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名义守住盈利底线

2017-01-11 10:53
中国有色金属 2017年13期
关键词:国资乱象国资委

“一带一路”红旗漫卷,鼓角争鸣,中国企业再一次面临千载难逢的境外投资机遇。但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乱象丛生,麻烦不断,尤其是央企境外投资屡曝巨亏,让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级责任主体面临巨大的风险防控压力。6月23日,审计署发布了20户中央企业201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20户央企的155项境外业务中,因投资决策和管理制度不完善、调研论证不充分、风险应对不到位等,有61项形成风险384.91亿元。

如何治理境外投资乱象和扭转央企屡见不鲜的巨亏现象,国务院国资委在“一带一路”北京国际高峰论坛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严格监管,划定投资红线;严肃追责,守住盈利底线。这是新一任国资委对央企境外投资释放出的最严厉的监管信号。

严格监管,划定投资红线。今后,央企境外投资必须符合《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简称35号令)的规定:必须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国际化经营规划,原则上不得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确需开展非主业投资的,必须和具有相关主业优势的中央企业以合作的方式开展,通过优势互补降低投资风险,减少无序竞争。

严肃追责,明确盈利底线。投资有风险,尤其是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因素更为复杂,要确保百分之百的投资都取得成功的确很难。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较晚,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对国际规则的熟悉和运用不够,境外投资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相对较弱,加上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态势以及各东道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制、宗教、文化环境,客观上增加了境外投资风险防控的难度。但是,央企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国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人、财、物以及信息等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央企设有多级风险防线,层层把关。确保境外投资项目不发生亏损,实现央产保值增值,是党和人民对央企提出的严格要求,是党和人民赋予央企的重大政治责任。无论是国资监管部门还是央企领导人,都应该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责任担当,筑牢风险防控的钢铁长城,守住境外投资的盈利底线。

防控央企境外投资风险,关键在国资委。我国从2000年正式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境外投资乱象层出不穷,巨亏事件屡见不鲜。一些央企领导人“为创造政绩”、“打造知名度”、“营造自己的王国”,违规决策、盲目投资,造成巨亏,导致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国资监管部门曾几何时颁过严令?出过重拳?又严厉问责过几人?过去,各级国资监管部门集监管者与决策者于一身,既是裁判,也是运动员。在国资管理职能发生严重越位、缺位、错位的情况下,国资监管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根本无从谈起。各级国资监管责任主体确立真正的监管思维是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之后,特别是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使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管的两项基本职能得以进一步明确:一是强化管资本职能,落实保值增值责任;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可以预见,国资委国资监管职能的合理归位,为从严治理央企境外投资乱象提供了强力体制保障。

不再做“婆婆”的国资委终于出手亮剑。以人民的名义,严格监管,划定投资红线;以忠诚的名义,严肃追责,守住盈利底线。今后,凡是违规决策、盲目投资、违规投资给国有资产造成损失,国资委将严肃问责,追查到底。沉疴要用猛药,治乱须用重典。两“严”两“线”,如一柄寒光闪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央企之顶,透出新一任国资委国资监管思维的重大转变和治乱扭亏的决心,足以让人民看到希望并为之拍手击掌。

猜你喜欢
国资乱象国资委
国资委:国企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18万亿元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动人”又“动产” 山西国资改革按下快进键
云南旅游乱象,政府早该亮剑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陕西国资委出台措施指导企业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