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娥
【摘 要】班班通辅助教学平台走进课堂应用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可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课文中知识的重、难点。“班班通”以其独特的功能:高清晰的图片、高音质的音乐、高性能的动画将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教方式传递到小学语文课堂。运用“班班通”辅助教学,使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多方位的学习不仅优化了课堂结构,还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班班通;小学语文;运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新课程实施后,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及时提出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的要求,从“校校通”到“班班通”,把现代远程教育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使之变成常规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了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班班通”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粉笔加板书”的局限,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一、“班班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又有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愿望,再通过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源泉,那么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前,只有先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更好的学习。这一点,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我深有体会。一开始,当我出示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时,学生在情绪上并没有多大的反应,但是,紧接着我打开“班班通”运用课件展示了一些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图片,学生们的兴致就马上高涨起来,并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又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一课时,为了和盲童安静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让同学们听音乐,并欣赏春天花草组图,有浅黄的迎春花,鲜艳的木棉花,有翠色欲流的小草……同学们兴趣高涨,通过观看五彩缤纷的花草图片,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从而引出盲女孩安静,她眼睛看不见这些美丽的图片,那她又是怎样感受美丽的春天呢?从而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如,讲《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课时,单纯的讲,学生不一定有兴趣,若是适时的播放两个铁球落地的视频,学生可能会兴趣盎然。
二、“班班通”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宝贵的财富。想象力是一个人创造能力和空间架构能力的的前提,想象力丰富的人,情感丰富,生活多彩。想象力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可质疑的。想象力既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心理学上讲,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在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阅读教学注重词句理解和文章赏析训练,而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文章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利用多媒体营造生动形象、逼真入情的情境,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执教《慈母情深》时,设计配乐配画课文朗读,又下载相关资料、图片,使用FLASH动画制成母亲爱儿女的图片,让学生醉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让学生看着,听着,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班班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现代教育技术班班通的巧妙运用,更是打破了“一个黑板+一只粉笔”的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班班通”是通过多媒体使学校每个班级具备了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语文教学方式和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班通”设备的充分利用,更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如“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虽然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它的很多秘密,但是仍然有很多东西是陌生而又神秘的,特别是对这些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更是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海底世界》通过为学生模拟展示海底世界的环境、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及他们的运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加丰富的想象,感受海底世界的神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上《想别人不能想》这篇选读课文时就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将相似的文章或者相似的画面以大屏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班班通”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班班通”,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由于课文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离得太远,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了圆明园被焚烧的片段以及被焚烧后的样子。整节课,学生是“安静”的,是在“愤怒”中学习的,甚至我还看到几个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愤怒的泪光。
五、“班班通”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语文的学习,首先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语言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凸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反复理解、体会。同时,重难点的学习,更是少不了“班班通”电教手段的帮助。有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书本上出现了各个朝代汉字不同的演变,我刚开始准备自己在黑板上临摹下来。可是,试了一个字,觉得就是没有书本上那种味道。于是,我想到了班班通,不仅找到了书本上的那些字的演变,还另外给学生补充了很多字的演变。这样,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并且还保留了原汁原味。学生学起来也很轻松,一目了然。很快,就突破了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的难点。《田忌赛马》这一课,重点与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就能战胜齐威王。课文中虽然也用文字说明了,但是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在网上下载的一段Flash,将“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的出场顺序演示出来。这样,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再回到课文,很自然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些语句了。
我们相信,只要将“班班通”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她独特的优势,就会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和提高育人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桂珍.《新课程·小学》,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