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小学 吴 阳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小学 吴 阳
【设计理念】
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下面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生成的学习状况把握教学流程,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而我只是探究活动的“旁观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在课堂上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感知、自我解决问题中,开启了思维的闸门,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想法指导行动,并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做一做”、“拼一拼”、“体验数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出了真正的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
【背景介绍】
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这就导致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无法估计的情景。此时,教师应该怎样进行组织,扮演好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吧?以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做法与感受。
【案例回放】
案例描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纸片,长6厘米,宽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是6×5=30(平方厘米)
(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注:平行四边形底边的长度与长方形的长相同)
师:请同学们估算这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与长方形纸片面积相比,多还是少?理由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估计结果,教师板书)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少。
生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30平方厘米少。
生3:我认为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高比宽短,所以面积少。
师:谁的估计最接近真实的面积?
下面请以4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片),借助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求出这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
师: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方法好。如果你们有困难,请告诉老师。
生:分组合作研讨(讨论声不断,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
学习交流解答进行得很顺利,同学们的学习探究气氛相当浓烈,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自己的发现。如图:
生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展开,通过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2:我发现,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形状变了,但面积不变。
生3: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生4: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生5: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按照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6×3=18(平方厘米)。
全班共有6种方法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从来没有过的充实,我很激动,也不得不为学生的聪明与智慧而赞叹!
通过猜想、画图、操作、验证,多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学习气氛中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的学习习惯,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一发而不可收,我的教学情绪也被激活起来,掀起了教学高潮。
【案例反思】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鼓励者,其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挑起矛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研讨时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高年级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能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2.组织合作交流,营造探究氛围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倡的组织形式。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他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数学,并与学生一起做数学。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思,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尊重学生需要,关注学习过程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尽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
教师:合作设计→目标呈现→创设情景→诱导创造→巡视指导→作业评价。
学生:明确目标→自主探究活动→合作学习→尝试练习→反馈→展示交流。
本案中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是急于下结论。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放手让学生操作、比较、争论、分析归纳,课堂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教学启示】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且富有思考空间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激发和充分培养。教师始终是一个点拨者、评价者,时而煽情启发,时而拍案叫好,时而耐心等待,时而及时评判,把课堂学习时间充分让给学生,使他们自觉进入主体地位,自觉展开主动思维。任何一个考虑周全的教案都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实际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因此,课堂教学实践往往需要教师能随机应变,不能采取垄断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控制在教师预定的轨道内。
[1]《小学数学教师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苏]苏霍姆林斯基,林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李红婷.课改新视野:数学史走进新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5.