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北京100826)
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赵华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北京100826)
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认识并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二者紧密联系、相互结合,整体功能和作用巨大。大力加强上层建筑,在党政领导层持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学习活动,不仅必要而且紧迫。要以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为指导,发展、改革、完善上层建筑,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在近期,要着力实施十项战略性措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经济规律;两个一百年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确立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首先是理论创新。据此,本文的主题是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是执政的基本功。而大力加强上层建筑,在党政领导层持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学习活动,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战略措施,也是立国强国的根本方针,它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认识并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社会经济规律。二者紧密联系、相互结合,形成合力,整体功能和作用巨大。它不是主观臆想,而是我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世界社会科学的智慧结晶和突出成就,它影响并规定人类的历史进程。它是适用于世界各国的普遍原理,引领着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觉醒和人类解放。马克思本人甚至被资本主义国家一些机构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知识分子遴选为 “千年伟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作者归纳为15个方面。
在哲学上,主要是:1.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人类认识社会的科学思想武器,阐明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2.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5.人类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人类通过劳动把自然资源转变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繁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
在经济学上,主要是:1.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奥秘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从而阐明了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必然性。2.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但商品交换价值则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它能促进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节约社会劳动。3.关于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4.社会再生产中存在着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然性。5.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过剩的资本,攫取高额利润,瓜分世界市场,侵犯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在哲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1.用暴力革命,推翻剥削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2.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关于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理论。4.关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理论。5.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这是对人类历史上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要继承更要发展。这是因为,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根据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基本特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然而,历史在前进,事物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发展,才有生命力。
(二)认识并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
1.这一基本规律的理论依据。按照《政治经济学辞典》解释,“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并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它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1]。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基本规律的理论依据存在于各社会形态的三对社会基本矛盾中。就是说,除了公认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之外,还存在着经济社会与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基本矛盾。这三对社会基本矛盾必然产生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规律,经济社会与人口、自然协调发展规律。由于诸规律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制约,具有关联性,因而这三个规律必然耦合成各社会形态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然而,各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上层建筑,以及经济社会与人口、自然等具有不同的基本特征,因而其基本社会经济规律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上述三对社会基本矛盾与马克思倡导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必然产生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它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把握和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化。
2.这一基本规律的含义。按照上述理论依据,这一基本规律的含义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之间本质的、内在的联系,集中体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以及经济社会与人口、自然之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上,从而揭示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包括:第一,确立人民特别是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他们处于当家做主的地位。第二,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生产力,改革、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坚持经济社会与人口、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高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权。第三,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是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以及经济社会与人口、自然之间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揭示建设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和必然性的根本规律。
3.这一基本规律不是单一规律而是由众多社会、经济规律组成的系统。在有关阐述规律的著作中,一般只论述经济规律而不涉及社会规律,这是不够全面、完整的。作者论述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既包括经济规律又包括社会规律。因为这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制约,不可分割。另外,这一基本规律系统还包括认识社会的规律。这是因为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高科技和高智力)和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对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社会活动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这一基本规律总系统中各个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经济统计,对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按照诸规律而制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措施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基本规律系统由总系统和四个分系统组成,包括15个主要规律(如图1)。
4.这一基本规律的整体功能和作用。总体上说,总系统和各分系统中的各个规律在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它们既在特定领域发挥各自的功能,又相互耦合,形成合力,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它覆盖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规定并影响着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经济规律的相互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学说。所以,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然而,它的显著特征是,揭示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规律的普遍性)及其在各国不同条件下的实现形式(规律的特殊性),因而,我们有必要把它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的相互关系可以表述为:前者是后者的“源头”,处于指导地位,好比青海省的“三江源”是长江、黄河的源头一样;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延伸,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具体化,好比长江、黄河流域上百条支流灌溉和滋润着中华大地一样。
(四)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1.理论上的科学性。它集中体现在两个理论体系上:一是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它是世界社会科学的精华,如同大海上的灯塔引领航船拨开云雾、绕过暗礁,安全航行,是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普遍原理。二是具有客观性的社会主义基本社会经济规律体系。它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特别是党政领导者不能轻视它、回避它、违背它,只有认识它、尊重它、运用它,才能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执政能力,否则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事倍功半甚至导致失败。
2.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紧密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经济规律,不是纯理论、抽象的,而是从实践产生、提炼出来,又服务于实践,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整体功能和作用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社会主义基本社会经济规律所揭示的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及其在各国不同条件下的实现形式。
3.制定和检验重大决策上的客观性。如上所述,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客观性,从而为制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措施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依据。同时它又是检验其执行情况,判断正确和失误的科学而客观的标准,以它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执政党和政府领导者决策的主观性、盲目性。
4.适用时间上的长期性。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贯穿社会主义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的始终,不是只管几年、几十年。当然,随着上述各个阶段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其具体内容即规律的实现形式和据以制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措施也是不断更迭、刷新的。
图1 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系统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作用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规律所揭示的这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而我国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表明,每当关键时刻必有一种理论作为指导,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大踏步前进。1941年至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总结建党以来的路线分歧,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而指导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战略决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举世瞩目。现在,我们正处在实现 “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第三个关键时刻,史无前例,任务艰巨,同延安整风和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一样,必须有一种理论作为指导。这种理论就是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文已经详述,不再重复。
作为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人品对学生产生影响,多关怀、鼓励学生。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作为教学宗旨,在此管理下,教师的任务意义重大,将班级学生发展成徳智体美劳兼备的优秀人才,毕业后才能为社会所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全面认识成就和问题
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确实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第一位的,必须充分肯定。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需要按照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既肯定成绩,又纠正缺点、偏差和失误,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险恶,垄断资产阶级等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虎视眈眈。而以自由化、私有化,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为特征的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渗透从未间断过。虽然我国与许多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逐步形成反侵略、谋发展、求和平的国际统一战线,但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远未解决。在国内,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突出表现是: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两条底线,即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面临严峻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还有一些理论问题有待解决。2.市场经济产生的谋私利、“金钱挂帅”等痼疾,不断侵蚀执政党和政府肌体。3.不少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存在着推崇国外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意识形态,淡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严重倾向;有的媒体则公然宣扬私有制,诋毁公有制;等等。以上说明:在我国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地方、有的领域则是尖锐的,大力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加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在党政领导层持久、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学习活动,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不仅必要而且紧迫。这不是一般性的理论学习,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立国强国的根本方针。在近期内,这一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生产关系领域,坚守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主体地位这两条底线;在上层建筑领域,严惩社会主义政权和执政党内的腐败行为,确保中国共产党组织上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构筑起抵御“糖衣炮弹”和“和平演变炮弹”的两道牢固防线。
(一)遵循生产力规律,加速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规律揭示生产力四要素 (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作为劳动力载体的劳动者 (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下同)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自然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它只有同社会科学相结合,才能对生产力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的先进程度是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志,不断提高生产资料本身和生产力诸要素组织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上述生产力规律所揭示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确立三个基本观点,加速发展生产力。1.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牢牢把握其既发明并操作科学技术,又创造新价值的两个基本特性,纠正淡化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偏向。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相互结合。牢牢把握其对生产力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特点,纠正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只局限于自然科学的偏向。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时期内,现代生产技术、现代管理和劳动者素质三者相互结合,形成合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针对上述状况,实施以下战略性措施:1.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权的主要经济基础,但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深化改革,发挥其主导作用并加强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力。2.我国农业有两个显著特点,也是两大弱点:一是农业生产有先天性的弱点,农业是弱势产业。二是历史上形成的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低。没有集体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只有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才能逐步改变农业的两大弱点。3.在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私营经济,但要区别对待三种类型的企业。4.确立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的国策。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的方针,贯彻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
(三)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扣除价格因素,1979年至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7.9%和6.8%。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差距扩大,贫富分化加剧。主要表现为:第一,基尼系数急剧上升,由1978年的0.2上升到2012年的0.474,高于世界主要国家。第二,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第三,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到2010年实际差距为6倍左右。第四,垄断性行业与其他行业职工工资、公有制企业领导成员与职工工资的差距过大。第五,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
针对上述状况,实施以下战略性措施:1.只有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有制主体地位,才能确保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不变。2.改革的重点是初次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在公有制企业和农业中,落实按劳分配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做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否则难以调动劳动者的创造性、积极性。4.严格控制居民消费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
(四)改革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改变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是:在经济运行中,过份强调价值规律,忽视其他众多社会、经济规律,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诸如经济发展方式落后;钢铁、煤炭等主要工业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房地产泡沫等问题。
针对上述状况,要从遵循客观规律的高度,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坚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两条底线。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总目标。把生产力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规律所揭示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的实现形式落实到加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运行的高质量和高效益,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措施。3.明确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总目标的保证。把社会再生产规律,价值规律,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对外经济发展规律,人口规律,经济和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律所揭示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的实现形式落实到具体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措施上。
(五)遵循社会再生产规律,重新审视并确定国民经济总量
按照实体经济创造价值量综合指标和国内生产总值综合指标重新审视并确定国民经济总量,这不仅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问题,而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洋为中用的具体体现。这是因为,这两个综合指标具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功能,要各取其长,优势互补。
实体经济创造价值量综合指标的基本功能是,核算实体经济新创造价值(相应的物质财富),不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有多高,最终还是要看实体经济创造价值量的多少。它的又一优点是没有重复计算和虚假成分,数据真实。这一综合指标是衡量一国(地区)经济运行质量优劣和经济效益高低的最终标志,它的缺点是不能量化国家(地区)的经济运行全貌。
国内生产总值综合指标的基本功能是,核算一国(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收入总和(计算方法是总产出-中间投入),即总收益或总财富(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少),它能在世界各国进行比较,从而是衡量一国(地区)经济规模大小和经济收入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国内生产总值是对经济活动表象的总量计算,能较全面、系统地量化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运行全貌,具有实用性。它的缺点是,重复计算并存在一些虚假成分。在重新审视并确定国民经济总量时,应把实体经济创造价值量列为各级政府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把国内生产总值用于分析研究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速度,与世界各国对比等。
在重新审视并确定国民经济总量的同时,要确立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两个新概念。实体经济覆盖经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如同埃及金字塔的底座一样。它的基本功能是创造经济价值和物质财富。非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领域,覆盖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另一部分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生存和繁殖、发展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的基本条件。它的基本特征是,创造社会价值和非物质财富,引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保障实体经济顺利发展。
(六)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工业和农业专题普查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属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类型,需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者主张实施两个发展战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施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分步骤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以解决受制于主要发达国家的问题。二是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形成消费、积累、出口协调发展的格局,以解决国民经济基础不稳的问题。1985年的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收集了国内先进水平企业、一般水平企业、落后水平企业的详细统计资料,几千个重点工业企业的主要工业产品质量、主要设备技术状况达到1980年国际一般水平。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其任务之艰巨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因而也必须进行农业专题普查。此项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集体化现状和现有农业集体化的先进经验、农业生产条件(包括耕地的质量、温室种植、农业科学技术等),以及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按照社会经济统计规律进行的社会统计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关于“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的规定。实施以上第二、三、四项战略性措施,须国务院挂帅,责成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完成三项工作: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坚持两个主体地位”的年度统计监测制度,并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监测结果和下一年度的方针、政策、措施的内部公报。二是制定国内生产总值和实体经济创造价值量两个综合指标且并行使用,更加注重后者的实施方案。三是制定并实施工业和农业两项专题普查方案。
(七)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但要接受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专断和腐败。1957年,邓小平提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2]1993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乔石,大刀阔斧推进法治,提出要制定《监督法》对权力进行监督,但该法至今没有出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做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现在,制定《监督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作者认为,《监督法》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1)宪法和法律监督。(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3)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除政治协商外,对各级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监督。(4)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同级政府领导成员,并赋于其参与民主管理和对领导者的权力监督的权力。(5)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对企业领导者的权力监督。(6)舆论监督。(7)统计监督。(8)审计监督。至于党内监督的规定也要列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同时,还要建立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体系。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及其阶级性。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规律的第一个发展趋势和必然性要求,也是立党的前提。阶级性是第一位的,没有阶级性就没有先进性。纠正目前只讲党的先进性、不讲阶级性的严重偏向。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特别是四项基本原则,反对私有化、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执政党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抵御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新自由主义;要惩处那些以改制为名,行盗挖公有资产之实,摇身一变成为红色资本家的政府官员;要纠正不少党政领导者中存在的只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而轻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要GDP快速增长搞什么所有制都行的错误思想。
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惩治以权谋私、腐败堕落,这是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重拳出击腐败行为,老虎、苍蝇一起打,成效显著,深得民心。然而反腐败的任务依然严峻,必须把反腐败落实到法律、制度和党规、党纪上,要制定《反贪污法》,设立反贪机构,要贯彻发动、依靠群众的方针。
5.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变党内和党外的集权制,依法落实人民的各种民主权利,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八)遵循经济社会与人口、自然协调发展规律
按照人口规律揭示的经济与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实现形式的要求,制定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措施。在社会建设方面:1.作为劳动力载体的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确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做主的指导思想。2.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3.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要坚持实施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制度,纠正大学教育的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等弊端。4.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5.从加速农业现代化出发,通过三个途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一是投入农业生产,战天斗地,发展农业生产;二是成为乡镇企业职工,离土不离乡;三是到城市打工。6.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龄服务事业,特别是解决养老问题等。在文化建设方面:确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制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并落到实处。
按照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律揭示两者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实现形式的要求,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措施。确立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保护并优化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九)遵循对外经济发展规律,开创对外经济新局面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根据我国经济和外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的实现形式,实施以下的战略性措施。1.确立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的基本国策。立足于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前者为主,独立自主,稳定持续发展对外经济。2.既转变国内经济的发展方式又转变对外经济的发展方式,“双向联动”,坚持和平发展,平等、互利、共赢的方针。3.利用外资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开展利用和反利用的斗争,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4.外交开路,经济铺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经济之路。例如,20世纪70年代,在毛泽东、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建1300公里铁路,打响了援助发展中国家第一炮。2013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足迹遍及五大洲,实施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方针,成绩显著。特别是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发展战略,并成立由50多个国家参加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十)遵循社会经济统计规律,剖析经济社会活动
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最有力手段之一,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社会性、全面性(总体性)、量的确定性、客观性,由此产生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它的基本特征就越明显,其独特功能也越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因此,党政领导者应当把统计机构特别是各级政府统计局作为“实际助手”,参与宏观决策,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对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社会经济规律而制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措施进行量化分析、综合评价,实行统计监督。建议由国务院挂帅,责成国家统计局为主,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完成三项重要工作。1.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坚持两个主体地位”的年度统计监测制度,并以国务院名义发布内部公报。2.审视并确定国民经济总量,制定国内生产总值和实体经济创造价值量两个综合指标并行使用,更加注重后者的实施方案。3.进行属于国情国力的工业和农业两项专题普查,并提出相应的分析报告。通过实施上述三项工作,推进政府统计工作的发展、改革、完善,开创新局面。
[1]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6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0-274.
【责任编辑 刘 晔】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ocialism
ZHAO Huaquan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eiJing,100826)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ocialism consists of two components:one i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and the other is to understand and follow the basic social and economic laws of socialism.The two components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and coupled.Its overall function is great.It is urgently necessary and imperative to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 superstructure and to consistently and deeply organize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leadership.We should develop,reform and perfect the superstructure under the guide of theoretical basis of socialism and make it exert a counteraction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In the near future,we should implement 10 strategic measures to set a solid basis for the"Two Century Goals".
Socialism,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Social Economic Law,Two Century Goals
D61
A
1674-6511(2016)01-0010-07
2015-10-30
赵华荃(1926-),男,浙江诸暨人,国务院工业普查办公室原副主任,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原西安统计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