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琼
摘 要 本文是针对目前高校中的冶金类院校,主要培养最后就业于钢铁企业范围的大学生,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具备相关企业需要的特定方面素质要求,以适应这些企业最终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具体分析钢铁企业的岗位需要,建立适合高校培养管理的具体模式和方案,探讨其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如何接轨等方面,并加以论证、检验,对如何提高学生成功就业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社会实践 钢铁企业 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目前钢铁的企业管理水平与用人要求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钢铁企业一般管理上面比较正规,在管理机制上相对比较成熟,通常提倡“精、细、实”的管理理念。为切实满足维护企业职工日益增长的切身利益与企业实现加速发展全局的“两个需求”。敬业是要求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的负责,对岗位的热爱;诚信就是求真务实,诚实守信;创新就是要勇于创新,持续创新,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正面临减产和管理转型,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和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需要新增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这就亟需高校培养提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以前不为重视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条件之列。钢铁企业就其特定的生产条件和内容,对他们企业需要的大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1)专业要求对口。这类冶金类专业学生要求应该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实际工作的能力,不要高分低能,要有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踏实肯干,不怕吃苦,不讲条件。应该从熟悉整个的生产系统做起,从基层干起,不计较个人待遇的相关专业的高级技术工人,主要就是实际工作能力强的大学生。
(2)大学生的个性不要太强,要有适应社会、企业的能力。要求对应聘的企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以很快的适应环境。学习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知识范围要宽广。对待工作要有责任心,有长远的眼光,有踏实学习的能力,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有团队的合作精神,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协作和包容的能力,肯吃苦,不好高骛远。否则无法适应现在的企业环境,很难与人相处,无法得以发展。
(3)要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通常相对较高。因此,对来到企业的大学生,就要求其具有一定写总结、分析、报告等的文字处理能力,以及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研究情况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受大家的认可。(即:理论基础+动手能力+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综合素质)
(4)学生在校时获得的各种奖励在应聘过程中很重要。对于企业招聘时,主要看重的还包括,应聘的学生在校时是否是学生干部、党员、以及受到过何种奖励。还要看学习成绩,在理工类的学生中,通常其高等数学的成绩,可以相对的评定其智力水平,即聪明与否。而外语的成绩,可以相对评定一个人的吃苦精神,最后专业课的成绩很重要,因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用到。
2企业应对新招聘就业的大学生进行相关管理
企业竞争日趋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在企业管理中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却并非易事。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把人放到了合适的位置上,让其在职权范围内大胆的开展工作,做到职、责、权三位一体,互相统一,使人在其位、有其权、负其责、尽其能。企业是以生产、经营来获取一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如果企业员工三心二意,那么这个企业走的将是灭亡之路;而当员工与企业同心协力,荣辱与共时,这个企业将蒸蒸日上,前景一片光明。
要真正做到育人与企,成才与业。育人与企,说明企业要立足岗位培育人才,使所有员工都成为企业发展的有用之才。同时,企业要为员工搭建成就事业的平台。成才与业,说明人才要以工作业绩体现出来,通过绩效考核形成人才合理竞争的良好机制。同时企业也会因此加快发展的步伐,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3针对企业现状,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做好“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
生活在这样一个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的时代,“90后”大学生既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酷的竞争。技能是可以培养的,企业看重的往往是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潜能是否能与其企业文化融合。对此,学生在思想上要有准备:
(1)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处事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要重视身心健康。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心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具备适应能力,能较快地认识、了解和熟悉外部环境,并使主体与客体协调一致的能力素质,它主要包括:
①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与学校相比,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都有着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难免会使那些心存幻想、踌躇满志的毕业生造成心理反差和强烈冲突,这时,心理的承受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克服心理障碍,使自己在心理意识上与外部环境取得认同。
②独立生活能力。参加工作后,往往要自己处理衣、食、住、行等全部事务,对独立生活能力要求较高,这是毕业生无法回避的一种能力素质训练。
③人际交往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挥是适应环境的关键。不善于与人交往,就难以与人沟通,就难免将自己封闭起来,以致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
④应变能力。毕业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工作岗位上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只有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2)通过社会实践要使他们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还需要有创造能力。
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中,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即是实际工作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毕业生本人顺利成长的基本条件。
②动手操作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文字、图表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理工科毕业生这种能力要求更突出。这也是检验一个毕业生创造能力优劣的重要手段。
③组织管理能力。把工作岗位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要素科学地组织起来并有效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这种能力不仅领导干部应具备,毕业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也应具备,这是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必备的能力素质。
4高校培养相关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如何接轨
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注意锻炼学生的个体人格,陶冶个体品性,修养个体身心,开发个体潜能。“玉不琢不成器”,只有磨练,才能提高文化修养、提高民族文化精神、崇尚道德情操、增强思维能力和进行开拓创新。做人、做事、做学问,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做人是强调对学生品质、基本思想、诚信态度、道德自律的教育和熏陶;做事是强调对学生的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合作态度的培养;做学问不仅具有学习知识的自觉性,而且具有社会实践的可操作性。
只要在理论上进行开创性研究,在具体应用中,相应加强体制建设、开设专题讲座、激发学生情智、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建好“网上”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开设辅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利用舆论宣传和基金资助,促进学生在理论、实践、创造的切入和结合,就可以使高校面貌得到很大改观,使学校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相接轨,以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靳希武.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萨茹拉.“实践课堂”教学探索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民族教育研究,2004(3):24-28.
[3] 朱继光,祝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5):69-71.
[4] 2009年中国钢铁工业运行特点.中国联合钢铁[EB/OL].http://www.custee1.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