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嫒琳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广泛应用,数字终端和互联网成为推动高校教学创新与教学变革的强大外力。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还要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教学理论等层面的综合信息素养,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and digital terminals and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 powerful force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master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have th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literacy which includes information teaching desig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inform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information teaching theory and other aspects, so as to achiev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师;信息化;能力
Key words: Internet+;university teachers;information;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196-02
0 引言
2012年,学者张艳提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定义为: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为目的,在教学中运用信息与传播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教学反思的过程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4年发布的第34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个人计算机网民规模,达5.27亿,人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长达3.7小时。《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指出“移动”、“开放”和“参与”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最为核心的词汇,而广大高校教师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需求不断加大。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及评价,MOOC教学平台、智慧教室、大数据分析、信息化互动等工具的使用都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化教学能力不仅指教师应掌握信息化工具的操作,获得信息化思维能力比掌握特定信息化工具和技能更为重要和持久。
1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学的变革
1.1 “电子土著”与“数字移民”
美国著名学习软件设计家Marc Prensky早在2001年发表的《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一文中,就按信息技术接受与应用程度将学习者分为“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s)和“数字难民”(Digital Refugees)三大类。“数字原住民”是指在数字时代成长的新生代,他们能熟练地应用数字工具和现代通讯方法。“数字移民”指年纪较大的成年学习者,他们成长时很少接触数字技术工具,成年后开始学习数字科技,经过长时间的学习适应了数字化环境,能与“数字原住民”有效沟通。“数字难民”指难以融入数字环境文化的老年学习者。
当今高校学生是典型的“数字原住民”,堪称“电子土著”,一出生便生活在互联网与手机已然存在的时代,天生就对数字化设备好奇、敏感,敢于尝试、乐于接受信息。他们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超文本的、跳跃的特点,更喜欢视觉化、图表化的表达方式,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喜欢“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善于利用互联网快速搜索获取信息,接受学习新事物能力更强,掌握新技术更加迅速。而部分高校教师生长的年代经历了数字技术从无到有的进程,接受的教育多为传统教育。当“数字移民”遇到“电子土著”,传统教育方式较之以往已然受到挑战。“互联网+”环境下,身为“数字移民”的教师比学生更加需要提高信息素养。
1.2 MOOC与高校教育的变革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广泛应用,数字终端和互联网成为推动高校教学创新与教学变革的强大外力。MOOC与“翻转课堂”的出现被认为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给教师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带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MOOC的本质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全课程在线生成,是信息化的课程。MOOC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从心理上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要求。在MOOC形式下,教师不仅要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还要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教学理论等层面的综合信息素养,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14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把“教师数字媒介素养不足”作为阻碍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重要挑战之一,并且强调数字媒介素养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日益重要的关键技能。
2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化教学己不可避免地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关注。它就像每一个新生事物一样,需要经历认知、体制化,最终成为成熟的化会群体活动。目前,信息化教学从认知层面来看,仍界于被动接受和主动学习的过渡阶段。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宏观上是国家的政策,微观上是学校信息化引导、教师能力主动提升。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2.1 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驱动力
“互联网+”已经给信息化教学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并成为了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外在动力。学校作为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为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扩大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激活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潜在需求。2013年以来,“985工程”高校率先在“爱课程”网、“学堂在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好大学在线”陆续开设MOOC课程。截止到2015年3月,清华大学本校的MOOC课程达到98门,并发布全国其他高校MOOC课程13门。2014年5月8日,“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www.icourses.edu.cn)开通,目前已有近600门MOOC课程发布,其注册人次在2014年11月份之前已突破100万。除了这些规模较大的MOOC平台,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发布的数据显示,已有超过120所高校先后实施了MOOC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的“985”高校都参与其中,MOOC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高等教育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校在力推MOOC的同时,使教师意识到目前面对着诸多挑战,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教师不适应时代带来的变化,积极提升自我,则要被时代所抛弃,从而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驱动力。
2.2 细化培训对象,开展针对性培训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普通的信息化教学培训简单粗放,难以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高校可以按照按职称、专业、年龄段等维度进行分类,同一分类的教师往往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需求具有趋同性,经验分享和探讨更容易获得启发。如按教学专业进行分类培训,有助于同类型信息化教学经验的分享学习;按职称进行培训,使处于同一科研教学阶段的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共性能有效促进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交流与学习;按教龄分类培训,主要考虑不同年龄段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能力,提高培训效率。
2.3 重点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训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必须走信息化教学之路。在培训内容上,除了基本教学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外,高校必须重点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的培训。包括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改革、信息化教学评价与方法论、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在线课程建设项目教改实践、开展合作性、研究性教学能力培养等,重点培养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组织教师观摩本校MOOC与翻转课堂,切实感受信息化教学改革带来的学习革命。
3 结束语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对于促进高校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庆,胡翠梅.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7).
[2]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3]张杰夫.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五大革命性影响[J].人民教育,2015(13).
[4]曲大为,赵福政.“互联网+”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刍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4(03).
[5]毛姣艳.“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科技广场,2016(3).
[6]牟智佳.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巧题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12).
[7]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