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强
摘要: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逐渐发展进步,道路建设事业愈发重要,其中,桥梁类型的建筑是一种最为实用的运输通行建筑。但是,在桥梁建筑的装饰方面,一些细节性的观赏之美则深深蕴含其中,尤其是在古桥建设过程中,包括栏板、望柱、抱鼓石以及横帽梁等在内的石梁在内的雕刻之美,使得古桥成为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艺术性建筑,并且同时包含极强的实用类型建筑,深受古今中外的喜爱和关住。鉴于此,文中针对分析明代石桥的艺术特色以洙水横桥为例这一内容展开更具深入性的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明代石桥;艺术特色;涑水横桥;
前言:涑水横桥,由于所在地山西省永济市卿头镇历史隶属关系,曾先后被古虞乡、猗氏、临晋三个县分别命为“八景”之一。一条小河流上的普通桥梁,在不同时期被三个县称为“八景”的,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极为罕见。这里之所以说“虞乡八景”之一,是因卿头镇最初和最末的解放前,皆隶属于古虞乡县之故。虞乡是永济市第一大镇,70多年前还被称为虞乡县。
(一)据清·光绪十二年(1883)《虞乡县志》,千百年来、久负盛名的“虞乡八景”:灵峰皓月、王官瀑布、伍湖渔舟、涑水横桥、百梯红叶、方山積雪、五老夕晖、石钟晓鸣。
涑水横桥,是指原虞乡县东北约50里的卿头镇,古名横桥镇。涑水河进入运城盆地自东向西流,桥都是南北桥,到卿头后折向南,到曾家营村拐西经永济市开张镇石桥村,从开张村、郭家庄流入伍姓湖。
历史上,虞乡先后更名数十次之多。唐尧时称畿内(都城所在地);虞舜时称冀州,商周称虞;春秋时属魏,称解粱;秦称河东县,汉称解县;到北魏·始光三年(426)改安定县,太和十一年(487)改南解县,虞乡始称绥化县。北周保定元年(561)改绥化县为虞乡县。隋属河东郡,隋·大业九年(613)徙废。故治在今永济市虞乡镇西北。唐·武德元年(618)别置虞乡县,属蒲州,开元九年(721)属河中府。五代、宋、金俱称虞乡县。元·至元三年(1266),因地震虞乡城夷为平地,并入临晋县长达464年。清·雍正八年(1730)复置,属蒲州府;民国属河东道。1947年4月解放,民国36年(1947)9月卿头划归解县1954年同解县合并为解虞县,1958年并入运城县,今属永济市。
作为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虞乡以其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深厚、风土人情淳朴和物产丰硕充盈而称著于世,如闻名中外的五老峰、伍姓湖、王官瀑布、“中国古橡树”等风景名胜和司空图、柳宗元、闫敬铭等历史文化名人,给这片热土增添了亮丽色彩。
(二)位于涑水河之滨的卿头镇,地处中条山北麓,涑水盆地,濒临千年运城盐池。
卿头因镇之西头地势低凹,最早名称“坑头”,后因坑字不佳,盛唐时更名为卿头,并在此设镇。宋、元、明时称为横桥镇,清时恢复“卿头”之称。在镇东门竖立有明·洪武十六年(1383)临晋县县太爷题写的“横桥古镇”四个苍劲大字,并用青石镌刻,镶嵌在雄伟高大的门额上,可惜1956年被拆除。
横桥镇在元·至元三年(1266)以前曾分别归虞乡、猗氏县管辖,1266-1730年归临晋县管辖。清·雍正八年(1730)复归虞乡。民国36年(1947)9月卿头划归解县,1950年4月卿头村划归虞乡县。1954年,解县与虞乡县合并,称解虞县。1958年11月,解虞县、永济县并人运城县。1961年,永济县与运城县分设,卿头划归永济。
古时涑水河从镇东门外流过,河上有桥。据《卿头村志》载,该桥创建于五代(907-979)年间。桥面由若干条石横砌,桥下有明·洪武二年(1369)石刻碑记。石桥桥面条石侧面阴刻“明·洪武十六年(1383)口口临晋县重修”“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修”题记。桥东西走向,三孔,全长7.85米,宽3.52米,中孔宽2.23米,次孔宽1.62米。条石铺砌桥面,金刚墙由条石、石碌碡垒砌。
此桥是该村及临河两岸村民通往蒲州府、虞乡、解县(解州)、安邑、猗氏、临晋等县的必经之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周边茶楼酒肆,商贸繁华。时人记曰:“桃花奔流,玉栏尽锁,遥望行人往来如踏鳌背……”明·李章有《咏涑水潆回》、清·王恭先有《涑水横桥》等诗,王恭先的《涑水横桥》云:“三月桃花涑水平,绿杨堤外一桥横;玉栏尽锁鼋鳖睡,金镜夜开蟾兔明。不见车书通万里,也看来往老书生;如今莫问题诗手,石柱年来半已倾”。
上至五代十国、下到元明清千余年间,一直被誉为虞乡、猗氏、临晋县八景之一的“涑水横桥”即指此桥。
后因涑水改道,桥亦倾圮,“八景”成为传说而已。
1985年10月1日,“涑水横桥”被永济县(1994年永济撤县设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涑水河是怎样改道呢?
水是万物生命之源。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部与水斗争的光辉历史。我们的祖先择水而居,与水为邻;在春雨和甘霖里笑颜,在泥泞和洪流中拼搏。从古至今,概莫例外。
位处黄土高原、临涑水河而居的卿头镇,情况如何呢?
涑水河发源于山西省绛县横岭关陈村峪,长200.5公里。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466或472-527):“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注曰:“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流域面积5548多公里2,范围包括运城市13个县(市、区)的绛县、闻喜、夏县、盐湖、临猗、永济的绝大部分和平陆、万荣县的一部分。
涑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孕育了中华早期文明。如尧、舜、禹、螺祖、张仪、关羽、李冰、王维、张说、杨玉环、“裴氏家族”、司马光、关汉卿等历史名人,就由她的乳汁孕育而成。涑水河属间歇性季节河流,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1956-200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7.6mm,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非汛期河道成为排污河道。其河床上宽下窄,上陡下缓,洪水集中,是季节性水文特征明显的河流,挟沙量大,有史以来的防洪任务均较大。如清·光绪《解州志》载:“惟是安邑以上,河宽水深,一入猗氏,河身窄浅。”在蒲州境内,“始自猗氏,历临晋、永济至河地一百里,长一万八千丈”。“涑水中尾亦多窄”(文中,安邑、猗氏、临晋、永济均为古县名——笔者注)。
毗邻盐池的涑水河,由于在运城盆地低洼闭流,汛期暴雨造成局部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历史上对盐池威胁很大。史载:运城自1798年到1989年191年间,共发生洪灾41次,平均4.6年一次。最严重发生于1958年7月16日,涑水河洪峰达6554立方米/秒,淹没闻喜、夏县、盐湖、临猗、永济5县(市、区)225个村庄,倒塌房屋23000余间,死亡530人。洪水冲入盐池造成巨大损失,6.6万t食盐、22万担芒硝产品从盐池冲出,下游地区的盐湖、永济有12.5万亩良田成为盐碱下湿地。
有鉴于此,历代盐运主管部门,千百年来无数次对其进行人工改道,其中动用数万民夫进行较大改道就有三次。清·光绪《猗氏县志》载:“……折而南径祁村及临晋之南村、卿头等村,合姚暹渠入伍姓湖。虽世代莫考,然故老相传犹能道其疏鉴之概焉。此涑水初改之道也。至明·弘治十六年(1503),巡盐曾大有复虑害盐,疏请西浚新道八十里,自崔家湾引而西,经祁任、智光等村,历临晋境,至蒲州孟明桥入河,是为涑水新道”,使涑水河河道一次次偏北、偏西,确保了盐池安全。
因涑水河含沙量较大,临河而居的卿头镇两岸为了防洪,人们不断地加固河堤,修筑堤坝,导致河床愈修愈高,成为“地上河”,再加上保护盐池的人为因素,涑水河改道在所难免。但究竟何时改道,经向周边村庄耄耋老者再三了解、并查阅大量资料,均无明确答案。有两种结果如下:
其一,根据上述明·弘治年间,巡盐曾大有组织人力对河道进行整治的话,其新开河道绕过卿头,从村北的猗氏县境内约15里流向伍姓湖,原河道废弃已515年。
其二,根据石桥桥面条石侧面阴刻“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修”题记推算,310年前的涑水河还在卿头镇流淌,其河道废弃约在二三百年间。
涑水西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无论怎样,涑水河改道、古河道废弃、“虞乡八景”之一消失,是令人不争的事实。
(四)卿头横桥历史悠久,建筑形制保存完整,是涑水河古河道上难得的平桥。尤其是石桥下堆置石碌碡、石条,上置石条横跨金刚墙以作桥面,金刚墙两侧施有铁裆固定桥面石,使桥面与金刚墙合作一体,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石材受力以及河流流水作用力的认识。
该桥位于卿头村涑水河段上,历经明、清两代重修,对于研究卿头村、镇历史、道路交通以及涑水河古河道水文地理情况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石桥不仅是当地村民心中的“根”,更是当代新农村建设中卿头村独有“个性地标”。
随着河道废弃、“八景”消失,那清澈见底、鱼虾嬉戏的涑水和茶楼酒肆、热闹繁华的场景及人们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的处所,一去不复还。
由于年久失修,自然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该桥桥面条石风化破损、断裂塌落,明清两代题记风化剥蚀严重,西边金刚墙石碌碡丢失,金刚墙两端铁裆丢失,望柱栏板不存,桥面、桥底垃圾堆积,覆土掩埋等。村民对此呼声强烈。
当地文物部门,为了加强管理,突出其历史文化价值,让历史文物“说话”,成为当地回顾历史、传承传统文化的标志,成为乡村文化集中展演的平台。特委托运城市文物技术服务中心对卿头横桥进行详细勘察测绘,完成其性质特征、保存现状、残损现状及成因评定分析,以此为依据制定修缮设计方案。
经过几个月的修建,卿头横桥基本恢复了原貌:东西走向,三孔,全长7.85米,宽3.52米,中孔宽2.23米,次孔宽1.62米。条石铺砌桥面,三道掏当桥面均由8条宽窄不等花岗岩条石横置于金刚墙上。桥面下由料石、石碌碡壘砌金刚墙,金刚墙高约2.7米,厚约0.6m。两边金刚墙为三层石碌碡垒砌,其上端平置有一层料石上承桥面。分水金刚墙则为两层石碌碡垒砌后,其上置三层料石上承桥面。金刚墙凤凰台上均凿有卯口,以设实心铁挡固定桥面石。同时划定保护范围,竖立了保护标志、警示牌、简介牌等,设立了围护栏杆,责成一名专人负责。
总结:我们相信,传统文物建筑遗存,是加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古老村落文化理解的具象表达,是乡民自觉或无意识寻找的一种价值归属与心理认同。保护好的文物遗存,可以成为当地群众社会生活的中心,对人们价值观念与社会互动结构产生“说话”潜移默化影响,成为本村落特有的“故事”文化元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