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来来
摘要:当前港澳台侨青年群体的思想观点正不断受到来自各个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的显著影响。港澳青年国家认同感淡薄,跟踪与关注滞后;两岸青年彼此了解不够,认同不足、交流形式和内容亟待优化、交流片面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普适性的对策包括:争取在港澳台侨青年社群中获得更多主流话语权,增强港澳台侨青年群体民族感情认同等。分类施策包括:在港澳强化“一国两制”的正确解读;让“两岸一家亲”成为台湾青年心中主流话语;强化海外华侨华人青年归属感等。
关键词:港澳台侨;青年;统战
一、当前港澳台侨青年群体思想复杂多变
港澳台侨青年是我们统战、宣传、党团组织的一贯的重要工作对象,也是在认知、思想、价值观、文化认同等诸多维度展示出多元性的特殊人群。与内地的青年群体类似,他们的思想观点正不断受到来自各个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的显著影响。由于海外使用社交软件较为普遍,不受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海外的港澳台侨青年相对于内地青年群体而言,受到各类舆论的多重影响更为明显。
二、当前港澳台侨青年群体统战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一)港澳青年国家认同感淡薄,跟踪与关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虽然香港澳门回归已二十个年头,但是在海外部分势力集团的影响下,部分港澳青年自我中心思想还是呈现出日益抬头的趋势。他们的民主抗争意识在不断的鼓动下,通过网络舆情发酵,迅速增强。部分青年的民粹意识受到挑唆,对主流国家认同概念产生反叛的心理。此外,部分青年还存在心理失衡,信心缺失。特别是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不久,很快就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和SARS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带来了更加明显的外部刺激。同时,随着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显著进步,原本香港耀眼夺目的显赫经济优势,已日渐暗淡。内地的不少一线城市已大幅度缩小了和香港的差距。有鉴于此,不少青年人有着明显的失落感,继而对香港的前途开始感到迷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们过去宣传解释不够到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人士的刻意渲染,部分港澳青年对“一国两制”尚存误解。具体表现在他们对“一国两制”的理解,片面地强调“两制”,而忽视了“一国”,忽视了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根本前提和原则问题,这是组织、宣传、统战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
(二),海峡两岸青年缺乏了解认同,两岸交流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1、台湾青年对大陆了解、认同缺乏
受惠于“九二共识”,两岸在除政治以外的若干领域还是达成了诸多协议,为彼此提供了便利,给海峡两岸百姓造福不少。但是随着台湾政局的变化,两岸青年一代的交流或受到人为的限制,同胞间的认同度显然偏低。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选择了各自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也有差异。我们在反思诸如“太阳花运动”的同时,也应当审慎检讨两岸青年一代的交流问题。台湾青年之所以对两岸关系现状持有不满态度,是对岛内蓝绿阵营常年政治恶斗造成社会分裂的不认同,对台湾世代分配不公的不满,对青年自身发展前景和抉择产生焦虑和迷失。同时也是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当局“去中国化”教育对青年一代产生的毒害作祟。台湾青年对大陆存有误解甚至偏见,加上相当多数的台湾青年鲜有机会光顾大陆亲自体验了解,他们对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普遍缺乏基本的、客观的认知。加上部分台湾媒体受到政治的操弄,对大陆进行了片面的、选择性的负面报道,前述因素共同造成了台湾青年一代对大陆缺乏了解、缺乏信任度和认同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到对国家的认同度和归属感。随着台湾政局的变化,两岸青年一代的思想情感隔膜大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2、两岸交流沟通形式和内容有待优化
在两岸青年交流方面,当前面临的首要障碍就是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彼此间接触交流不足,不相往来的后果,就是信任合作、情感沟通变得困难。解决此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研究并创建一个为两岸青年一代交流沟通提供便利的平台。尽管一段时期以来,大陆有关部门和团体都致力于积极鼓励和组织两岸青年之间举办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主题交流项目,致力于为两岸青年提供交流与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尽力来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台湾青年了解接触大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但是当前两岸青年的交流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感到乐观。首先,两岸青年交流的形式创新不足,覆盖面显得狭窄,还没有构建常态化、机制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其次,两岸对于互动交流的主动性差异明显,台湾青年参与大陆组织的交流活动,更多地表现为被动式的接受邀请,看的多、听的多,缺乏参与度和互动性。大陆的交流活动看起来很热闹很正式,实际效果却并非如此。第三,两岸的交流,更多地选择文教、旅游等相关行业,而经济、科技类的,跟两岸产业相关的交流却相对较少。
3、两岸交流失衡现象依旧较为显著
总体上看,两岸青年交流是不对等的,也不完全是双向的,有来有往的目标还没有实现。现阶段,大陆方面更多地承担起主动发起两岸青年交流的使命,在两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台湾青年一代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赴大陆参加学习和交流。而大陆青年赴台湾学习、交流却明显偏少,在台湾实习、创业的就更是凤毛麟角。特別是台湾当局仍然坚持“三限六不政策”,坚持不对陆生赴台求学完全放开,使大陆青年在台湾的学习生活受到很大限制。大陆青年在深入了解台湾社会,更多参与到台湾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层面上,存在现实的困难和障碍。这也在某种角度看来对两岸青年一代的交流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两岸青年之间增进情感造成了掣肘。
三、做好当前港澳台侨青年统战工作的对策建议
做好港澳台侨青年一代现阶段的统战工作,既要着力夯实共同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基础,把握好、执行好普适性的政策措施;又要胸襟开阔,充分尊重并照顾到各自的差异和关切,分类研究,设计好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要努力争取港澳台侨青年发自内心的认祖爱国,逐步培养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还要根据港澳台侨青年的地域差异、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不同而开展多样化的统战和宣传工作,围绕多地域、多阶层、多党派、多民族、多宗教以及不同社会制度的情况,在坚持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包容不同的诉求,在坚持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协调照顾各自立场,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发挥统战、宣传、组织部门的最大效能。
(一)做好当前港澳台侨青年统战工作的普适性对策建议
做好港澳台侨青年统战工作,理念要开放,措施要多样。应当更多地借助移动互联的信息传递优势开展官方宣传。要让爱国的正能量通过富有民族责任感的网络“意见领袖”们向港澳台侨青年群体传播。统战工作要照顾到多元化的现实,要秉持兼收并蓄的理念。在民族底线和认识求同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和团结文化界人士,坦率地交换政治看法,领略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体现“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要争取在港澳台侨青年社群中获得更多主流话语权。可以通过民主党派、民间团体、以及一部分当地企业协会和社群等政治色彩不是很浓厚的机构,来搭建桥梁,加强沟通,传递信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争取逐步在港澳台侨青年社群中获得更多主流话语权。
要从顶层设计的视角,研究增强港澳台侨青年群体民族感情认同的问题。要加强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专业过硬、政治可信、经验丰富的人才梯队,保障好和港澳台侨青年的顺畅交流。要开阔胸襟,加强包括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宗教交流在内的青年交流,有来有往,常来常往,一回生二回熟,逐渐增进彼此的情谊。既要让祖国大陆的青年一代对港澳台侨青年的生活和思想有基本的了解,消除他们对中央“太多”政策支持港澳台侨青年的不平衡心理,又要港澳台侨青年对祖国大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全面客观的了解。
(二)做好当前港澳青年、台湾青年、海外华侨华人青年统战工作的分类施策建议
1、着力强化港澳青年对基本法、“一国两制”的正确解读
从长远来说,香港和澳门的未来在青年一代,他们充满朝气,富有创想,如果能通过我们的统战和宣传工作,在思想上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感,依靠祖国做坚强的后盾,香港和澳门的未来美好愿景是可期待的。
首先,基本法要确保在学校教育宣传时“不走样”,让学生原原本本知晓并准确理解基本法的核心意涵。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法已经颁布实施多年,但是,近年来,依旧有不少法律解释上的争论。比如《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问题和第45条关于行政长官选举的条文,由于前期的宣传力度不够,(当然也有反对派的阻挠宣传的原因)大部分市民对其了解不透彻,以致被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混淆视听,某些人借“民主”之名,行“港独”之实,刻意歪曲,阻碍特区政府依基本法施政,挟洋自重,对抗中央管治,甚至公开或秘密勾结外部势力,或甘于被收买利用,充当马前卒,上演了一出出闹剧。
从香港“占中”事件中一些学生的言论和行为,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门青年对基本法的了解比较匮乏,并且他们所了解的基本法,与原法的实质确有差距。如何能将基本法“一国两制”的正确理解让青年人接受呢?学校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回归以来,香港和澳门对国家意识的教育客观上存在欠缺,一味强调独立性,而淡化了中央的管治,致使部分青年人国家民族概念淡漠,对祖国大陆认同感缺失。要采取措施,加强与香港各级教育组织和各方教育机构的沟通,争取形成舆论导向,推动教育机构重新修订《教育大纲》,将基本法纳入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下一代学生正确的国家民族观念。
其次,要充分照顾到港澳青年到祖国内地就学、就业、创业的现实关切,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了解祖国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个人发展的平台,争取他们的“精神回归”,或是“心理回归”。
一方面,香港和澳門地域狭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发展空间潜力有限,向外谋求发展是必然趋势,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祖国内地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也要及时要把握这个机遇,迎接港澳青年的“精神回归”。可以规划粤港澳合作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构想,使香港和澳门能尽早融入区域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香港和澳门和广东广西福建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我们可以给港澳青年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给予他们更广阔的舞台。
2、以“九二共识”为基石,让“两岸一家亲”成为台湾青年心中的主流话语
首先,要消除“大陆威胁台湾”在台湾青年群体中的不必要担忧甚至是恐慌。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对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台湾的政治环境因素,台湾青年群体对祖国大陆的认知是不准确、不完整的。部分台湾青年对大陆的偏见,其根源还是来自于上世纪内战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隔阂,使得两岸在治理结构、文化价值等方面逐渐选择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如何消除或是减轻台湾青年群体对祖国大陆的偏见呢?就要主动、全面、及时、客观地向台湾青年群体传递祖国大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真诚地邀请台湾青年群体加入到促进祖国大陆发展进步的事业中来,让广大台湾青年群体通过亲身参与和自身体验形成对于祖国大陆真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坚持“九二共识”为原则。建构两岸一家亲的台湾青年群体主流话语,离不开坚实稳固而又来之不易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我们党虽然和中国国民党等岛内政党就反台独、反分裂等政治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鉴于台独势力在台湾的青年一代中不断造势渲染,如果我们再不加以积极应对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台独势力的政治影响,台湾的年轻一代会连同祖国大陆的年轻人一起,被“台独”势力“小清新”所蛊惑。不可否认,两岸青少年的政治交往必然会发生观念和立场的分歧甚至冲突。在对台湾青年群体的相关统战和宣传工作中,我们要充分注重台湾青年群体的切身体验和心理感受,以求得“最大公约数”的包容心态来推动统战和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创造更多机会,让台湾青年感受大陆的发展和诚意,通过他们个人体验的对比,让他们发自内心的产生对“九二共识”的认同感,以及对“台独”的客观评价。这样的效果往往比直接批判“台独”更有成效,
再次,两岸青年交流要不甘于遵循既有模式,要着力开辟新的天地。大陆赴台交流可以更多地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偏弱的台湾中南部,而台湾赴大陆交流也可以更多地接触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两岸都不必回避更真实、更深入、更详细地向彼此开放。不加矫饰的,原生态的交流,更能培养坦率而又真挚的情感。。
3、以文化传承,强化海外华侨华人青年的归属感
首先,以乡情为纽带,增强亲近感。统战和宣传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老一辈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国内亲友的桥梁作用,通过“老带新、内联外”的形式,引导华侨华人青年“常回家看看”,协助、组织华侨华人寻根认祖。
其次,以文化为纽带,增强归属感。世代更替,而文化长存。政府与相关组织,要借助科学的方法,适当的形式在海外华人的族群中增强中华文化的存在感和感召力。着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大宣传力度,并以此作为华侨华人青年统战和宣传工作的切入点,让华侨华人青年一代有机会触摸、感受、体验祖国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感,培养他们的乡愁。和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沟通,为华侨华人青年到祖国留学或接受华文教育、进行短期培训提供便利和协助。精心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让他们感知祖国,了解故乡。
其次,以联谊为纽带,增强认同感。要积极邀请华侨华人青年回乡参加包括庆典、联谊、文体、商务等在内的交流活动。对于华侨华人青年回国参加的活动交流,要热情接待、精心安排。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内外同胞侨胞之间的联系交友活动,增进彼此的情感。不仅是台办、侨办,统战和宣传部门应积极参与协调各级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出面,从各自工作对象出发,与海外华侨华人青年一代间联系开展一系列联络联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