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恩
摘 要: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服装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TS941-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205-02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服装专业作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专业,校企合作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及专业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中国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充分认识到院校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服装企业的发展需要,所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途径,以服装产业为背景,加大高校服装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从企业人才需求、教学实践体系等角度,积极探索具有创新能力及创业精神的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服装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力求更好的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目前无论是高等学校服装专业还是中职学校服装专业都非常注重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改革。其中涉及到教学组织和管理的深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促进等方面。而在服装专业领域,在保障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下,如何加强校企的紧密合作,双方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更好地为企业输送人才,成为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探讨的重点。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1.认识不足。首先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也是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企业考虑到生产秩序、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学生安全、生产安全等因素,缺少合作热情其次,学校对于如何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缺乏系统考虑,没有确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
2.目标冲突。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在专业设置方面,如何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毕业生出路,满足社会需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3.地位差距。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实习基地提供、赞助捐款、员工培训等方面,这种合作还停留在经验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可供推广的模式。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良性循环机制的,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能将职业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校企合作最大效益。
二、服装企业对人才的质量的需求
随着近年来中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短期培训的学生就业人群的激增,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对服装专业人才提出更高方面的要求:(1)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从业素质;(2)掌握服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正确方法,具有较高的绘画技能,专业服装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3)具有服装,服饰的审美能力。具有独立进行服装艺术设计实践基本能力,具有依据社会需求和行业状况,把握消费市场快速灵活完成设计方案的能力;具有独立进行服装结构的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具有进行服装加工工艺的独立操作,进行服装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与指导的能力;(4)掌握相应的行业规范、标准和业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5)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操作并初步具有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7)学习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课程,具有较高的艺术、美学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心理素质;(8)了解国内外服装设计的发展动态,并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能力。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社会调查,服装企业需要的人才大同小异,一是服装一线工人;二是工艺流程分析师;三是制版和服装推版人才;四是服装工艺师;五是服装生产管理与检验人才;六是服装跟单人员。现今很多服装企业现有人才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供、产、销”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另外,企业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关注,企业并不需要特别有才气,有个性的人才,需要的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虚心好学,踏实肯干能吃苦的人。这样的人可塑性强,有发展空间,并且留得住。”
通过调查指数统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技术与能力素质需求的实际情况。通过这些实际情况,学校可进行针对性的服装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把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适应企业需要。对服装企业人才质量观的把握是学校改革自己教育模式的关键,当学校以企业对质量观的需求为目的去培养人才,校企合作的方向才能最终形成一致。
三、中职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1.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能放下架子,端正心态,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眼高手低,缺少吃苦耐劳精神,故在就业之路上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只有从基层一线做起,经过磨练和挫折才得以成功。因此,吃苦耐劳精神在人生之旅上尤其显得重要。
2.学生在某一单位长期服务的意向不够,当实习期满学有所成时就不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的用人协议,这样导致用人单位对学生失去信心,一些重要的职务不愿意让这些学生担任。
3.教学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实习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调研中,各校友及用人单位反映最多的是学生的实习。实习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开展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甚至发展前途。
四、中职院校服装专业教学思考
在进行服装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教学创新的根本在于结合专业课程,完成实践环节。
首先,把握市场的规律,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新课题、新观念、新知识带到专业教学的实践技能中去。这也正是当今职业教育所提倡的产、学、研体系的建立。
其次,定单式教育模式的筹建。所谓定单就是锁定企业,在充分了解企业所需岗位、所需人才,签定培养、就业协议,紧紧依托企业,通过“定单”教育培养服装专业人才。定单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到位,教育方法多样。学校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其适应能力强。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入学就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使学校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事实上,我们往往将精力放在招生宣传上,缺乏对市场上所需人才的了解,在设置专业课时,不能很好地从社会的需要入手,具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无形中形成了人才需求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脱节,造成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其三,专业再选择。我国现今的服装行业可分为市场分析,款式设计,面辅料供应,版型设计,样衣制作,排版设计,裁剪师,工艺设计,跟单员,生产管理,营销策划,产品报价,店面陈设,市场管理等。这些都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必然存在。诸多的内容要想面面俱到不太现实,毕竟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妨将课程设置按模块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在统一修完专业基础模块的课程内容后,根据自身的特长及优势再选择专业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长项发挥上易见成效。其次,通过某专业的技术模块的学习,有效的增强了自信,在择业过程中目标明确不放任自流。
第四,校本教材的编写。服装专业的教材较多、较零乱,并不实用,应为适应教学要求编写校本教材,按服装的九大基本款为项目,从制图制版、裁剪、工艺制做、熨烫要求、技能考核、工艺单教学等方向编写符合现代生产技术要求的校本教材,如女衬衫项目教学法校本教材、男西装的教学法校本教材,使学生学起来循序渐进,避免手忙脚乱。
五、调研后的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分析,我们初步形成今后一段时间我校服装专业建设的意向:
1.明确定位服装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出来具体从事什么岗位或能胜任什么岗位。
2.教学计划以就业岗位为中心,以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力为两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计划。
3.课程设置,淡化理论与实践课程概念,以够用为原则,突出“教、学、做”的教学理念。
4.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在学校最大的收获就是打版,懂服装工艺、制作,然后向设计、管理或营销方向发展,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5.关注情商的培养:“情商重于智商”,一个人技术好,并不等于成功,人品加技术才等于成功。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学校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也不可少。要培养学生做事情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
6.提供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很多企业用人的习惯,就是拿来就用,学校应给学生制造多项技能训练机会。
7.做好成功经验的教育:毕业生其实很注意母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以母校的繁荣而自豪、而信心百倍。学校应多做好“产品”(毕业生)的“售后服务”,把成功学生有计划地请回来,给在校生上课,他们讲述社会上创业的艰辛,容易引起在校生的共鸣,可以鼓励在校生善于从小事情做起,永远不要失去信心。
8.加强毕业生敬业精神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其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会做人,有知识、会做事,讲奉献等。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毕业生才更有竞争力,我们的就业市场才会越走越宽。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活动,我们对服装企业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并从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我们希望能继续关注社会,了解企业,认真学习,为中职院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革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代祖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
[2]赵志群.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的理论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大的价值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张晓黎.从设计到设计服装设计实践教学篇[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5]韩建民,焦丽芳.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08).
[6]张世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2(11).
[7]董平.论校企合作办学中的德育背景和特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