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巧用多媒体,张显活力生机

2017-01-12 01:21林淑美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现代信息技术数学教学

林淑美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初中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新课程标准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

在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就有一条强调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明确指出初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机整合,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究和发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是改进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需要,是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需要。这样,应用信息技术将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能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所以,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改革的新课程标准,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自觉地进行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其中的全等变换等的函数图像,以及点、线、面、体的动感关系,都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动态再现过程,而信息技术为其提供有效的途径,能很好的再现其变化过程,把数学问题直观的再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发展学生思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较难理解,如果利用电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形象的展示出生活中“轴对称”的实际例子,则可以帮助其理解概念。例如在讲授无理数时,就可以做几张有关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背景资料和人物介绍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抽象性和严密性是初中数学的特点之一,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离不开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在一些概念知识的学习上先列举大量的实例或者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感性知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在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中,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对称图形世界”。我采用了Powerpoint2003软件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让他们寻找这些图形的对称性,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我选了一张蝴蝶的图片,并对它进行了形象的分解,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这样就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讨论——总结,逻辑思维也就得到了锻炼。

三、整合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三角形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在通过我的课件,学生归纳出了三角形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三角形的资料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讲授法是教育历史上最悠久,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在我们以前的授课时,运用最多的就是讲授法.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这种方式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变成了注入式或填鸭式.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双主教学模式”是目前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地体现.如在教学《相似形》中,要求学生判断哪些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从而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我先利用Powerpoint软件展示出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五角星等图案由学生辨认进而得出定义.在课堂教学中,这些鲜艳、明亮的图片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很大,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相似形的定义给出后,学生自己利用几何画板或者word软件画出不同的图形.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如讲到统计图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利用Excel软件对图表以及不同的图如柱形图,折线图之间进行转化.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想法,创新的观点,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故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特点,有利于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学校的现有条件,选择性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整合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江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茅育青.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M].江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3]解月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现代信息技术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