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
—— 以新疆师范大学内地预科生为例

2017-01-12 03:40朱肖肖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普通话选项少数民族

朱肖肖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
—— 以新疆师范大学内地预科生为例

朱肖肖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以新疆师范大学文光校区内地预科班中的伊犁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对他们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学习,语言态度以及文字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得出相关结论,并结合当前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提出中肯的建议。

维吾尔族;预科生;普通话;普及度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内地预科生,指的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其汉语水平没有达到HSK八级或MHK三级甲等,为使其进入内地上大学时适应大学环境而进行的为期一年或两年的汉语学习,这种模式已成为民族教育的普遍模式。新疆师范大学的内地预科生集中在文光校区,学生来源为全疆各个地州,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母语种类繁多。本文调查对象为伊犁州直维吾尔族学生,小时候最先会说的话均为维吾尔语。总样本量为72份,年龄都在15到20岁之间,其中男学生21名,占总比例的29.2%,女学生51名,占总比例的70.8%。来自城镇的调查对象有49人,占总比例的68.1%,来自乡村的调查对象为23人,占总比例的31.9%。调查对象中的人员均未有离开本地在外地生活的经历。

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来源是国家社科基金总课题的主调查问卷。但是由于调查对象的局限性,因此在调研过程中,主要采取一对一式的访谈法。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精准性,调研全程实施录音。

二、调查数据分析

文中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跟随调查问卷的结构,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语言使用情况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使用范围有大有小,小到家庭式的封闭式的交际空间,中到学校等半封闭式的交际空间,大到集市等公共场合式的开放式的交际空间。由于学校教育的环境使然,预科班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说普通话和自己的母语。此外,还有35人,即48.6%的学生会哈语。还有三人,即4.2%的人会其他类语言。下面综合在这几种场合下预科生的语言使用情况。

表1 调查对象在本地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1]

由表1中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在家最常说的语言为维语,人数为60人,占总比例的83.3%。有10人选择其它语言,占总比例的3.9%,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混合婚姻家庭中。仅有2人选择普通话,占总比例的2.8%。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父母皆是民考汉的高学历人才,从小要求孩子讲普通话。

在本地买东西时,有10人选择普通话,占总比例的13.9%。有18人选择使用维语,占总比例的25%。有44人选择使用对方所使用的语言,占总比例的61.1%。但选择对方所使用的语言也大多是普通话。在本地医院看病时最常说的语言中,有39人选择使用普通话,占总比例的54.2%。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地汉族医生多于少数民族医生,且汉族医生医术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医生。因此,病人倾向于去汉族医生的诊所看病,这样就多选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仅有5人选择使用维语进行交流,占总比例的6.9%。有28人选择对方所使用的语言,占总比例的38.9%。据调查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医生首先选择哪种语言询问患者病情,许多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医生,在给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病人看病时,他们已学会所在区的少数民族语言。这样就保证了不论对方会不会汉语,都能达到自己看病救人的目的。这样,少数民族病人也自然跟随医生语言,使用同样的语言进行交流。

在本地政府部门办事时最常使用的语言中,有36人选择普通话,占总比例的50%,据调查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一方面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员,即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公务员”,他们明确要求在工作时使用普通话,这就一方面带动来办事的少数民族人员在语言上和他们接近,也使用对方能听懂的普通话;另一方面,针对预科生来说,在高中大多是上的民汉双语学校的民族班,都有一定的汉语水平基础,即我们通常讲的“双语人”,在正规场合他们都倾向于选择普通话进行交流。有7人选择使用维语,占总比例的9.7%。有29人选择对方所使用的语言,占总比例的40.3%;在学校最常使用的语言中,有5人选择普通话,占总比例的6.9%,这主要在和汉族老师进行交流时使用。有59人选择维语,占总比例的81.9%。民族的认同感和母语的归属感让他们在课下交流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母语。有8人选择对方使用的语言,占总比例的11.1%。这主要是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并不是维语,而是哈语、蒙语等语言,对于一些“多语”、“双语”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自如的运用这些语言和自己的同学进行交流。

(二)普通话能力

鉴于本次调查的对象的明确指向性,即他们都是母语为维语的学生。因此,在普通话能力的评价方面,我们采取主客观的评价标准,即调查对象自我普通话程度评价,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普通话程度的评价。与调查全国普通话程度的方法一样,本次调查将普通话的程度分为七个等级,分别是:能流利准确地使用、能熟练使用但有些音不准、能熟练使用但口音较重、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能听懂但不太会说、能听懂一些但不会说、听不懂也不会说。其中1到4项为具备普通话的能力,5到7项为不具备普通话的能力[1-3]。此外,为了全面而准确地描述调查对象的普通话能力,在本调查问卷的最后还设计了一道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普通话能力客观评价的题目。根据这“五是二不是”的七个标准,我们来看一下预科生的普通话能力。

表2 普通话程度主客观评价比例(%)

由表2可知,有95.8%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普通话能力,其中有7人(9.7%)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很高,能流利准确地使用;有43人(59.7%)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较高,能熟练使用但有些音发不准;有10人(13.9%)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点低,能熟练使用但口音较重;有9人(12.5%)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比较低,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有3人(4.2%)认为自己仅能听懂但不会说。在这72个学生中,具备普通话能力的有69人,仅有3人认为自己不太会说普通话。相比之下,调查员的评估中所有的调查对象都具备普通话的能力,高于调查对象主观评价4.2个百分点。其中,有3人(4.2%)普通话水平很高,低于调查对象主观评价5.5个百分点;有38人(52.8%)的普通话水平较高,低于调查对象主观评价6.9个百分点;有23人(31.9%)的普通话水平有点低,高于调查对象主观评价19个百分点;有8人(11.1%)的普通话水平较低,低于调查对象主观评价1.4个百分点;调查者认为没有人不太会说普通话,低于调查对象主观评价4.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72名调查对象中有33人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评价与调查员的评价一致,有39人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评价与调查员不一致,其中有24人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评价高于调查员的评价,有15人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评价低于调查员的评价[1]。

(三)普通话的学习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了解学生普通话的学习情况:学习普通话的途径、学习普通话遇到的困难、学习普通话的目的以及学习普通话期望达到的水平,详见表3-6。

表3 学习普通话的途径

注:本题是多选题,因此人数相加大于72人,比例相加大于100%。以下多选题同此。

由表3可知,在普通话学习途径中,学校学习和看电视听广播是主要途径,有70人(97.2%)选择学校是他们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途径,但也看到看电视广播的比例甚至比学校学习的比例还要高出1.4个百分点,有71人(98.6%)选择是通过看电视听广播学普通话。排在第三位是社会交往,有39人(54.2%)选择通过社会交往学习普通话,低于排在第二位的选项43个百分点。排在第四位的是家人影响,有30人(41.7%)选择是受家人影响学习普通话,低于上一选项12.5个百分点。排在最后的是培训班学习,仅有7人(9.7%)选择通过这一途径学习普通话,低于上一选项32个百分点。

表4 学习普通话遇到的困难

由表4可知,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是周围说汉语的人少,说汉语的机会少,选择这一选项的有54人,占总人数的75%;其次是找不到汉语说得好的人教,选择这一选项的有35人,占总人数的48.6%,低于上一选项26.4个百分点;第三是说汉语怕别人笑话,选择这一选项的有27人,占总人数的37.5%,低于上一选项11.1个百分点。最后,有13人认为汉语不难,无此情况,占总人数的18.1%。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的语言环境较好,有利于他们快速学习普通话。

表5 学习普通话的目的

由表5可知,同其它民族的交往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最主要和最首要的目的,有71人选择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98.6%,仅有1人未选。排在第二是喜欢普通话,有63人选择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87.5%,低于上一选项11.1个百分点。排在第三的是更好的找工作,有58人选择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80.6%,低于上一选项6.9个百分点。排在最后的是单位学校要求,有51人选择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70.8%,低于上一选项10.2个百分点。

表6 学习普通话期望达到的水平

由表6可知,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自己的普通话能达到熟练准确地使用,有67人选择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93.1%。在调研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达到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三级水平。排在第二的是比较熟练准地使用,有3人选择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4.2%,低于上一选项88.9个百分点。排在第三的是进行一般交流就行,有2人选择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2.8%,低于上一选项1.4个百分点。由表5、表6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和希望普通话达到的水平还是有密切联系的。

(四)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是本课题调查的重点,也是总课题的调查重点,关系到如何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推广普通话。在这一问题上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5道问题,分别是:本地小学用哪种语言教学,本地中学用哪种语言教学,普通话在您的交往中的作用,普通话在全国的影响力,全国各地哪种语言最重要。

表7 在本地的中、小学用哪种语言教学

由表7可知,在当地的小学教育中,有41人认为应该实行民汉双语教育,占总人数的56.9%。有23人选择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占总人数的31.9%,低于上一选项25个百分点。有8人认为应该使用维语进行教学,占总人数的11.1%,低于上一选项20.8个百分点,这部分中的绝大部分人认为在小学用维语教学,在中学用维汉双语教学,这样自己的弟弟妹妹就可以既不丢失自己的母语,同时也能学好普通话。在当地的中学教育中,有35人认为应该用民汉双语进行教学,占总人数的48.6%,与当地小学教育相比,低8.3个百分点。有34人认为应该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占总人数的47.2%,这与上一选项比例相当,仅低1.4个百分点。仅有3人认为应该使用维语进行教学,占总人数的4.2%,低于上一选项43个百分点,选择这一选项的学生主要是民族自尊心的存在感过强。总体来说,调查者都支持在本地教学中使用普通话,中学高于小学。

表8 普通话在您交往中的作用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力

由表8可知,在普通话在交往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上,绝大部分预科生认为普通话在交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有66人选择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91.7%。有5人认为普通话的作用是一般,低于上一选项84.8个百分点。只有1人认为普通话在他的交往中没影响力。这主要是民族自尊心过强。

在普通话在全国的影响力这一问题上,所有学生都承认普通话在全国是有影响力的,只是影响程度不同,有70人认为普通话在全国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占总人数的97.2%。仅有2人认为普通话在全国的影响力一般,占总人数的2.8%,低于上一选项94.4个百分点。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在全国,普通话是最重要的语言。

(五)文字使用情况

由于本课题的调查对象是在校预科大学生,所以在问卷设计部分有文字识读和使用问题,共包括三个问题:您会不会汉语拼音、您的汉字识读水平、您的汉字使用水平。

表9 汉字识读水平

由于调查对象中所有的预科生都会汉语拼音,因此,此处不在列表说明。由表9可知:绝大部分的预科生的汉字识读能力基本没问题,有61人选择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84.7%。这部分人在高中大都上的民汉双语学校。有7人认为自己的汉字识读能力完全没有问题,占总人数的9.7%,低于上一选项77个百分点。仅有4人认为自己的汉字识读有一定困难,占总人数的5.6%,低于上一选项4.1个百分点。这四位学生在高中时上的是民语学校。

表10 汉字使用水平

由表10可知,认为自己的汉字使用没有问题占总人数的62.5%。在调研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表示用汉语写请假条没有问题,将近一成的学生表示能用汉字写300字以上的作文。有23人认为自己使用汉字有一定困难,占总人数的31.9%,低于上一选项30.6个百分点。有3人认为自己使用汉字完全没有问题,占总人数的4.2%,低于上一选项27.7个百分点。这3位学生均表示自己可以用汉字写500字左右的作文。仅有1人认为使用汉字很困难,占总人数的1.4%,低于上一选项2.8个百分点。

三、结论

基于以上五个方面的数据分析,我们对本次调查结果从语言使用情况、普通话能力、普通话学习、语言态度、文字使用情况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不同的交际场合决定普通话的使用频率

由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场合越正式,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就越高。从家到学校再到公共场合,普通话使用的人数是递增的,比例是呈上升趋势的。由在家时的2.8%到在医院看病时的54.2%,普通话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民族语言逐渐失去其区域优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使用环境越复杂,人们就越倾向于选择使用多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进行交流,比如在医院看病或者在政府部门办事时,绝大部分人都会主动选择普通话进行交流。语言使用环境越单一,人们就自然会选项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交流,比如在家里。

(二)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但都具备普通话的能力

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但都具备普通话的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调查员的客观评价有出入,其中有39人的自我评价与调查员的客观评价不一致,有24人自我评价过高,有15人自我评价过低。由于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高中接受教育的学校水平不一,导致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首先,民汉合校的高中毕业生普通话水平高于民校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其次,来自城镇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三)学习普通话遇到的困难较多,但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较高

虽然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普通话,但是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还是遇到许多困难。学校是学习普通话的重地,但语言环境的缺失,是同学们学习普通话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也为学习普通话创造了机会。怕别人笑话这一心理因素也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占总人数37.5%。但为了以后的就业或与其他民族交往,很多人对学习普通话表现出来积极性,大都希望自己的汉语水平达到最高水平。

(四)承认普通话的重要地位,对民族语言也表现出维护的一面

对于普通话的作用和影响力,学生们普遍持肯定的态度,这说明对普通话成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是认可的。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又表现出维护民族语言的一面。有过半的人主张在中小学教育中使用民汉双语,远高于主张使用普通话教学的比例。这也表现出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语言的归属感。

(五)具备一定的汉字基础

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汉字水平,有过半的学生在汉字认读和使用方面基本没问题。但对于汉字使用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也占一定比例,这说明普通话的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这一部分人是学习普通话的主要成员。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

四、建议

(一)学校明确对少数民族教师的要求,规定进入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的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4]

在党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帮助新疆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年人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坚定不移地依法推进双语教育,到2020年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新疆师范大学文光校区是我们培养双语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尤其是少数民族教师的普通话能力和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汉语学习。但在调研中,据学生反映,少数民族老师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频率更高。因而,学校在招聘和培训少数民族教师时,硬性规定其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汉语学习和使用环境。

(二)学校在除了汉语课以外,多增加汉语类的活动,比如演讲、读书会、辩论赛等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在学校只是单纯地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汉语,另外就是自己在课下听广播,看汉语类的电视。没有系统性地有组织地参加一些汉语类的活动。在我们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我记得是少数民族班长代表发言,她本科就是在新疆师范大学读的,由于缺乏类似的活动,在台上她的发言讲的磕磕巴巴,极不流利。因而,学校应积极主动的组织各种实践活动,鼓舞学生踊跃参加,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增加他们学习以及锻炼的机会。

(三)学校应明确规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测试(MHK)三级以上的标准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测试是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实际,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2]。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尤其在内地两年制的预科班中,还有个别学生没有考过MHK,甚至不打算考MHK的。因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学校的强制干预,在学生的入学教育中,明确规定:MHK达不到三级以上者,不能取得毕业证书。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汉语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学生参加MHK考试,提高他们的汉语应用能力。

[1] 宴坤,黄晓东.新疆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8(8):91-96.

[2] 段宁芬,李志忠.新疆高校民汉合班中的维吾尔族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4(8):47-52.

[3] 段宁芬,李志忠.南疆维吾尔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抽样调查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6(12):46-49.

[4] 周珊.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的认同[J].新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11-116.

(责任编辑、校对:任翠香)

A Survey of Mandarin Use for Minority Students in Xinjiang: A Case Study of Mainland Preparatory Students at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U Xiao-xiao
(School of Liberal Art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7, China)

Uyghur preparatory students at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were poll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for the purpose of knowing their use of oral and written language,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ir attitude towards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how they learn languages. And SPSS data analysis software is used to analyze their answers and draw conclusions. In addi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about the current national policy on language.

Uyghur; preparatory students; mandarin; popularity

H002

A

1009-9115(2016)06-0047-05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6.011

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14ZDB100)

2016-05-04

朱肖肖(1993-),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

猜你喜欢
普通话选项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