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之思考

2017-01-12 07:13陈伦志
考试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

陈伦志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诱导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媒介物。课堂提问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能巧妙置疑设问,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新课改中,一些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够,提问的原则把握不准,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严重制约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把握提问的原则、优化问题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勉强牵引,要激励而不是压制,要启发而不是代替。”从先贤的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提问,尤其是恰当的、有效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尤其应该注意。

如:某教师在讲完辛亥革命的内容以后问:同学们对辛亥革命的过程清楚不清楚?清楚。辛亥革命为什么能赶走皇帝?(一时语塞)。显然,这种情形在教学中司空见惯了。比如,教师对学生“对不对啊”、“好不好啊”之类的提问;问题过浅、无需思考的提问;题意笼统、题目过大的提问,等等。“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产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一、有效性提问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是有效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实现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有效性提问作用不可小觑。一些教师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时只有形式而无实质,教师在课堂上的无效提问现象较为突出。

(一)课堂提问没有方向性,浅显琐碎的问题过多。

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提问时只要求学生简单地以“对”与“错”作回答,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虽然具有一定的提问量,但没有实质性的思考,导致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提问准备不充分,随意性较强。

有些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不关注学情,在课堂上随意设问,想起什么问什么,结果使所提问题要么过浅,要么过深,要么不着边际,可有可无。

(三)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

多数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搭花架子”,提问时,生怕时间不够,只留几秒钟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未想好答案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结果导致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信心,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评价枯燥,无法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答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判断“对”或“错”的层面上,并未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向、指点迷津的作用,更有甚者,对学生的回答不理不睬,未作评价就让学生坐下。

二、采用多种途径,使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更具有效性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课堂气氛随之活跃。提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大有裨益。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首先必须学会向学生提问。现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素:(1)围绕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使学生领会要求;(3)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4)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5)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回答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师应准确把握提问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提问。

1.联系实际。就是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如台湾问题,教师可提供当前的重要材料,如针对“台独”分子的猖獗、两岸的交流、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台海问题的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斗志。

2.以旧促新。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难点、重点和疑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时,教师设置了“全面内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有什么意义?”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内战从战略防御阶段发展到进攻阶段,从而导出今天的新课,战略决战阶段,达到以旧促新的目的。

3.合理运用等待和赏识激励。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首先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2)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回答更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应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应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对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利于以后的学习。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遵循提问的原则,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有效问题,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师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