.35亿元。面对地方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学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
因此,民办高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软件人才,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探索强化能力培养的方法,打造与软件产业需求相适应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2]。
2 明确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
民办高校面对转型与发展,要闯出新路子、凸显办学特色,首当其冲是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这是民办高校转型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与公办大学相比,武昌首义学院办学历史不长,办学条件与生源局限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其人才培养不可能采取传统的精英模式,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大众化”、“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只有学校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人才培养内容、培养制度、培养方式才会更为合理,执行后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结合学校转型不同阶段的特点,进一步落实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组织多批人员到省内外本科院校、同类型民办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考察学习,学习他们本科办学的经验。同时,也深入到武汉光谷软件园等软件企业,调查研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
据调查,民办高校培养出来的本科软件毕业生,大部分进入中小微软件企业。少部分进入大型软件企业的,主要从事软件测试、系统维护、销售方面的工作。大型软件企业对新进员工,都有较长的岗前培训,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而中小微软件企业,对新进员工没有培训或者只有很短暂的培训,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专业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企业需求,提炼了本科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与方法,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胜任软件工程项目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管理和教学工作,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创新型软件人才。
3 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设计。本着学校以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基本特点和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确立了以“应用型”为导向,协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突出应用意识、强化能力培养、注重创新创业精神,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科学制定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3]。
教育部为了推动产学合作育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组织大型技术先进企业与高校共同实施2015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为了促进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武昌首义学院与中软国际教育集团签署了专业共建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软国际产学研基地”,探索一条集“学、研、训、产”四位一体的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立足国内、面向国际、人格健全、基础扎实、主动学习、系统思考,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软件技能型人才。以校级品牌培育专业建设为基础,加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依托中软国际优势资源,进行专业综合改革,凸现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采取“2.5+0.5+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优质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内容是:2.5年时间学生在校学习,学习软件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完成每学期安排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0.5年时间在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完成专业能力培养,1年时间学生到企业岗前实训、带薪实习。实施各阶段如图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全程嵌入中软国际核心系列课程,并由该公司技术专家讲授,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内学习,从而从根本上保障了学生从毕业到就业的无缝对接。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数理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工程实践、毕业设计。
3.1面向应用的课程知识体系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体系包括了软件工程专业所有的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而面向应用型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根据实际培养需求对课程关系进行重新配置,但是课程本身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每一门课程内容与知识进行改革与设计,以适应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特征。
随着校企合作深化,以开设符合IT行业前沿发展、社会需要的新课程,针对理论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相应调整,增设了桌面应用开发实践、网络数据库应用、物联网技术导论、微波射频技术基础、嵌入式应用开发等课程。明确了增设课程的学时安排,完成了教学大纲的制定,理顺了新增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了更好地确保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围绕课程改革,紧扣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入到课程与课堂教学之中;目前已有校级精品课程4门。同时以项目形式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近3年,本专业有4位教师获得校教学质量一、二、三等奖;承担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或科研项目共17项,其中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省级教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
借助中软国际“在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云平台”,建设校内在线教育云基地,通过在线学习和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实现在线开放课程,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建设学生在线学习社交平台——宅客学院,平台上提供了不同工作岗位的完整课程体系,近100多门课程,并且在不断持续更新;学生可以在线上学习、做作业、测验、答疑、社交,老师可以根据宅客学院提供的课件进行备课、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和作业、教学资料共享、进行章节测验、在线答疑和问卷调查等工作,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
3.2面向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是软件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工程实践、毕业设计。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总体上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比例,软件工程专业增设了综合实训,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其次,加强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对接,在第二课堂开展软件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资格认证、参与科研开发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增加理论实验课时和深化课程设计改革。课程实验主要侧重于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验证性实验获取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增加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实验课时的比例,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方式和评价制度。要求学生每次实验都要撰写实验报告;同时,制定详细的实验报告评阅标准,对教师的批改情况进行阶段性评比;对优秀实验报告进行展览和评比。
深化课程设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开设课程设计的课程必须有较强综合性、工程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如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UML与数据库应用、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课程,一般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用1~2周(不少于30个课时)的时间完成。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掌握软件开发技术与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引入综合实训环节。综合实训是综合应用2门以上课程知识,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引入综合实训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学校要求学生毕业前,掌握一个完整的开发平台:.NET平台,J2EE平台和LAMP平台。这些平台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和程序设计语言等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现了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其二,由于软件开发技术发展很快,学校所讲授的应用技术滞后于市场当前主流技术,学校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而Struts,Spring等框架技术探讨却不深入。引入综合实训,将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
(3)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建立校外实习基础,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本专业已建成5个专业实验室、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个校内实习基地和1个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与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的全球IT教育项目中国地区运营商合作,建立了“甲骨文信息类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我校与中软国际教育集团签署了专业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合作期间,中软国际派驻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授课,并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教学活动和课外素质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综合就业能力,学生入学签订就业协议,上市企业订单培养,入学即等于入职。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实训“双基地”: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创造新的教育和工程教学模式,从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考虑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二是以创业为导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创新创业,依托中软国际互联网云众包平台JointForce在校内构建卓越开发者联盟和卓越开发者工作室,建设校内科技孵化器,建设成为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软件开发项目交付基地。
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专家或优秀的项目经理人来我院讲座或授课,多方位拓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使培养的学生尽可能的与社会需求接轨。
(4)完善和改革毕业设计环节。通过近五个月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在项目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方案或方法,培养集成创新能力。
在毕业设计阶段,多数学生在校外找工作或者己经工作,没有精力做毕业设计。因此,可将毕业设计与综合实训或者将毕业设计与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进行协调管理。每个学生在综合实训或顶岗实习开始,可以提出申请,要求将所选综合实训的题目,作为后期毕业设计题目;或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开发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综合实训结束时,学生提交的实训报告,必须明确当前完成项目程度,毕业设计需要补充的功能,可作为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提交,依据报告完成的具体情况,给出成绩。顶岗实习结束时,撰写出毕业论文初稿,将毕业论文初稿作为顶岗实习的主要考核依据,给出顶岗实习的成绩。运用实践教学环节的逻辑关系改革毕业设计,有效提升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每学年本专业都有学生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5)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软件竞赛,参加竞赛的学生比例达专业人数的60%以上。组织学生参加由工业信息化部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蓝桥杯”大赛、湖北省软件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及学校组织的软件设计大赛等,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15人次,省级奖69人次。通过参加竞赛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团队人员一般为3~5人,项目执行时限为半年到一年,鼓励团队和其他学科交义融合,可以跨院系、专业、年级联合申报。近两年,通过指导学生获得学校的项目立项,相继取得第七届“蓝桥杯”软件创业团队赛全国选拔赛优秀奖,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湖北省银奖,其中创青春省级银奖是学校历年来零的突破。通过第二课堂,进一步推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4结语
软件工程专业通过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改进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新的面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适应软件产业人才市场需求,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学习软件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未来专业建设还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规范、硬件设备投入及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推进与软件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培养出有特色高水平的IT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伟光.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全面风险管控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6(1):70-71.
[2]王敏,黄薇,龚鸣敏,邓谦.民办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5(23):34-37.
[3]杨爱民,邓芳,高飞.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6(3):64-67.
[4]熊伟,洪玫.大学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1):59-61.
[5]王小波,曾明星,周清平等.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