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霞,周 燕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江苏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综合评价
罗 霞,周 燕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密度及城镇数量发展较快,人口城镇化呈现出增速快、老龄化程度高、生育率低的特点;但是,江苏省空间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二者发展不协调的现状直接影响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人口城镇化制度、区域分类发展的对策建议。
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因子分析;江苏
新型城镇化具有“二元”化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以人口城镇化率来表示,反映出新型城镇化的外在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区域“城市性”[1]程度的提高,即城市人口规模较大、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城市人口和生活方式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程度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得到提升,反映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长三角经济发展区的主要省份之一。从全国城镇化发展情况来看,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密度及城镇数量发展较快。截止2015年,江苏省常住人口为7 976.3万人,农村人口为5 304.2万人,以非农人口所占比例来衡量的城镇化率为67.04%;江苏省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8 905.27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江苏占20.98%。从整体来看,江苏省城镇化建设具有起步早、发展快的特点,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
1. 人口城镇化现状
江苏省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生产力布局最合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其中江苏省人口城镇化率为60.22%,但是与上海89.3%的人口城镇化率相比低了近30个百分点。以“六普”提出的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为统计口,江苏省的人口城镇化率变化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江苏省人口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江苏省内各个区市之间城镇化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南京最高为77.9%,宿迁最低为48.3%,最高与最低之间差距高达29.6个百分点,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图1 1990-2015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与此同时,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发展也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江苏省人口总量来看,增长速度逐渐趋缓。截止到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统计数据为7 976.3万人,与上年度末相比,增加了16.24万人,同比增长0.2%,其中女性人口3 961.65万人,男性人口4 014.65万人;从年龄段分布来看,0-14岁人口1 064.09万人,15-64岁人口5 912.89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999.3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05‰,比上年下降0.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03‰,提高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02‰,比上年下降0.41个千分点。由此可见,江苏省人口发展已经从高出生、高增长、高死亡“三高”阶段过渡到低出生、低增长、低死亡“三低”阶段。第二,省内各个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存在比较大的差别。由图2可以看出,南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泰州、镇江、扬州人口增长率均低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而苏州和徐州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2 2015年江苏省各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
根据国际上的通常看法,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2]。如表1所示,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表明,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 230 180人,占13.0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6.6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为59 861 916人,占76.10%,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及以上人口为8 567 807人,占10.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4.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说明江苏省老龄化进程在加速发展。以此预测,未来江苏省老龄化速度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快。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晚育,甚至选择做丁克家庭,因此,出生率水平不断降低,少年儿童所占的人口比重也逐年下降,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及福利水平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因而人口死亡率降低,使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应上升。
表1 江苏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区域分布
图3 江苏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
2. 空间城镇化现状
空间城镇化体系分布不合理。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围绕“三圈五轴”的城镇空间结构框架为目标,构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3个都市圈,促进了核心城市功能的完善,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优化城镇和产业空间的布局,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流动,已经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城镇体系结构。2005年,全省共有建制镇1 191个,城市44个,其中,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别为5个、6个、15个、18个。但到2015年,全省建制镇减少到877个,城市减少到39个,其中,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别为7个、9个、17个、6个。10年间,江苏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减少了12个,建制镇减少了314个,现有的小城镇过度集中在长江两岸地区,在空间分布上显得不合理。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城镇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形成相对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是实现城市规模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递次升级的重要条件。
其次,江苏省空间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0年以来,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行政推动作用仍占有重要地位。突出表现在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变动,即撤县设区、建设开发区来推动城市建成区和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扩张,由此带来城市空间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2000-2010年,江苏省13个辖市市区土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分别年均增长7.68%、9.00%,而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仅有5.31%,致使人口密度不升反降,由每平方公里935人下降到805人,下降13.86%。江苏自2003年就实施了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改革,但由于依附于城乡户籍上的相关政策和社会福利没有完全剥离,长期形成的与户籍捆绑的行政管理模式没有根本改变,致使进城农民难以及时转为城市居民,并且长期在城市生活下去,即使是已完全失去土地、长期在城市就业且有稳定收入和住房的农民,也难以全部改变身份并融入城市社会,进而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各种公共服务和权利,因此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不匹配的程度较为严重。
3. 经济与产业城镇化现状
截止2015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体现出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及生产要素、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城市经济产出GDP实现占全省51.64%的地区生产总值、51.33%的第二产业增加值、56.31%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了占全省57.69%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2005年相比,13个省辖市随着市区土地面积、总人口占全省比重的提高,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所占比重也有所提高。5年间,13个省辖市市区土地面积、总人口分别增长24.42%、16.85%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了124.56%、154.11%和143.60%。此外,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城市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2005年,13个省辖市市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3.05∶57.07∶39.87,2010年变化为2.71∶52.20∶45.09,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从2005年到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4.24%提高到32.97%,提高了8.7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75个百分点[1]。
实现城镇化的六项要素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环境城镇化、生活城镇化、科技城镇化和保障城镇化六大方面的内容[2]。以城镇化系统的整体目标为前提,将城镇化系统进行逐层分解,从城镇化的各个目标分解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从而作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本文以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法为基础对江苏省城镇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x1,x2…xP表示原始变量,并且是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变量,F1,F2,…Fm表示因子变量,且m〈p。该模型表示成矩阵形式为
其中,F为因子变量或公共因子,A为因子载荷矩阵,aij为因子载荷,是第i个原有变量在第j个因子变量上的负荷。ε为特殊因子,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变量所揭示的部分。
本文通过调研及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江苏省历年统计资料,收集相关数据,用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和因子特征根,并根据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来确定最终提取的公共因子。根据软件分析结果可知,旋转后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有4个大于1,分别是16.560、4.663、1.609 和1.061。前4个主成分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95.573%的信息量,即解释了江苏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标准差的95.573%,解释程度比较高。因此选择前4个主成分作为定量评价的公共因子。
对于所选取的4个公共因子,利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反映主因子与原有指标关联程度的因子载荷矩阵。由载荷矩阵可以看出,主成分F1解释的变量是X1、X2、X3、X4、X5、X7、X11、X12、X15、X16、X17、X18,集中反映了人口的城镇化水平、经济水平和经济外贸依存度、生活的城镇化水平信息。主成分F2解释的变量是X8、X9、X13、X14、X19、X21、,集中反映了科技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环境城镇化水平等信息。主成分F3解释的变量是X6、X22、X23、X24,集中反映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保障覆盖水平的信息。主成分F4解释的变量是X10、X20、X25,集中反映的是恩格尔系数、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信息,该变量是整个系统变化最不显著的变量。
再对公共因子采用回归算法计算因子得分矩阵,由此可以写出主成分F1、F2、F3、F4的表达式,利用各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得到综合评价函数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在人口、经济方面表现突出,而在经济结构、城市开放度、科技水平方面的发展不尽理想。以上结论充分说明经济、人口是推动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城市的开放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则制约了江苏省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环境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上的作用较弱。
1. 完善人口城镇化制度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处理好农民市民化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规模转向城市。按照现行的人口城镇化统计口径,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虽然常住在城镇,但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并没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3]。因此,要合理处理农民工市民化,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对就业制度、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市政公用事业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多方面消除政策性障碍,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问题,把符合条件、来自农村的人员逐步转变为真正的城市居民,让他们在劳动就业、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切实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谋求城镇化模式的新突破,统筹考虑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其他各方面条件,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2. 分类指导区域城镇化发展
基于江苏南北在经济发展水平及工业化、城镇化实现程度的差异性,区域分类指导非常重要。经过近10年的发展,江苏各市区域间的差异在缩小。但是,城镇化达到的水平及所处的阶段并不相同。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已实现地区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侧重点应放在“面”上,着力提升发展城市群和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区域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而苏中、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虽然也超过50%,仍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与苏南地区的差距较大,加快发展对全省意义重大。从目前情况看,长江以北地区城市数量仍然偏少,特别是苏北地区,2015年每百万人口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0.3个,并且除徐州、淮安2个特大城市和盐城、连云港、宿迁3个大城市外,仅有新沂、邳州2个中等城市和东台、大丰2个小城市。苏北、苏中地区下一步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点”上,大力发展各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把小城镇建设与承接产业转移有机结合起来,选择建制镇和部分条件较好的中心镇,通过采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为返乡农民工定居小城镇提供政策支持等措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人口能力,进一步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
3.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板块经济,突出区域特色,发展县域经济。从整体看,当前江苏城镇发展关键的问题仍然是城市数量太少,规模不合理,县域经济发展不力。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城市数量增加了,才能实现城市规模由小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递次升级[4],同时促使各类生产要素依据市场法则分别流向各类城市,通过充分发挥县域城市的作用,实现城乡统筹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大中城市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6]。在立足县域实际的条件下,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群,促进内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优化配置,发展具有县域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推动县域城镇化进程。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而且可以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个现实选择。
综上所述,江苏省各个城市的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整体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总体上空间城镇化较人口城镇化发展更快,且人口城镇化发展呈现较快的老龄化趋势。经济与产业城镇化方面,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不能合理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1] 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8-90.
[2] Friedman J. Urbanization Planning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73: 105-110.
[3] 王飞.我国农村城镇化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4(4):65-69.
[4] 宁越敏.中国城镇化特点、问题及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 2012(10):19-27.
[5] 李超,王彬,万海远.中国城镇化十年:经验,问题与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13(1):75-79.
(责任编辑、校对:刘俊萍)
Status quo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LUO Xia, ZHOU Ya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Taizhou Colleg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aizhou 225300, China)
With quick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he number of urban areas, urbanization is developing fast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process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rate, quick aging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low fertility rate. A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quicker than the growth of urban population, the inconsistency will directly affect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factor analysis is adopted to evaluate Jiangsu’s urbaniz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adopting different polic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region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space urbanization; factor analysis; Jiangsu province
F061.5
A
1009-9115(2016)06-0117-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6.027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5SJB107),泰州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RKX201617)
2016-05-22
罗霞(1977-),女,四川内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